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有態度」第三期:壞

「字有態度」第三期:壞

有溫度

有態度

寫好字

當然“字”有態度


「字有態度」第三期:壞

壞:

會意:由“環”轉義,意為少“一”“環”節,不完善,即為壞的意思。

形聲。從土,褱( huái)聲。古代建築物主要以土建造,故從“土”。本義:倒塌(指建築物遭到破壞)。按:古代“壞”與“壞”是音義都不相同的兩個字。“壞”,本讀作 pēi,是個從土、不聲的形聲字,指“未燒過的磚瓦、陶器”。“壞”簡化為“壞”。

基本字義

1.品質惡劣,有害:~人。~事。2.人體、東西受了損傷,被毀:破~。敗~。3.質量差:這所房子不~、這輛車不~。4.表示程度深(用在動詞後面):忙~了。5.現代引申義文字代表、親暱稱呼:~~的笑、小~蛋、我的~傢伙。6.讓人難堪、吃苦頭等:咱們壞壞他。


「字有態度」第三期:壞

蠹眾木折,隙大牆壞 (dù zhòng mù zhé,xì dà qiáng huài)

解釋: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縫隙大了,牆就要倒塌。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

出處:《商君書·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


「字有態度」第三期:壞

「字有態度」第三期:壞


「字有態度」第三期: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