俄沙談判崩盤 油價暴跌“石油卡特爾”是否會一拍兩散?

【俄羅斯龍報網】當地時間3月6日,第8屆歐佩克與非歐佩克(OPEC+)部長級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對下一階段生產計劃進行討論。最終各方未能就減產計劃達成一致,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綜合上海界面新聞網、北京商報網報道,分析人士評論稱,這次市場期盼已久的會議重挫了市場信心、使國際油價暴跌。

俄沙談判破裂 重挫原油市場信心

2019年12月,沙特與俄羅斯牽頭達成延長減產協議,OPEC+同意每日減產約170萬桶,沙特則繼續在其產量配額的基礎上再減產40萬桶/日。作為OPEC組織中最大產油國,沙特一直在敦促OPEC及以俄羅斯為首的盟友深化減產以支撐油價。

然而,俄羅斯並不願意深化減產,沙特拒絕在俄羅斯缺席的情況下執行減產。油價的波動已經顯而易見。

2020年3月5日,OPEC建議:將現有減產令延長至年底,並繼續深化減產150萬桶/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參加《合作宣言》的國家中,OPEC成員國將承擔100萬桶/日的減產任務,非OPEC成員國將完成剩餘50萬桶/日的指標。聲明重申,為了生產者、消費者和全球經濟的利益,將繼續關注穩定和平衡供需關係,堅定地致力於成為全球市場上可靠的原油和產品供應商。並在6日舉行的OPEC+全體會議中,各方會就具體減產規模和配額進行最終磋商。

由於俄羅斯的態度,會議議程被一拖再拖,各國代表希望說服俄羅斯在減產問題上作出讓步,但莫斯科方面只是希望延長現有減產令至六月,不再調整減產規模。俄能源部長諾瓦克會後表示,隨著減產令到期,俄羅斯從4月起將不再受到產量限制,國際油價跌幅進一步加劇。

不過,談判的大門並未完全關閉,OPEC秘書長在OPEC+會議後表示,相信俄羅斯將重回談判桌。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則稱,雖然下一次OPEC會議將於6月舉行,只要俄羅斯同意,OPEC會議完全可以提前召開。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不能給出下次OPEC會議的日期。在設定會議日期前,需要觀察新冠疫情的情況和其他國家的應對措施。

沙特將大幅增產 相當於“宣戰”?

當地時間3月7日,沙特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美國等國的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逾20年來最大,以吸引國外煉油廠購買沙特原油。

沙特阿美每個月會向煉油商公佈原油官方售價,但幾乎每次調整幅度都在幾美分或至多幾美元,但7日沙特阿美告知客戶將售往各個區域的官方原油售價均下調6-8美元/桶。

與此同時,沙特還私下告知市場參與者,如有需要將增加產量,即便產量值達到1200萬桶/日的紀錄水平。

某大宗商品對沖基金經理表示,沙特此舉相當於在原油市場宣戰。

原油現在的這個價格是什麼概念?

受沙特增產影響,國際油價遭遇重挫,NYMEX原油期貨當日收跌9.43%報41.57美元/桶,創2016年八月以來新低,並創2015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本週累計下跌7.13%。布油當日收跌8.86%報45.56美元/桶,本週跌8.27%。

據測算,NYMEX原油期貨價格目前為41.57美元/桶,1桶=158.98L,即0.26美元/L(按當前匯率約合1.80元人民幣/L);而某知名電商平臺銷量最好的礦泉水價格為1.5元/500ML,摺合3元/L。

目前來看,原油比礦泉水還便宜的日子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據彭博社8日消息,沙特大幅降低原油的銷售價格並增加產量。

受上述消息影響,8日開盤後,中東國家股指跌幅擴大,沙特TASI指數跌7.38%,沙特迪拜DFM指數跌7.47%,阿布扎比ADX指數跌5.78%,開羅EGX30指數、多哈股指均跌逾3%,科威特KWSEMP指數跌幅超過10%,觸發熔斷……

