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戴口罩”的7小時爭議:多位“關鍵先生”還原寧波公運股東大會“流產”幕後

2019年入選新三板創新層的“三好學生”寧波公運(832399.OC),卻因為一場“激烈爭論7個小時”而未開成的股東大會,股東們鬧得不歡而散。

3月10日寧波公運公告稱,原定於3月6日15:00召開的股東大會,召開之前,“小股東與大股東寧波保稅區東錢永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之間發生激烈的異議和爭論”,“多名股東情緒失控,在狹小空間內未戴口罩爭論,一直持續到晚上22:35,股東大會未能按時召開。”

公告稱,這場超過7個小時的爭論使得“股東大會未審議任何議案,也未形成任何決議,具體召開時間另行通知”。

3月12日,記者收到了寧波公運41名小股東對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的實名舉報材料。

在他們的描述中,股東大會又是另一番景象,“現場股東大會預定在3月6日15:00開始。會前,我們突然得知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串通方軍等人於14:52(網絡投票結束前8分鐘)在網絡系統中完成投票,一改其原先承諾,投票給了方軍所提名的朱彤、倪聯群、宋志棟。

不過,也有參會的公司內部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會場內未發生任何爭吵”,“拖延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開會前,董事長賴興祥已經在董秘協助下提前得知網絡投票結果,預計到自己已經落選了新一屆董事會董事,所以故意拖延時間,阻止股東大會的正常召開。”

雙方各執一詞背後,股東大會的真實情況如何?

東錢永旭與小股東之間,究竟存在什麼矛盾?

“董事長落選拖延時間”還是“股東串通投票”?

上述參會的公司內部高管回憶現場情況稱,“3月6日15:00,參加現場股東大會的應到股東都已簽到進場,在會場等待開會,但股東大會遲遲未開始。此後,只見公司董事長賴興祥、董秘邱國強等公司領導、工作人員在會場走進走出,會場內未發生任何爭吵”,“期間,也有部分股東、董事和監事催促董秘、董事長和見證律師儘快召開股東大會,但無人響應。”

“一直等到當晚17:00左右,會議工作人員將會議桌上的姓名牌收走,不少參會股東開始陸續走出會場,18:00許,工作人員把主席臺上方懸掛的“寧波公運2020年第一次股東大會”橫幅拆下來拿走。”該參會內部高管表示,“隨後,部分股東代表和董事至五樓董事長辦公室,詢問為何不繼續召開股東大會,董事長直接表態自己沒有當選,這次股東大會不予召開也不能召開”。

這位高管認為,“股東大會前,董事長賴興祥已經在董秘協助下提前得知網絡投票結果後,預計到自己已經落選了新一屆董事會董事,所以才阻止股東大會的正常召開。”

公開材料,賴興祥今年64歲,已經到達退休年齡並超齡服役近2年。

與此同時,3月12日,記者獲悉寧波公運41名小股東對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的一份實名舉報材料。

其中提到,“現場股東大會預定在3月6日15:00開始。會前,我們突然得知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串通方軍等人於14:52(網絡投票結束前8分鐘)在網絡系統中完成投票,他們一改其原先承諾,投票給了方軍所提名的朱彤、倪聯群、宋志棟。”

記者注意到,此次大會的主要議題是第七屆董事會和監事會換屆選舉,提名王玉忠(現任總經理)、葉晉盛(寧波文旅集團)、朱靜強(東錢永旭實控人、現任副董事長)、吳琰(現任副總經理)、賴興祥(現任董事長)等5位董事候選人;盧文超(東錢永旭、現任監事)、孫敏釗(現任監事會主席)等2位監事候選人。

1月10日,寧波公運突然收到持股3.1172%的股東方軍提交的臨時提案,新增提名朱彤、倪聯群為董事候選人、宋志棟為監事候選人。上述3人均不在上一屆董監高名單。

“東錢永旭實控人朱靜強多次表示,對於方軍及方軍提名的候選人均不認識、不瞭解,並再三表示將在股東大會上按照董事會、監事會通過的決議人選來投票”,然而3月6日當天,“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派了委託人來現場,卻沒在現場投票,而在網絡投票階段否定了自己同意的董、監事會通過的人選,投票給了方軍所提名的3位候選人”,41名小股東指出,這一做法令人匪夷所思。

“我們通過查詢近期股轉系統公開的盤後交易信息發現,新進股東方軍持有的3%股權,是從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處取得。”一位知情人士還透露。

