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3月9日,時尚圈傳出一個“名門聯姻”事件:

“婚紗女王”王薇薇(VERA WANG)的同名品牌VERA WANG首度與咖飲界名牌星巴克(Starbucks)推出聯名系列產品。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網絡圖片

詮釋了品牌的極簡風格與態度的黑白色系,像是一探Vera Wang設計師伸展臺下的日常。

20世紀30年代一套“龍蝦裝”,是Elsa Schiaparelli的同名品牌與著名超現實畫家 Salvador Dalí合作的作品,被稱為時尚品牌“聯名”的開山之作。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網絡圖片

服裝史上的經典合作也由這款聯名案例開始,打開了服裝營銷的新世界。

歷經近一個世紀,聯名——已成為時尚圈的一股潮流趨勢。

更有「每週一小聯,每月一大聯」的說法。已然成為近年時尚和潮流圈的大趨勢......

上世紀60年代,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金寶湯系列與成衣商的聯名連衣裙,風靡一時。

近幾年匡威也出了金寶湯的帆布鞋向經典致敬;YSL的蒙德里安三原色裙......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品牌聯名已成為常規操作。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網絡圖片

Lane Crawford x ALEXANDER WANG、RIMOWA x DIOR、陳冠希主理多個品牌聯名、優衣庫x KAWS×《芝麻街》三方聯名.....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網絡圖片

Supreme前前後後與包括LV、Vans、NIKE在內相“×”過的品牌和藝術家多得數不過來。

2018年10月,Professor Jimmy Choo OBE x TopBridal在上海推出,使TopBridal成為中國婚紗禮服界首個實行“聯名”的品牌。

【資訊| TopBridal與Professor Jimmy Choo在滬簽署戰略合作 開啟新的品牌策略】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該品牌由世界馳名的尊貴時尚品牌、曾為戴安娜王妃最為信賴的御用鞋履設計師、OBE(大英帝國官佐勳章)獲得者JimmyChoo教授、與中國知名婚紗禮服品牌集合店TopBridal國際婚紗奢品薈(簡稱TopBridal)聯合推出。

TopBridal成立於2013年,以打造國際品牌婚紗禮服集合店品牌為戰略目標,共代理50餘個國際一線品牌,且大部分為獨家代理。

品牌聯名的形式


品牌x名人

顧名思義,是指品牌與明星、名人(藝術家、設計師、KOL等)合作,一起推出“聯名款”。品牌借力於名人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而名人必須參與品牌成品設計。

TopBridal與Jimmy Choo教授的合作就是這種形式。TopBridal創始人劉國韜表示:

與國際知名設計師聯名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婚紗禮服及周邊產品,是TopBridal應對快速發展的市場、加強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部署。

劉國韜指出,這次合作標誌著TopBridal2.0時代的到來——“從單一的代理模式到與品牌聯名模式的轉變”。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2019年,TopBridal又相繼推出了2個聯名品牌:Cornona Borealis x TopBridal、Inbal Dror x TopBridal。

品牌x IP

IP可以是漫畫、電視劇、綜藝、小說、遊戲,也可以指某個角色或者商業模式、思維方法等等。

藉助IP的內容價值,品牌可以提升或者重建文化內涵;藉助IP自有的流量去創造更多的潛在購買力。品牌與IP聯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刻板印象。

這2年故宮IP的大放異彩、國潮的流行,無疑再次給跨界營銷推波助瀾。

品牌x品牌

品牌與品牌聯名通常是兩個品牌合作,找到互利點的情況下聯手,疊加出雙倍甚至更強的關注度和號召力,獲取1+1>2的市場效果。

一些品牌可能在業界已經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和地位,參與聯名能夠延展他們的品牌價值,各取所需,互利共贏。

得益於聯名品牌之間的匹配度,互相成就。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Professor Jimmy Choo OBE x TopBridal上市一年多以來,受到客戶的廣泛好評。

在接受“婚禮業”採訪時,Jimmy Choo教授指出,選擇與TopBridal合作,是基於其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市場的巨大影響力,並擁有一個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團隊。

聯名營銷在時尚圈和服裝界的成功案例已經很多。但是,成功得到中國婚紗禮服市場驗證的案例,TopBridal尚屬首例。

品牌聯名為品牌方帶來了什麼?

公眾號“冷芸時尚圈”曾經發起名為“品牌聯名之間的價值有哪些?”的討論,結果顯示:

1.品牌營銷預算換了接收對象

以前預算的大頭都在媒介上,現在把大頭放在產品化創意,運營化創意,或者內容投資上。產品創新式的品牌聯名,相對於媒介投放來說,是更值得的營銷投資。合作對象如果本身在社交媒體平臺勢能高,可以省一部分錢去做產品創意和內容。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網絡圖片

2.品牌聯名為品牌在價值上和收益上都帶來了什麼?

品牌價值上,聯名能夠使品牌的形象定位更加多元化和年輕化,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影響有重要作用

固化的品牌形象得以更新換血,為消費者重塑一個更年輕、更具新鮮感的品牌形象。

品牌收益上,一方面媒體的報道變成了變相打廣告,節省了營銷成本;另一方面,大熱商品的快速消化,也能帶來營業額的直線上漲。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網絡圖片

3.與客群之間的關係有何轉變?

聯名的消費行為已經超越了購買,更是一種對自我的標榜。現在很多人除了基本的物質需求,還注重品牌輸出的價值觀以及情懷。

很多人也藉由購買不同品牌的商品來展現自己的品味、身份地位等等。

一些奢侈品牌與藝術家合作,就是希望提升品牌的文化氣質,滿足消費者對審美、自我實現的需求。

品牌與品牌的相互借力,每次合作的需求點可能都不同。

比如獨立設計師跟品牌合作,品牌更多地藉助獨立設計師的力量掙人氣和流量,設計師是為了市場銷量,有時候價值輸出未必完全相當,更多是各取所需。

但是簡單的名氣疊加,顯然行不通,要足夠反差、有趣、或者說內容契合才能走得遠。

比如,擁有匹配的產品和價值觀、定位相近的用戶群體、相同的創新的理念。

Vera Wang和星巴克組最強CP,為何大牌頻頻聯名?

網絡圖片


最後,以TopBridal創始人劉國韜談TopBridal進行“聯名品牌”戰略意義時的一句話結尾:

“推行品牌聯名戰略並做到1+1>2,要選擇價值觀和理念相匹配的設計師,同時必須挖掘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點,品牌真正的價值和記憶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