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書館》之湘西趕屍事件

工作室目前連載作品包括《詭案錄》《幽冥詭匠》《仙山傳奇》《槍爺異聞錄》

本文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 純屬巧合。

音頻錄製:貳飛文傳



《木偶書館》之湘西趕屍事件

前幾期呢,有讀者留言,說想看趕屍術、蠱術相關的故事,判官筆呢也都一一記下了。

這不,最近蒐羅了一個關於湘西趕屍的故事,給大夥兒講講。

這個故事發生在清朝末期的湖南一帶,正是湘西趕屍盛行地。

那個時候,湘地的深山中,還有什麼趕屍客棧。

有那麼一陣兒,在懷化一帶,總有一些村民傳出來遇到趕屍隊伍的經歷。尤其是晚上趁夜打獵的獵戶,或者趕夜路的商人。

這事傳開,在當地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諸位聽到這兒該納悶兒了,說湘地不就是趕屍經常出沒的地界嗎,這不很常見嗎?為什麼恐慌?

說是這麼說,這話倒是也沒錯,但是其實啊,所謂的湘西趕屍,在當地從古至今真正見過的還真不多。

大部分湘西趕屍的事即便是在湘西,也是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邪乎,您要說湘西人人都見過趕屍隊,那不可能。

這也是為什麼湘西趕屍越來越神秘的緣故,究其原因不外乎人們對它的瞭解僅僅是在於口口相傳。

可那段時間,親眼見到趕屍隊伍的人是越來越多,人們所見的趕屍隊伍,正如傳言中那般——趕屍匠拿一招魂鈴在前邊兒搖,邊搖邊喊著:“陰人上路,生人迴避!”

《木偶書館》之湘西趕屍事件

這事傳的開了,人們恐慌之餘,不乏一些膽子大的,想要親眼看看這所謂趕屍隊伍,於是乎就打聽好地方,去傳聞中趕屍隊伍經過的地方蹲守。

可最終呢,這些大膽兒都是有去無回,慢慢的,當地人對趕屍隊是越來越忌諱,基本天兒一黑,沒什麼人再敢上門。

晚晴,雖說沒咱們現在這麼科技發達,但也不是傳什麼是什麼。

當地政府衙門聽說了最近山裡總是有趕屍隊出沒這事,有點納悶兒了,派了個軍營中的副官進山查探,看看老百姓所傳到底是有人裝神弄鬼還是確有其事。

副官接到命令後,在軍中挑了幾個機靈點的士兵,找來那些村民問清楚地方,一行四五個人抄著傢伙穿著便裝就出發了。

為防不測,幾人從軍中帶了幾把火槍。

按照那些村民們所說,趕屍隊近日經過最多的地方,是在一個村子西面四五里外的一個山脈中。

副官帶著那幾個士兵,趁天兒沒黑,早早就埋伏到了這塊山脈中的林子裡,也帶足了乾糧和水,做好了蹲守幾天的準備。

怎麼蹲守?這好說,這山林裡雖說是荒郊野外,卻也有一條林間小路。

當然了,所謂的小路可不是說修出來的,而是最近走的多了,那些雜草被踩平了。

幾個人就蹲在這條林間小路旁邊的草叢裡,這麼一等,轉眼間天兒就黑了。

可沒想到的是,就在當天晚上,他們就真等到了經過此處的趕屍隊

那天快到半夜吧,一夥兒人找了個隱秘的草堆兒,守著守著就給睡著了。

睡得正迷糊呢,突然聽到山林裡,好像哪兒傳來一陣銅鈴聲。

底下士兵聽到後,趕緊把所有人叫醒了,仔細一聽,只聽那銅鈴聲越來越近了,還伴隨著一陣吆喝聲:“陰人上路,生人迴避!”

聽這聲音,不是趕屍隊還能是誰,大夥兒可是真沒想到,第一天就等來了,也是紛紛打足了精神,掏出了傢伙來。

深更半夜,這大山裡邊兒的林子裡黑洞洞,要說跟蹤那不太可能,畢竟稍微一個不注意發出動靜定然是打草驚蛇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只能是等趕屍人趕著屍體路過的時候,他們幾個趁其不備拿著槍突然出現給他抓了,到時候怎麼查怎麼談都好說。

很快,那聲音也是在林子裡越來越近,幾個人這心也是提到了嗓子眼兒裡。

《木偶書館》之湘西趕屍事件

雖說是他們有備而來,懷裡揣著槍什麼都不怕,可大半夜的在這兒攔截傳說中的趕屍隊,別說是帶著槍,就是開著坦克進山那也瘮得慌對吧?

