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蚊子會喜歡叮咬穿深色衣服的人?

嗡嗡嗡,嗡嗡嗡……我們都有被蚊子叮咬的經驗,也都聽過各種有關蚊子咬人的傳說,例如體質的酸鹼度、吃素與否等等,到底蚊子是根據什麼條件來鎖定目標的呢?最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對蚊子來說,遠距離的時候二氧化碳最重要,但是等到距離拉近以後,溫度、氣味以及視覺也對蚊子選擇目標有很重大的影響。

為什麼蚊子會喜歡叮咬穿深色衣服的人?

​研究團隊進行了風洞實驗,並針對二氧化碳、溫度、氣味以及視覺這些因素進行詳細的測試後發現,如果十米以上的遠距離,蚊子主要是依靠二氧化碳作為主要追蹤的目標。

當蚊子發現了二氧化碳,它便會開始往上風處追蹤二氧化碳的濃度;追蹤片刻後若二氧化碳忽然變少或消失,蚊子便會開始以Z字形飛行,試圖找回二氧化碳的蹤跡。當蚊子往上風飛行,追蹤著二氧化碳的痕跡時,路途上若出現了高對比的物體(黑點)時,蚊子便會降落在這個黑點上,即使黑點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並不高。

除此之外,蚊子可以感應到溫度。研究團隊發現,在沒有二氧化碳痕跡的狀況下,蚊子還是會主動接近37度的物體,對溫度的感應可以遠到二十釐米,不過大致上還是在二到三釐米內最明顯;但如果加上水蒸氣(模仿流汗後汗液蒸發的狀況),蚊子對溫度的反應範圍可以擴大到六~八釐米。

將二氧化碳、熱、水蒸氣、顏色分開研究,能幫助我們瞭解是什麼吸引了蚊子飛來;但是人類並不會只單純發散其中一種因子。我們會呼吸(二氧化碳)、有體溫(發熱)、也會流汗(水蒸氣)。因此,研究團隊也想知道,究竟距離多遠蚊子還可以偵測人的手臂發散出來的綜合信號?

結果發現,雖然在十~十五釐米以外,人手臂所發散出來的熱,已經產生不了明顯的差別(大約相差0.2度,為蚊子對溫度的偵測極限);但是結合其他的信號,蚊子還是可以在三十~五十釐米的距離之外發現遠方有手臂!這是在有氣流的狀態,若是在室內無風的狀態下,蚊子應該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就發現手臂的存在。

也就是說,在遠距離時,蚊子主要是依靠發現二氧化碳的痕跡來找尋可能的目標;當它循上風越飛越近以後,溫度(體熱)、水蒸氣(汗液蒸發)以及視覺的刺激(穿的衣服或是生物的毛皮顏色)便成為辨別目標物的主要條件。

所以,該怎麼避免被蚊子咬呢?

從這篇研究看來,建議避免穿深色衣物,如果剛運動完,因為身體溫度較高,加上呼吸急促(發散較多的二氧化碳)而且還流汗,可能要避免待在有蚊子的地方。如果以上這些建議都沒用,還是認真躲蚊子、使用防蚊用品,以及多準備止癢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