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由於疫情的影響,服裝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陣痛。

受暖冬、成本、宏觀經濟等諸多因素的衝擊,2019年被媒體稱為紡織服裝行業的“寒冬”,曾經風光一時的各大快時尚品牌也面臨困境。按行業經驗而言,新年和春季本該是各大服裝品牌的銷售旺季,據業內人士透露,通常1月底-2月底的品牌服飾銷售佔比能達到全年的10-15%左右,但疫情的意外出現,徹底打亂了整個行業節奏。

服裝行業以產業鏈長著稱,受到交通、物流、防控、工人等多重綜合因素的影響,這些都無疑加大了服裝品牌企業復工的難度。根據中國服裝協會的一項會員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僅有68.4%的企業逐步復工,而已復工人數僅佔正常生產情況下用工人數的45.6%,企業反映若3月復工,產能預計僅能恢復至50%以下。

在疫情大考之下,服裝企業最為迫切的自然是加速復產復工,但由於線下商業的停擺,企業在推進復產復工外還需扭轉運營思路,將危機轉化為機遇。眾多服裝企業中,海瀾之家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相對亮眼,此外,3月6-15日海瀾之家率先在全國門店及各大線上官方商城同步開啟活動,以每滿300減100,上不封頂的力度開啟了第一波服裝購物節,以激活低迷的服裝市場。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刷屏背後的社會擔當

非常時期之下,全民的注意力基本被疫情信息所壟斷,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紛紛馳援湖北,跟他們一道“逆行”而上的,還有各行各業的諸多企業,這其中就有海瀾之家的身影。

疫情爆發後的日子裡,武漢的各大醫院及醫護人員晝夜不休,而1月份的武漢夜間平均氣溫僅零攝氏度。1月30日,海瀾之家快速調配了價值700萬元的鵝絨羽絨服,派專人專車僅花了37小時便從倉庫護送至武漢,通過點對點的直達急送,羽絨服物資送至武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等一線醫護人員手中,而這僅是海瀾之家馳援武漢的第一批物資。

隨著一線醫生們逐漸轉戰至方艙醫院,海瀾之家的羽絨服也因此逐漸出現在方艙醫院的各個角落。令海瀾之家始料未及的是,相關視頻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中走紅,海瀾之家也因此收穫了大量的媒體曝光和用戶讚譽。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方艙醫院一線醫護人員奮戰間隙,裹著海瀾之家鵝絨服在椅子上小憩

在受到大眾點讚的同時,海瀾之家第二批價值800萬元醫療設備,包括7套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100臺醫用分子篩製氧機、250套面罩、1000臺醫用霧化器等急缺醫療物資,也於2月3日由北京、丹陽兩地送至雷神山醫院,並於次日抵達武漢接收點迅速投入醫療救助使用中。

事實上,海瀾之家已經在CSR(社會責任)行動、公益事業上踐行多年。2014年起,海瀾之家便聯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暖流計劃”共同發起“多一克溫暖”大型公益活動,向全國各地200多個省市等偏遠地區的上千所學校,捐贈超10萬件冬衣,幫助偏遠山區師生溫暖過冬。六年以來,“多一克溫暖”已經成為國內對偏遠山區學校救助的一項標誌性公益行動。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線下受阻,線上破局

在疫情的影響下,“不出門”、“不營業”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和線下零售業的兩大狀態。根據媒體報道,線下服裝零售行業的關店率高達50%,對於影響嚴重的零售品牌,關店率更是高達90%。受線下關店停業影響,大部分線下商家的損失超90%。

線下商業遇冷也使企業籌劃的各類線下營銷動作相繼取消,但與此同時,線上消費卻成為了新的機遇,除了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行業迎來轉機,在線營銷、在線電商都成為企業應該抓住的窗口紅利。

2020年第一則刷屏級營銷事件的背後,就有著海瀾之家的身影。1月春節前夕,隨著各大春節檔電影宣佈撤檔、線下院線逐漸關閉,徐崢導演的《囧媽》與字節跳動快速啟動了線上免費看電影的模式獲得了大眾好評。

在《囧媽》線上模式收穫了春節期間大眾的注意力時,海瀾之家憑藉《囧媽》的線上映前廣告獲得了極大的曝光,實際上從商業角度來說,請全國人免費看《囧媽》的電影票,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海瀾之家。

根據媒體報道,《囧媽》與字節跳動、海瀾之家的合作僅在短短12小時內就達成,可謂是極高的執行效率。憑藉快速的應對能力、思路轉變,海瀾之家也成為疫情背景下率先進行新型傳播的品牌。