約莫幾分鐘,只聽到趕屍隊聲音越來越近,放眼看去,只見不遠處一隊人出現,這支隊伍裡,亮著兩盞煤油燈,一前一後。

藉助煤油燈的微弱光線,幾個當兵的也看了個大概,這支隊伍中所趕的屍體加上趕屍匠,總共十來道身影。

為首的那人身穿長袍,前邊挎著行頭,安著煤油燈,手裡拿著一個銅鈴是邊走邊搖,邊搖邊喊,三步一搖,五步一喊:“陰人上路,生人迴避!”

再看他身後,除了隊伍後方那個同樣帶著煤油燈的,中間全部都是一蹦一蹦的走。

暗處藏著的幾個當兵的也是攥緊了槍,就這麼死死的盯著這支隊伍。

很快,順著林間趟出來的那條道兒,趕屍隊伍慢慢行至眼前,幾個當兵的瞅準機會,那個帶頭的副官,扳機一扣林間頓時傳出一道刺耳的槍聲。

這一聲槍響,也是把這個趕屍隊伍給嚇住了,還沒反應過來,只見四五個拿著槍的人從旁邊的草叢竄了出來,拿槍指著他們。

被槍指著,趕屍匠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造次,除非他是銅皮鐵骨不怕槍子兒對吧。

這時候,一頭一尾兩個挎著煤油燈的趕屍匠,也是雙手抱頭蹲在了地上,再看中間那些屍體,一動不動的戳在那。

這兩個趕屍匠,一老一少,正如傳聞中所說,趕屍匠大都是兩個人,師父帶著徒弟。

《木偶書館》之湘西趕屍事件

副官命幾個士兵看好這些人,一旦亂動當場擊斃,自個兒這才拿著槍上前檢查盤問,看看這裡邊兒有什麼門道,究竟是裝神弄鬼還是說真是一隊會法術的趕屍隊伍。

這不,拿著煤油燈,來到那群站在那兒一動不動的屍體旁邊一瞧,只見這些戳在這兒一動不動的屍體,約莫八九個,個個身穿灰袍頭戴斗笠。

把煤油燈湊上去一照,副官當場傻了,只見這些屍體,個個面如死灰,皮膚上早已長了屍斑,站在旁邊,隱約聞到一股子腐臭味。

這麼看來,這兩個趕屍匠趕的確實是屍體,也確實有些本事,不過,不可能就這麼放了,怎麼也得帶下山去到衙門在詳細調查一番。

就這麼著,旁邊幾個持槍士兵虎視眈眈,兩個趕屍匠哪兒敢不從,只能答應下來。

於是,兩人在士兵拿槍看守之下,不得不站起來搖晃銅鈴,驅趕著屍體跟著他們往山外走。

可銅鈴剛一響,副官在內的幾個士兵頓時覺得腦袋昏沉是越來越迷糊,眼皮直打架。

副官哪裡不知道,這趕屍匠確實有些本事,此時的銅鈴聲有古怪,趁還沒徹底沒了意識,強行攥著槍,朝著那名搖晃銅鈴的趕屍匠開了幾槍。

趕屍匠當場被擊斃,銅鈴也是掉在了地上,幾個人也立馬清醒了過來,也是忍不住捏了把冷汗一陣後怕,險些著了道。

這時候,兩名趕屍匠師父被擊斃,只剩下那個年輕人,見師父一死這才立馬慌了,當場跪在地上一個頭一個頭的磕著,最裡邊喊著:“幾位爺,我招,我全招,別殺我!”