而沙特阿美股價開盤後下挫4.85%,隨後跌幅擴大到6%(注:沙特股市交易時間為當地時間周至週四上午10:00至下午3:00)。

“石油卡特爾”未必散夥

俄沙談判崩盤、油價暴跌、沙特打響價格戰,無一不讓人遐想,“石油卡特爾”是否會就此一拍兩散?自2016年12月以來,OPEC和俄羅斯便一直保持合作,以期在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產量激增的情況下平衡全球石油供應,數據顯示,OPEC+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0%以上,而美國能源信息署曾預計,2020年原油日產量將從2019年創紀錄的1220萬桶/日增長約8%,至1320萬桶/日;2021年將增長3%,至1360萬桶/日。

但現在,隨著這次會議的談崩,不和諧的聲音再次出現。事實上,在這之前,OPEC與俄羅斯之間出現嫌隙的消息就已不脛而走,上個月,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沙特正考慮脫離與俄羅斯一同構建的長達四年的石油生產聯盟,原因在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而在2月初的一場緊急技術會議上,俄羅斯剛剛拒絕了沙特提出深化減產60萬桶/日的提議。

按照這位知情人士的說法,沙特、科威特和阿聯酋正在進行磋商,討論削減高達30萬桶/日的潛在聯合減產行動,而這三個國家的總石油產量佔石油輸出國組織產能的一半以上。但緊接著,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便親自闢謠,稱這篇報道“胡說八道”,阿卜杜勒阿齊茲稱,他們都簽署了OPEC+憲章,並將繼續採取集體行動,“我們在不斷與所有的OPEC和OPEC+的合作伙伴進行溝通和對話”。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的俄羅斯與沙特還處於一個博弈的過程,沙特希望進一步減產,用以彌補疫情造成的需求減少,而俄羅斯認為油價下跌是臨時性的,減產應該維持在現有額度,矛盾由此而生。18日還有一次會議,如果到那個時候還沒有達成協議的話,油價就會下跌得非常嚴重,畢竟選擇了一個非常不合適的時機增加供給。短期來看,油價起碼在這周還會繼續下跌,接下來就要看18日的會議有什麼結果,達成協議的話油價就會瘋漲,否則就會暴跌。

談崩隨時有可能,但散夥卻不一定。林伯強認為,18日的會議就要看誰的底氣更強了,但散夥可能沒有這個必要,就算這次談崩了,最終還是會回來,因為油價一旦下跌到非常嚴重的程度,大家自然都會回來,畢竟遭受損失的是他們自己。假如油價跌到20美元,沙特可能還有些老底,只要平時“少花點錢”還能過,但俄羅斯經濟就崩潰了,簡單來說就是崩得容易,但回來也容易。

實體經濟不振壓縮原油需求

國都期貨指出,在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原油需求增速預期不斷下調的當下,“減產”這一主要支柱的坍塌無疑將令油價失去支撐,短期油價或將延續下探節奏。

據經濟參考報,多個國家和地區近期出現實體經濟增速大幅放緩跡象,相關產業對石油需求也大幅下滑,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持續,這些都成為油價難以真正企穩的主要風險。

2月2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數據,2020年2月份,受疫情影響,中國製造業PMI為35.7%。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36.3%、35.5%和34.1%,比上月下降14.1、14.6和14.5個百分點。從分類指數看,構成製造業PMI的五大分項指數均位於臨界點之下。

最新公佈數據顯示,日本製造業處於不景氣狀況。經季節調整的2月Jibun銀行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7.8,創2016年5月來最低。

日本的該指數已經連續第10個月低於50的榮枯分界線,是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截至2009年6月連續16個月萎縮以來的最長萎縮期。數據編制方IHS Markit的經濟學家海耶斯稱,“日本工業部門的近期前景似乎非常黯淡,此次走軟是由需求方面全線下滑推動。消費品、中間產品生產商的需求下降速度更快,整體訂單降速創下逾七年最快的紀錄。”

泰國官方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泰國1月製造業產出指數(MPI)同比下降4.59%,連續第九個月下滑,這一降幅超過接受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3.9%,也超過去年12月4.35%的降幅。

韓國2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1月的49.8降到四個月來最低的48.7。越南最新PMI數據也降到六年來最低的49,也低於50的榮枯線。

有消息人士稱,公共衛生安全事件衝擊了供應鏈和製造業,在物流和相關實體產業下滑的情形下,石油產業持續需求不振也在所難免。

美國清晰觀點能源夥伴公司總經理凱文·布克告訴美聯社,最近感染新冠肺炎病例較多的國家裡,不少是重要的能源消費國;眼下難以判斷疫情會持續多久、會對石油行業有多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