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沙漠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某個地方藏著一口井;
星星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某一顆上面有一朵看不見的花。
——《小王子》
黔東南,一個曾到訪數十遍的目的地,如果問我同樣的問題。
我會這樣回答:侗寨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那裡有一面洗盡鉛華,迴歸初心的鏡子。
每一次若如初見,依然為這個充滿魅力地方而感激不盡。
在那裡沒有車水馬龍的現代公路,只有參天的大樹和清澈的流水;也沒有忙碌的人群,只有善良、淳樸的人民。
這一切讓我相信正直善良才是每個人最初的樣子。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在那裡被聯合國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確定的全球
“反璞歸真,迴歸自然”十大旅遊勝地之一
亞洲有兩個,一個是被大眾所熟知的西藏,另一個是低調的貴州黔東南。
女巫擁有一瓶毒藥,一瓶解藥,那解藥必在其中。
如果熬不住西藏的高原反應,可以到深藏於青山綠水外,群山峻嶺間的黔東南,外人眼中的世外桃源。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黎平縣東南部,地勢處於兩座山脈之間的谷地,村寨呈船形狀。歷史上曾稱“千家肇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館。
儘管央視春晚年年被吐槽,但它還是新年的一份儀式感。
2018的央視春晚,除央視本部1號演播廳主會場外,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也被定為四大分會場之一。
侗寨中心,被一條小河貫穿,兩旁林立著吊腳樓,一座座風雨橋橫跨其上,河邊不時有婦女在洗衣涮菜。
但與你擦肩而過的村民,用聽不懂的話和集聚侗族服飾的穿著,告訴你,這裡是侗寨。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這裡的村民依舊還延用以前的染布方式,村民們仍然保持著自己織布、自己染色的生活習慣。
染缸就露天擺放在各家的屋邊,散發出植物藍靛特有的氣息。
鏗鏘有力的錘布之聲,柔軟的棉布經過石板與木槌的千錘百煉而逐漸變得挺括亮澤。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走過侗寨的四季更替,歲月更迭,生生不息。
見證侗寨的氣象萬千。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夏日站在溪河邊,
聽風兒柔柔拂過樹葉和流水的聲音。
細看鼓樓風雨橋的人們,悠然自在。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秋日金燦燦的稻穀鋪滿地,人們顆顆穀粒堆滿倉。
田間都是抓魚嬉戲小孩的歡笑聲,
讓人感受到豐收的欣喜。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侗家人世世代代用雙手開墾的梯田,千百年來為生存創造的人間奇觀。
依著山勢,山腳延伸到山頂,逶迤起伏,依山旁水。
山間的一切滿滿的是侗家人利用地勢生存的智慧,與自然和諧相處境界。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在這裡見證了十年一遇的大雪給肇興侗寨穿上白色的新裝,見到雪花飄下來的時候,當地人比外鄉人還要興奮。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冬日在鼓樓底下生一團烈火,人們圍坐在其中取暖聊天,在寒風中找不到孤獨的氣息。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19年除夕夜,在熱情好客的陸哥家邀請下吃到最地道的團年飯。
那一晚的夜空被一朵朵璀璨的花火點亮了。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岜沙苗寨位於黔東南從江縣,被譽為世界最後一個槍手部落。
岜沙苗語念為“biā shā”,即苗語“草木茂盛”。
岜沙人是一個膜拜樹的族群,男子蓄起直直的髮髻,象徵山上的樹幹,而身上的粗布青衣,模仿樹皮。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一個嬰兒降生時,村民會替之栽一棵樹苗,祈祝他像它一樣茁壯、正直、堅韌。
待他年邁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樹,鑿空作棺,去密林深處下葬,不設墳頭,不立墓碑。


最後,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樹苗,預示生命再次啟程,也象徵靈魂的回家之橋。
一棵樹,從出生,成長,枯萎。
除了蔥蘢,生命在世間不落任何痕跡。
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此世間少有。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黃崗侗寨更像是十年前的肇興侗寨
沒有繁華也沒有熱鬧 彷彿與世隔絕
卻有著最生態的民族風貌


悄無聲息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寧靜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交通的不便讓美麗總是隔絕於現代。
儘管已經通公路了,也只有1家民宿踏進這方土地,為遊子提供了便利,平常鮮有遊客到訪。
然而黃岡侗寨依然保留著原有的習俗。
每座鼓樓都養了一頭牛王。
牛王的主要作用其實是團結村民們,牛王撮合的姻緣也不少,牛王會作為整個村子的吉祥物被供奉。


村民會選出餵養員,輪流為牛王供應新鮮草料,牛王過著帝皇般不愁吃喝的生活。
牛王會出徵每年一次的鬥牛比賽,為村裡人爭榮譽,因此被養得肥又壯,比賽贏了所有人會一起慶祝……
所以牛王是連接各個家庭的紐帶。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因為黃岡幾乎沒有光害汙染,非常幸運在秋日的夜空看到漫天繁星。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在貴州東部邊緣的茫茫林海中,有一座明代軍事城堡——隆裡古城。明朝用於鎮守邊疆少數民族,設隆裡千戶所,世代更替。
這座具有600多年曆史的古軍事屯堡,保存著完好的明清規劃佈局和古民居建築群
像鑲嵌在黔東南的一顆明珠。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一個被包圍於少數民族文化中間的漢文化中心的隆裡,在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極其鮮見,被著名文化學者餘秋雨譽為一座“漢文化孤島”。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花臉龍是隆裡一項特有的傳統娛樂活動。每逢元宵節,都是隆里人舞龍狂歡的喜慶日子。
為了喜慶豐收,歡度新春,隆里人都要玩耍已有數百年曆史具有鄉土氣息的原生態花臉龍。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新年除了殺豬祭祖,呼朋飲酒作樂,吹蘆笙,敲鑼鼓,貼春聯。
大年初三,高增侗寨舉辦激情澎湃的春節晚會,村民們紛紛換上了侗族民族服裝參與其中。
節目都是由村民自發排練的,晚會現場最為狂熱的部分少不了其他侗寨的村民為節目送上禮物時的雀躍狂歡。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晚會的主持人是來自美德侗寨的鳳英姐,最近在央視看到她的節目。


無論舞臺的大與小,她依然走在侗族文化保護的最前沿。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夏日我們到高增侗寨的梯田裡抓魚,烤魚,感受一份侗家人豐收的欣喜
還可以下田踢一場精彩刺激的梯田水上足球。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逢年過節,侗族人家家戶戶都要打餈粑。
在黔東南舌尖上的美食裡少不了打餈粑奶奶慈祥的微笑,如果缺少了奶奶嫻熟的身手,打餈粑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美味也會減分。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在村寨裡年輕人都外出城市打工,村寨以小孩和老人居多,每次奶奶和孩子們用最淳樸的笑容送別我們的離開。

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黔東南

鄉村的人家家戶戶都會養牲畜,奶奶的家也不例外,小每次都會在我到來的時候趴在圍欄凹各種造型。

遠離現代文明的喧囂,散落的村寨像一個個孤島,深藏在大山深處遺世獨立,
歲月靜好在黔東南是真實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