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掃帚站起來了嗎

“2月11日是個特殊的日子,美國宇航局(NASA)曾經說過這一天地球的引力最小,所以掃帚能夠站起來”,相信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這麼一條消息刷屏了。聽起來很科幻是不是?很多人試了後,驚呼:真的可以!事實上,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掃帚的重心比掃帚柄的高點更靠近底部掃帚毛。 所謂的掃帚挑戰,其實只是考驗你尋找重心的能力和耐心,和NASA可沒有一丁點兒的關係,立掃帚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謊言罷了。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認識都是真理。

一、知識介紹

(一)真理的含義

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簡而言之,只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稱之為真理。當然,考試中往往運用理論化的表述,稱之為“主觀和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眾所周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真題也存在對立面,即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真理和謬誤能夠相互轉化。

(二)真理的屬性

1.客觀性

客觀性是真理的本質屬性,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特徵。表現在兩方面:

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真理,定律的內容是萬有引力,這是事實,客觀的。(2)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鄧小平曾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也是客觀的。

2.絕對性

(1) 真理無需加上條件。比如,我們都知道一年有四季,這種認識無需加上條件。

(2)人最終能正確認識世界是絕對的。結合可知論,我們最終一定能發現事實真相。

3.相對性

不同歷史階段人們對物質的本源的認識是不相同的,但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當時的認識就是真理,所以真理是有待發展和深化的。比如,三角形的內角和一定是180度嗎?這顯然不一定,平面、凹面、凸面三角形的內角和各不相同。

(三)真理的檢驗標準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主客觀相一致)。

2.檢驗真理的確定性:一是隻能用實踐檢驗真理是確定的;二是所有的認識都能被檢驗只是或早或晚的問題。

3.檢驗整理的不確定性:一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是無法駁倒或證實一切認識的;二是認識的檢驗是一個過程,對真理的檢驗是不斷的,有條件的。

二、試題展現

1.真理同事物的客觀規律是密切相關的,真理就是事物的客觀規律。

【答案】錯誤。解析: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因此真理屬於認識的範疇,規律是客觀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屬於物質範疇,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故本題說法錯誤。

2.真理與謬誤之間沒有相互轉化的可能性。

【答案】錯誤。解析: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謬誤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錯誤反映,二者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故本題說法錯誤。


今天,你的掃帚站起來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