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停,我们不退——武汉文博人抗“疫”进行时

通讯员:傅少瑾

疫情发生后,秉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担当意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之中。馆长兼党支部书记袁琳带领党员干部克服交通不便、点多人少等困难,及时下沉到硚口发展社区,协助社区做好出入管理、值守巡查、服务保障及政策宣讲等工作,与社区同志一道做好源头防控。

“多重角色”的八办下沉党员

在下沉社区抗“疫”工作中,八办下沉党员始终扮演着 “多重角色”。值守社区出入口时,八办党员是“守门员”和“宣传员”,为必须出入的人员测量体温,尽量劝阻想要外出的居民;入户排查时,八办党员是“观察员”和“记录员”,对每户居民进行体温检测,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科普抗疫防护相关知识并做好详细记录;面对因封闭管理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居民时,八办党员担任起“统计员”和“搬运工”的角色,了解社区居民诉求,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

疫情不停,我们不退——武汉文博人抗“疫”进行时

八办党支部工作人员上门为社区居民测量体温


疫情不停,我们不退——武汉文博人抗“疫”进行时

八办党支部工作人员为居民买菜分菜

安社区居民心的“定海神针”

自发展社区陆续有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后,小区居民的情绪多少有些紧张。但是八办下沉党员毫不退缩,犹如“定海神针”一般,始终坚守在小区门口的疫情防控卡点,以专业安全的服务给居民们带去安全感。社区居民对八办下沉人员的辛勤工作与奉献精神表示了感激之情。一位老人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向八办下沉党员鞠躬致谢:“谢谢你们,你们每天守在这里,忽略了自身安危,我们更有战胜疫情的信心了!”

面对那些对手机操作系统不熟悉的居民,八办人一遍遍地耐心地讲解演示武汉战疫健康码的打卡方法,为他们讲解健康码的作用和注意事项,直到居民能够自主操作。

疫情不停,我们不退——武汉文博人抗“疫”进行时

八办党支部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用手机设置武汉战疫健康码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决战的斗士

八办馆长兼党支部书记袁琳以身作则,站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她既要安排好纪念馆三处旧址安全保卫工作,保证各项行政工作正常运转;又要带头完成下沉社区的使命,消毒布控、防疫宣传、人员车辆出入登记、测量体温、入户排查等事无巨细,每天从上午8:30一直忙到晚上。

袁琳同志每天都会亲自检查下沉党员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佩戴情况,并反复嘱咐大家一定要注意细节,做好防护工作。在她的“唠叨”下,八办下沉党员们虽然频繁与确诊和疑似病人打交道,但是做到了无一人感染。她常说:"你们还年轻,我年龄大,有危险时我上。"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次为确诊病人测量体温时,她都冲在最前面。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袁琳用最朴实的方式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不停,我们不退——武汉文博人抗“疫”进行时

袁琳同志(左一)与下沉党员在出入口值守

八办业务部主任傅少瑾,患有膝盖髌骨软化四期,本已预约年后住院治疗,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发生后,她作为一名老党员,主动请缨、冲锋陷阵。八办对口下沉的发展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人流大、租户多,情况复杂,她只字不提自身病痛,与同事们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保质保量完成值守任务。尤其是去没有电梯的老楼房入户排查时,楼层高、楼梯窄、楼道暗,一般人反复上下楼都有点吃不消,但她丝毫没有退缩,始终走在队伍前列。2月17日至2月19日的三天时间里,她入户排查了389户。

疫情不停,我们不退——武汉文博人抗“疫”进行时

傅少瑾同志(左二)为进入社区的居民测量体温

八办办公室的杨轩同志接到下沉报名通知后,不顾家里有两个幼小的孩子,毅然请战,来到防疫第一线。为高效完成拉网排查工作,他早出晚归,爬楼梯对居民挨家挨户进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信息登记,每天衣衫尽湿。为节省防护服,他常常只在中午才喝上一口热水,匆匆吃完泡面,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有什么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社区流动人口有发热现象,他不顾安危主动前去测量体温;有老人购物不便,他主动帮老人将大米扛到家门口;他开着自己的车奔波于附近的商店,采购社区急需的物资。他表示,只要每个人都为防疫出一份力,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病毒。

疫情不停,我们不退——武汉文博人抗“疫”进行时

杨轩同志对社区中的医务工作者家庭进行慰问

八办人克服恐惧,与确诊病人近在咫尺,只为坚守岗位;他们强忍病痛,站在一线,只期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与所有人一起击溃病毒,早日还这座城市安宁。这就是八办党员,被汗水浸湿的口罩、被血丝布满的双眼、被病毒感染的风险都无法阻止他们的步伐。他们不讲条件,不畏生死,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决战,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鸟,不飞到抗疫胜利的终点,就绝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们让党旗始终在战“疫”一线飘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