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奉天(瀋陽)老照片 110年前的魁心樓鐘鼓樓

1909年奉天府(瀋陽)老照片,目前在蘇格蘭國家圖書館收藏。

清朝時的奉天府,就是現在的遼寧瀋陽。1644年清軍入關以後,隨即遷都到燕京,把盛京作為留都存在。到了1657年,滿清在瀋陽設立奉天府,寓意是"奉天承運",因為此前瀋陽就叫"奉天"。

以下照片為1909年清末時期拍攝, 110年前的瀋陽的魁心樓、鐘鼓樓及城市街景,彼時因為清朝已經迎來末日,所以即使是奉天,城市也破敗不堪,以下照片即為當時的真實反映,歡迎查看。

1909年奉天(瀋陽)老照片 110年前的魁心樓鐘鼓樓


奉天鐘鼓樓

1909年奉天(瀋陽)老照片 110年前的魁心樓鐘鼓樓


奉天魁星樓

瀋陽魁星樓始建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後經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光緒八年(1882年)三次重修,使得樓閣殿堂規模十分壯觀。《瀋陽縣誌》中記載:“魁星閣高峙城東,夕照晚霞一望千里。‘星閣晴霞’曾是瀋陽八景之一。”

關東才子王爾烈在高中二甲一名進士後,特別來瀋陽魁星樓拜祭。另外,清代在瀋陽考中的麻狀元,曾受宏文院修撰,也拜過魁星樓。張學良主政東北時,樓內懸掛著張學良夫人于鳳至親筆題匾“有求必應”。

1909年奉天(瀋陽)老照片 110年前的魁心樓鐘鼓樓


天主教堂

1909年奉天(瀋陽)老照片 110年前的魁心樓鐘鼓樓


開始 殘破的翁城。

1909年奉天(瀋陽)老照片 110年前的魁心樓鐘鼓樓


彼時殘破的順天城牆

1909年奉天(瀋陽)老照片 110年前的魁心樓鐘鼓樓


遠處雙塔建築為南關天主教堂。

1909年奉天(瀋陽)老照片 110年前的魁心樓鐘鼓樓


泥濘的街道。

不過民國時期的奉天(瀋陽)還是迎來了一個比較大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