據此,上述小股東認為,“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與方軍等人串通擾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換屆選舉工作,企圖蒙面獲取公司控制權,嚴重違反了《非上市公眾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信息披露規則》等法律法規。”

不過,上述參會公司內部高管也有著截然不同的說法。

該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網絡投票不僅高效便捷,還有利於投票結果的公開公平。大股東網絡投票後仍參加現場會議的原因系股東大會作出的決議對股東權利有較大影響,到現場參加股東大會有利於股東第一時間瞭解股東大會各項決議結果。”

其同時指出,“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在股東大會召開前得知現任董事長利用職權便利把控董事會,違規信披,不僅連累董事被訴,還損害了股東的權益,認為其已經不是下一屆董事乃至董事長的合適人選,所以才希望投票引進外部董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至於方軍所持有的3%股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相關股東瞭解到,“是從東錢永旭及其一致行動人處線上交易取得的”,“但是雙方系券商朋友介紹撮合交易,在交易前並不認識,交易完成後也無聯繫,通過交易軟件正常交易,完全是市場商業行為”。

3月13日,資深新三板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自1月3日全國股轉正式公佈實施《掛牌公司治理規則》後,網絡投票在新三板強制推行,已有眾多新三板公司在股東大會上推出了網絡投票”,他還指出,“同一表決權,只能選擇現場投票或網絡投票方式中的一種,出現重複表決的,以第一次投票結果為準。”

3年時間第一大股東三次變更

事件的主角寧波公運,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

寧波公運前身為始創於1952年的浙江省交通公司寧波分公司,是近70年曆史的寧波市交通運輸龍頭企業,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5月新三板掛牌上市,2019年被選為新三板創新層企業。

從掛牌新三板時,寧波公運便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6年至2019年的3年時間裡,寧波公運的第一大股東發生了三次變更。

2016年11月,主營股權投資的投資公司東錢永旭,豪擲1.66億元以做市交易方式購買1633.5萬股股份,與寧波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寧波交投”)並列成為寧波公運持股10%的第一大股東。

2018年11月,在寧波交投增持、東錢永旭轉讓部分股份的情況下,寧波交投重回第一大股東之位。

2019年三季報顯示,東錢永旭與杭州長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長運集團”)系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23.23%。

2019年12月31日,在寧波市國資委的安排下,寧波交投將所持股份轉讓給原第五大股東寧波市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後更名“寧波文投”),寧波文投以23.66%的持股比例超過東錢永旭,成為第一大股東。

除了寧波文投、東錢永旭,寧波公運還有1800多名小股東和社會公眾股東,在此次股東大會之前,公司的重大事項通常由三方協商後確定,直至出現3月6日股東大會“無法召開”。

真正矛盾待解?

那麼,股東大會“羅生門”背後,東錢永旭與小股東之間真正的矛盾在哪裡?

寧波公運41名小股東指出,“東錢永旭多次提出高額分紅的要求,分紅額度高達每股5元或4元,此外,還多次向其他股東提議變賣公司資產,但均被其他股東拒絕。”

此外,上述小股東還懷疑,“東錢永旭實控人朱靜強通過其控制的多個平臺向社會吸收資金,但有平臺出現兌付危機,如新疆阿勒泰水電第一期項目在明知已經出現困難的情況下,違規承諾保底收益,繼續發行二期產品。東錢永旭提出高額分紅,也許是通過掏空公司資產以彌補這些資金缺口。”

對此,東錢永旭回應,“關於對東錢永旭及實際控制人的內容純屬造謠和汙衊,東錢永旭是合法合規設立的備案的基金,不是實控人的私產。若出現對東錢永旭及相關方的不實報道或謠言,對東錢永旭及相關方聲譽和利益造成損害,將依法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東錢永旭強調,“新疆阿勒泰水電站項目為私募基金產品,基金合規備案。基礎資產為水電站項目且在全國排名前1%,資產優質,屬稀缺綠色能源,具有很好的併購價值。目前項目方正在推動該項目的併購,併購方案即將落地。若不實報道或謠傳對併購運作造成不利影響的,相關方將追究其法律責任並賠償損失。”

“至於,東錢永旭本次提出分紅,一是為了全體股東利益,更是為了達到精選層對淨資產收益率的要求(前期已經多位董事監事及外部中介服務機構論證)。且本次分紅議案經董事會審核通過,包括國資董事在內的全體董事一致同意。根本不存在大股東通過分紅來掏空公司資產的邏輯,國資大股東也曾經提議過高額分紅。”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