事實上,海瀾之家對線上的敏感度,從其與美團點評合作中就可見一斑。2018年7月海瀾之家入駐美團外賣,用戶可以通過相關APP以點外賣的方式購買服裝,並承諾一小時送達。外賣購衣不僅是服裝銷售新場景新零售的開拓,也是海瀾之家加快O2O門店佈局並提升用戶體驗的一種策略,讓“快時尚”真正快起來,可以算是服裝行業少有的變革動作。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圖片為18年拍攝,非近期畫面

3月6-15日期間,除了促銷優惠策略外,海瀾之家還嘗試直播賣貨,打通線上線下的銷售轉化通路。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國產服裝品牌的突破與轉型

無論是社會公益、營銷還是電商帶貨,疫情之下的快速反應,都體現了海瀾之家在疫情黑天鵝下的抗風險能力。事實上,海瀾之家在過去幾年中成功地完成了多次轉型,贏得了不錯的用戶及行業口碑。

2002年9月,海瀾之家在南京中山北路開了第一家門店,此後憑藉著獨有的賒購+類直營的輕資產模式,迅速在全國擴張,下沉市場的渠道擴張佈局更是海瀾之家的一大優勢。但隨著近些年中國市場逐漸迎來消費升級,海瀾之家也一度被質疑品牌老化。

自2016年起,隨著海瀾之家採用林更新作為品牌代言人,更新了整體品牌形象,更加強調年輕化的生活方式,同時進行了一系列廣告投放及營銷活動,整體品牌形象煥然一新,許多用戶也因此“路轉粉”。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此後,設計感和品質感成為了海瀾之家的關鍵詞。從產品品類上來看,海瀾之家在傳統的男士商務正裝外,加大了休閒及快時尚產品的開發量,相應的,也對線下門店的風格裝飾作出全面升級調整,並且增加了櫥窗展與快閃店的潮流玩法。

2020年1月,足球運動員武磊正式成為海瀾之家全新代言人,事實上體育明星代言對非運動類服裝企業而言並不常見,但武磊與海瀾之家的國民男裝定位確實有較高的品牌契合度。武磊作為第一位攻破巴薩球門的中國球員,獲得了全球媒體的關注,有評論員稱其破門巴薩為“歷史性的一刻”。對於正在全球化擴張的海瀾之家而言,武磊也代表著國際市場舞臺上的中國力量。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服裝行業裡的中國年輕力量

以林更新代言及相關營銷動作為標誌,海瀾之家順利完成品牌的年輕化轉型,隨著中國品牌影響力及文化影響力增強,定位於國民男裝的海瀾之家開始更青睞於中國元素的表達,成為全球服裝產業舞臺上,中國品牌、中國元素的代表。

2019年3月,海瀾之家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合作,將經典國漫《大鬧天宮》進行重新演繹,聯合推出“大鬧天宮”產品系列並全球同步發售,以再造經典文化符號。國民服裝品牌與國民級經典IP的聯動,更是意味著海瀾之家正從服裝品牌向文化品牌的戰略升級。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六小齡童、林更新同聚大鬧天宮發佈會現場

去年9月,海瀾之家與暴雪娛樂跨界合作,聯合暴雪旗下的《魔獸世界》、《守望先鋒》等六大遊戲,共同推出聯名款遊戲主題衛衣。暴雪旗下的多款遊戲一直是80/90/00後男生心中的經典之作,海瀾之家與暴雪的合作也很快引起男性消費者的共鳴。

在推廣冬季鵝絨系列產品時,一方面,海瀾之家通過贊助熱門網綜《奇葩說》第六季進行品牌價值的滲透,節目中以薛兆豐帶領的“海瀾之家鵝鵝鵝戰隊”進行年輕化輸出曝光,順利成為社交媒體中熱門話題的常客。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海瀾之家贊助熱門網綜《奇葩說》

另一方面,海瀾之家與《國家地理》跨界合作,集結探險家劉勇、極地攝影師儲衛民,親赴格陵蘭島考察冰蓋以及氣候變暖對兩極的影響。海瀾之家不僅能通過戶外使用場景、極限使用場景進行產品功能的輸出,還倡導發起“守護冰川”公益活動,通過公益H5等多種線上媒體傳播手段進行社交化傳播。

從近年來品牌端的一系列動作來看,不難發現,海瀾之家開始在年輕化之後涉足更多文化命題和社會命題,在全球服裝市場中樹立了中國品牌符號。

儘管疫情讓整個服裝行業變得低迷,但對於品牌而言這既是危機,又是機遇。黑天鵝事件不僅考驗著企業的品牌力,亦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契機,海瀾之家或許將再一次實現逆勢增長與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