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因為過往失意太多,所以學會了不傷害別人

在聲色名利的娛樂圈,黃渤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他的高情商,他的幽默感,他的高票房,他的超勵志,他受人所愛,幾乎零差評。

在第4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他靠一個人的幽默和口才撐滿了剩餘的17分鐘,堪稱救場典範。在第50屆金馬獎頒獎晚會上,他更是舌戰群儒,面對主持人或嘉賓的調侃也好,刁難也罷,他總能幽默化解,他以超快的臨場反應能力,被人稱讚“不愧是50億影帝”。

黃渤:因為過往失意太多,所以學會了不傷害別人


有主持人問他:“怎麼看外界對你高情商的評價?

本來以為,黃渤會用他一貫的幽默機智來回應,沒想到黃渤卻特別認真地回答道:

“你知道真實的狀況根本不是那樣。其實有的時候,所謂高情商,是你不想傷害別人。”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高情商裡一定跟他的過往經歷和成長有關

我們都知道,黃渤是“底層出身”。“底層”,指的是經歷。

15歲,黃渤已經很清楚,父母再望子成龍也是一場空——

一方面,他讀書不靈光,清華北大很遙遠;另一方面,他愛好表演。

這麼說來,黃渤的故事大概一開始就寫好了目的地。

還在上學的時候,黃渤就曾每晚溜去青島一處歌舞廳開工。具體工種嘛,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喊麥。

喊麥嘛,我們都懂,最大技術含量,不是才藝,是姿態。簡單說,你得把場子搞熱,搞嗨。

“歌手有實力派和偶像派”,黃渤回憶說,“我是那個體力派。”

黃渤:因為過往失意太多,所以學會了不傷害別人


時至今天,我們都能看出黃渤工作的一大特質,他不(會)偷懶。

不論幹什麼,他都不惜力,像“喊麥”一樣客串多個角色,暖場、串詞、逗樂子、講段子……

因為,場子不嗨 = 白乾。

黃渤公認會說話也是被那段日子滋養出來的。

後來,黃渤來到了廣州,前後7年在歌廳唱歌,當了8年的舞蹈老師,但也只能勉強養活自己。

漸漸地,與他一起出道的毛寧、楊鈺瑩火了,和他一樣唱歌廳的滿文軍、滿江、周迅和她當時的男友竇鵬也火了,黃渤還是沒火,他空有一身才華,卻混得一窮二白。

生活真是難啊。

在酒吧唱歌被客人刁難,跑龍套被導演羞辱,幾番打擊後他放棄了,折回老家,改開工廠做生意,結果一場金融危機,一夜之間血本無歸,負債累累......

在最低谷的時候,是發小高虎拉了他一把,讓他來劇組客串,他意外發現了演員這條路,於是以26歲的“高齡”考了北京電影學院配音系。

因為得來不易,所以會倍加珍惜,黃渤拍戲,是會玩命的那種。

30歲的時候接到《瘋狂的石頭》,他異常珍惜,為了拍好偷麵包的那場戲,他繞著高架橋跑了一整天,跑到整個人脫水。

35歲的時候拍《鬥牛》,整部電影拍下來,他跑壞了30多雙鞋,熱情起來連導演都怕。

有一場戲導演管虎連連稱讚:“可以了可以了”,黃渤卻較勁:“你覺得這叫牛X?那我再給你來個更好的。”

然後他連續拍了130多遍,直到自己滿意。

黃渤:因為過往失意太多,所以學會了不傷害別人

《鬥牛》

憑著這兩部電影,黃渤徹底火了,並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最難熬的日子裡他練就的唱歌跳舞,如今都成為他加分的絕技,別人賣萌賣顏吃著青春飯,他卻成了這個圈子實至名歸的實力派:能歌善舞,才華橫溢,會演戲,會主持,多棲發展。

我們光知道他“泰山崩於前而不亂”的氣度,卻很少去想——

泰山得在一個人眼前崩裂多少次,才能練得“不亂”的本事。

生活對他的多番考驗,沒打垮他,卻成就了他的高情商,他成了圈裡出了名的會說話的人,人生曾經對他很難,於是他總想著讓別人好過。

所以無論別人在臺上說出怎樣出格的話,他都能輕鬆化解,給自己留餘地給別人留面子。

閆妮曾經和黃渤拍戲的時候曾調侃黃渤:“我以前都是跟帥哥演戲,這次我跟你演夫妻,我就知道自己要進入醜星的行列了!”而黃渤機智的回答:“太好了,照你這麼說,和你演完這部戲,我就要走向帥哥的行列啦。”

有一次他坐飛機去上海,被一個陌上粉絲熱情的搭訕,說:嗨,好久不見,最近挺忙的吧,我特別喜歡你的電影,尤其是你和劉德華、李冰冰演的那個《天下無賊》我看了好多遍呢。黃渤知道,自己被當成了王寶強,然而哭笑不得的他依舊和粉絲熱情的聊著,直到飛機起飛前,粉絲讓黃渤給自己籤個名,黃渤洋洋灑灑的寫下了“王寶強”三個字。

他說,什麼是幽默,就是不讓對方難堪,不讓自己尷尬,如果他籤自己的名字,你想想會是個什麼情境。

在一次節目中,小S說黃渤:你長得很特殊哎。黃渤笑著說:一開始長得還蠻婉約的,後來就開始抽象了。

黃渤:因為過往失意太多,所以學會了不傷害別人


類似這樣高情商的故事,有太多都發生在黃渤身上。憑著高情商、好人品的黃渤征服了所有人。他深深知道:一個人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能有洞察人心的本領,只有知道人人都不容易,才會知道不在言語上傷害別人,才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