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信心最重要!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大家的節奏打亂了。

很多人還在隔離或半隔離狀態。

對企業家來說,這段時間更加艱難,不僅要“抗疫”,更要操心企業怎麼活下去。

最近媒體了採訪全國優秀企業家王佳芬,她的一些觀點值得學習關注。

(一)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危機,卻可以選擇面對危機的態度,此刻企業家保持積極心態是最重要的。自己如果無能為力,記得呼救,面對疫情,積極的做法是,企業家帶頭深刻反思,思考企業當前遇到的緊要問題,然後主動地去做規劃和行動。

(二)有時候需要承認自己的無能無力。不管是面對2003年的SARS疫情,還是2008年乳品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再到今天的新冠肺炎的疫情,企業家作為個體,當你扛不住這般排山倒海的危機的時候,千萬不要硬抗,要積極尋求各方支持。爭取社會和政府的支持,爭取合作伙伴的支持,爭取民眾的支持。因為很多事情不是一個企業可以承擔得了的,企業跟整個社會是聯繫在一起的。

(三)鍛鍊企業的“免疫能力”,光明乳業的危機應變處理原則和體會:

第一,事情一旦發生,必須把危機事情解決在當下,堅定且果斷。

第二,處理完危機事件之後,要馬上覆盤,舉一反三,建立更加嚴密的管理制度,杜絕這類事情再發生。

吃一塹長一智,每一次危機事件,都是幫我們“體檢”,檢查你企業的薄弱環節,修正你和消費者需求標準間的差距。

一次次修煉,整個公司就會建立起越來越好的公共事件危機管理系統。

舉例:瑞士的財富管理公司,有著200多年曆史的金融企業,嚴謹穩健,在他們200多年的歷史當中,經歷過43次金融危機,他們是在經歷這些風浪後建立的管理體系、安全保障體系,保證了為客戶服務的可靠性,可信賴性。一個成熟的企業就是在大風大浪中,在不斷面臨各種艱難困苦中成長起來的。

第三,危機是提升企業文化和凝聚員工的重要時刻。

企業文化很重要,很多企業建立的文化都和他們的艱難時刻有關,因為這是企業刻骨銘心的重大時刻,是員工最容易接受和體驗到的。

(四)此刻,企業家信心最重要

企業家的信心不僅是我們堅定開朗微笑的臉神,更是此刻我們在疫情複雜多變時的決策,怎麼做到最安全的復工?怎麼爭取供應鏈的最快打通暢通?怎麼快速解決庫存?怎麼保證現金流的安全?

沉著面對,敢於決策,積極擔當,敢於承擔,這就是我們的信心。風浪面前,代表著員工的根本利益帶著大家一起往前走,這就是領導力!

大災大難考驗著我們的信心,歷練著我們信心,我們也需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建立自己自信成長的能力。這份自信來自對未來經濟和商業發展的認知和洞悉,來自於我們堅韌和堅持,來自於我們對員工成長的責任。

此刻我們要更自信的授權給我們經營管理班子,復工中千頭萬緒困難重重,絕不是你一個能擔得了的,你要把高管班子的成員都發動起來,授權他,相信他,檢查考核他,鼓勵激勵他,你運籌帷幄,統攬大局,危難中是最出人才的。

此刻你最需要相信愛護員工。一方面公司的信息要公開透明穩定人心,同時讓員工知道和參與,要把發生的問題隨時告知員工,把想做的事情隨時跟員工商量,你相信大家,大家就相信你;一方面是層層的宣傳和培訓讓員工思維和技能提升。你可以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把公司對內對外的宣傳系統做好做活,公眾號,自媒體,這個力量威力無比!

企業家一定要有信心才行,你的信心其實會傳遞到員工,傳遞到其他的供供應商或者合作伙伴那裡去。當你信心滿滿,你的智慧和創造力就會出來。

(五)疫情之後,必有新商機在等你

這次疫情後一定會加快中國經濟的轉型,大到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能力,企業也在迅速的重新站隊和排列中,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都在大的時代變革中尋找新的商機,自覺不自覺地接受時代的考驗和選擇。

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則會更強一些。不僅是他本身經營能力強、盤子大,資金相對雄厚,組織能力相對強,疫情中和後他恢復生產經營的能力強,他已建立的滿足客戶需求能力會幫助他增速。

中小企業中的隱形冠軍,細分領域冠軍可以藉助數字化繼續發揮他獨特優勢,有雄心要趕超的中小企業有更多彎道超車的機會。

(六)中小微企業的應對

一些本來就很艱難維持著的中小微企業,則可能經不住這樣幾個月或更多時間的消耗和考驗,該怎麼面對?

第一,要從客戶出發,建立品牌和客戶服務能力。

我們曾經有過的銷售並沒有成為我們的能力,只是我們的好運而已。

客戶的變化是永遠的,我們滿足和創造客戶需求的能力應是無限的。我們要沉下心,認真研究實實在在好好幹,不能浮躁不能急功近利。今天市場上湧現出許多新的公司值得我們好好學。

第二,紮紮實實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

企業間比較的是效率,同樣一個產品你的成本和我的成本的比較,會議的效率,人均產出的效率,資金的效率,設備利用的效率等等,市場會在比較中決定你企業的競爭力,你的生存力。而效率的背後是你的管理能力。如果你有管理,經營和運營就有效率。

第三,成為時代企業,以變應對不確定性。

新技術、新商業、新思維將成為社會進步的主流和動力,我們無以抱怨,唯有積極擁抱。

1)以共生價值的理念建立我們新的商業模式和公司新的平臺,技術,銷售的能力;

2)以互聯網的思維建立我們的數據化智能化新的技術和管理體系;

3)以組織的能力代替我們的“人治”,以領導力來改變我們管理上的“控制”;

4)以關注推動員工的成長,建立人才輩出的企業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