副官見此人神色驚慌,料定這裡邊還有別的門道,開始仔細的盤問這個年輕的趕屍人,這一盤問,結果是大出所有人意料。

原來啊,這支隊伍趕屍匠趕屍確實不假,即便是真被人攔下,也看不出裡邊的貓膩,因為他們趕的,確實是死屍,而那名趕屍匠確實有些絕技,銅鈴一晃確實能趕著這些屍體蹦蹦跳跳的跟著走。

但是,這些屍體可都是內有乾坤啊,按照這個年輕的趕屍人所說,他們可不是為了給屍體運回家鄉,而是為了幫一個海外的商人往國內運大煙。

沒錯,如此看來,這支趕屍隊伍倒絕非裝神弄鬼,而是真有幾分本事,但卻是以這身本事,在幫著洋人往國內護送鴉片。

要知道自虎門銷煙之後,國內對於鴉片的查抄可謂是趕盡殺絕,絕不允許此等害人的東西入境。

可那些洋人賊心不死,國內也有著那麼一幫子人吸食這種讓人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玩意兒。

清朝末期什麼時候?那可是經歷了虎門銷煙一事,國內對鴉片等毒品的查抄極為嚴格。

《木偶書館》之湘西趕屍事件

得知此事,副官再上前,命人將一具屍體的衣服扒開看,這一看,正如那名年輕的趕屍匠所說,只見這屍體是被挖空的,每個屍體裡邊都放著一個大袋子,裡面裝滿了鴉片,這還了得?

眼看事情雖然查清了,但因為人手不夠,只能是副官帶人再次看守,派兩名士兵出山搬救兵,前來將這些屍體、鴉片全都運回衙門處置。

後來,通過他們抓到的這名趕屍人,也算是順藤摸瓜,將這一夥以趕屍運毒的人洋人,以及國內勾結的商人全都救了出來捱了槍子。

而後續審問之下得知,那名年輕的趕屍人只不過是個小徒弟,只能給趕屍的老師傅打打下手,根本不會那手趕屍術,趕屍運毒,向來都是師傅去做。

然而那個趕屍的老師傅已經被副官當場擊斃,這個事件中,趕屍術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又成了個迷。

以趕屍運毒,這一手可真可謂高明,因為就查獲的這個趕屍隊而言,即便是被軍隊包圍,趕屍匠也不怕查,因為明面上他們趕的真是屍體而不是活人所扮。

若非那個趕屍小徒弟膽小怕死全招了,恐怕這些屍體會被那幾個當兵的當場燒了,運鴉片一事不論如何都不會敗露。

當然了,故事講到這兒也就告一段落了,故事是這麼個故事,可關於所謂的湘西趕屍到底是真是假,咱也說不清對吧。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科學報道,說這個所謂的湘西趕屍不過是一種假象,怎麼回事呢?

說趕屍匠一般都是倆人,一師父帶一徒弟,然後這屍體呢是拿兩根竹竿,分別從兩邊的腋下穿過去,由兩名趕屍人一前一後架著竹竿。

竹竿有彈性啊,而且是從腋下穿過袖口且走起來一上一下的搖晃著,大老遠的看去看不到竹竿,可不就是屍體跟在兩名趕屍匠中間,一蹦一蹦的走嘛,對吧?

可說到底,所謂的湘西趕屍,到底是真有那種能以秘法操縱屍體趕路的民間奇人,還是真像科學報道里面拿竹竿撐著?不好說,也沒法說。

畢竟這些故事也就是口口相傳的故事,沒人拿著放大鏡顯微鏡和科學儀器現場研究,研究完了再蓋一章,說這事經過鑑定是真的。

反過來,竹竿一說,也是根據趕屍隊伍的特徵而推測,並非是逮住一群趕屍的,啊,然後上去研究得出的結論對吧。

所以說真也好假也好,聽一故事完了,不過歸根結底又回到了判官筆以前說過的一句話,就是咱老祖宗所創的任何絕技,那都是有利於人的而不是害人的。

就拿本期的趕屍術來說吧,據說最早是黃帝大戰蚩尤之後,蚩尤大敗之後,不想丟下手下軍士們的屍體而創的秘法,為的是讓死去的人魂歸故里不埋骨他鄉。

傳到後世,什麼運害人的東西、裝神弄鬼謀取錢財的大有人在,以至於將一門正宗的傳承被人冠以邪術的名號。

得,那說到這兒故事咱們講完了,也就不跟大夥兒囉嗦了,本期的《木偶書館》就先到這兒,咱們,下期見!


《木偶書館》之湘西趕屍事件


更多身邊的靈異故事,歡迎關注公眾號“仙家山探寶指南”,同時歡迎粉絲進行投稿,追更《木偶書館》歡迎關注公眾號“仙家山探寶指南”。

本文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 純屬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