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歷經百年的功夫片,黃飛鴻也被無數電影人,演繹出無數版本。

如同92版黃飛鴻的熱血男兒,94版黃飛鴻的義薄雲天,93版黃飛鴻的狠辣剛猛,14版黃飛鴻的青春豪情。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黃飛鴻,一個男兒當自強的名字,90後、80後、70後集體的記憶。無論佛山無影腳、還是醉拳連環、甚至是伏虎拳。每個觀眾都在用自己對黃飛鴻的理解,來幻想一個前所未有的銀幕英雄。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當影迷為一個個拳如雨下,猛如蛟龍的功夫巨星歡呼時。有誰還記得這些功夫片的幕後英雄呢?

功夫片和其他題材影片略有差異,對“武術指導”要求異常嚴苛。一部功夫片能否大賣,武術指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一位演員能否出彩,全仰仗武術指導的設計和編排。

如同成龍的劉家良,李連杰的袁和平,趙文卓的元彬,彭于晏的元奎。武術指導從整體到肢體動作的設計,才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個性非凡的“黃飛鴻”。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而每個武指都有自己特定的大風格,如同水墨畫一般,分為“寫實”與“寫意”兩種意境。

寫實以劉家良老師為代表,招數傳統,硬橋硬馬,追求功夫的渾然天成。寫意以袁和平老師為代表,力求合理,大開大合,追求功夫的瀟灑自如。

功夫片中,武術指導甚至要擔當武術導演。從劇本開始,武術導演根據劇情,設計橋段和場面。進而達到劇情和演繹的完美融合,如同當年袁和平指導的《黃飛鴻-男兒當自強》,堪稱華人功夫片教科書。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92版黃飛鴻—袁和平的功夫樂園,80後的功夫世界

92版黃飛鴻,想到一定是徐克導演,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男兒當自強》。而這部影片成就的天下第一,而非李連杰。則是後來,號稱天下第一武指的袁和平。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整部戲最為經典的橋段,則來自於袁和平設計的一場棍法套招。狹小的空間,長棍橫飛,動作細緻入微,巧守巧攻。

將黃飛鴻(李連杰飾演)的巧勁和納蘭元述(甄子丹飾演)的剛猛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使二人功夫別具一格,頗具實戰性,動作行雲流水。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袁和平的功夫片從實戰出發,追求一種功夫演繹的合理性。和浪漫主義的武俠片有強烈的反差,不再追求凌空飛度,疾風劍雨般的化境。將功夫片中的真實感呈現給觀眾,將功夫片中的“飛”,演繹成一種借力。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由於袁和平老師從小受到“京戲”影響,其父以北派拳腳著稱,加之在於佔元老先生門下學習“京劇”。對功夫的認識突破了南北差異,又注重京劇裡的“招式拆解”。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使得袁和平在功夫片中如魚得水,不單單能把握好套路編排和設計。更能打破傳統打鬥時間與空間,李安認為4分鐘的打鬥場面是觀眾體驗最佳,而袁和平能將單場打鬥場面增加到7分鐘,甚至是11分鐘。

袁和平之所以能打破常規,全因他對功夫片“悟性高”。當師兄弟還在一招一式練習拳腳的時候,他則在一旁思考功夫的套招和動作,如何運用鏡頭體現功夫之美感。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就是這樣一個時而放空的袁和平,卻成為了天下第一武術指導。與袁和平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則是劉家良老師的寫實風格。

如果說92版黃飛鴻的功夫是以腿法見長,那麼94版黃飛鴻卻是以拳法揚名。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94版黃飛鴻—劉家良一個人的武林,港式功夫片最後的脊樑

94版本黃飛鴻是由成龍、劉家良聯合指導的《醉拳2》。片中黃飛鴻(成龍飾)的功夫更具港味,注重拳拳到肉的質感,卻不見北派功夫的影子。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全因劉家良的父親是黃飛鴻的傳人,打得一手地道南拳,剛猛迅捷,身法靈動。正因如此,劉家良的港味功夫片,如陳年瓊漿,越久越香。

而《醉拳》系列的動作指導從袁和平換成劉家良。卻沒有因為劉家良的家學淵源,使成龍改打“黃飛鴻”成名功夫,工字伏虎拳和虎鶴雙形拳。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而是延續了之前《醉拳》系列風格,黃飛鴻依然打出一套詼諧幽默的醉拳。劉家良將成龍的醉拳定義成拳法多變,似醉非醉,漂旋不定的風格。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通過劉家良老師的套招設計,弱化了醉拳在拆解招式中的停頓感。將南拳的凌厲剛猛,植入其中。使整個對打橋段更為流暢,又堅持了港式功夫片的硬橋硬馬,動作紮實,拳拳到肉。

在影片中的打鬥場面設計上,劉家良運用“人海”。清一色的黑色短衫,配上斧頭的劈斬,讓畫面有很強的湧動感。巧妙的將竹棍和油,配合成龍靈活、討巧的身法,使整個打鬥場面“活”了。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最後劉家良老師設計的火球術,真是妙,本來反派盧惠光把將腿法的詭變,加上一寸長一寸強的優勢與成龍的拳法打得難分難解。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但黃飛鴻的錯進錯出喝了酒精,導致玩火的反派“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巨大的火球帶來了極強的銀幕震撼。這一噴,也讓劉家良老師如願以償,獲得當年金像“最佳動作設計”。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劉家良作為寫實功夫片代表,卻不拘泥於形式,將南拳的靈魂,演繹的流暢自在。而同樣詮釋黃飛鴻這一經典武俠人物,元彬雖注重寫意,套招偏向北派功夫的演繹形式。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93版黃飛鴻—元彬一流的武指,二流的導演

元彬雖出身七小福,師從於佔元。卻為人低調,深受程小東影響,打法漂亮,注重樣式。他和馬玉成各繼承了一半,馬玉成將程小東的飛天遁地,演繹的更為超現實。而元彬則注重招式拆解,但想象力略有不足,更擅長動作設計。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黃飛鴻4》是元彬第二次擔任該系列導演,延續黃飛鴻動作瀟灑自如,腿法多樣。沿用之前片中的大部分演員,但李連杰的黃飛鴻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為求突破,元彬導演的黃飛鴻花樣層出不窮,卻為何慘遭劇情反噬?

《黃飛鴻4》劇情硬傷,全因橋段與前幾部重疊。“紅燈照”照搬第二部的白蓮教模式,獅王爭霸復刻一把第三部的橋段。十三姨也陰差陽錯的,變成了十四姨。

黃飛鴻系列橋段的創新,以及劇情的合理性全然不在。而正值意氣風發的趙文卓,接過了“黃飛鴻”這塊金字招牌。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前三部的大反派,可以說是各具特色,風格迥異。元彬導演在第四部中,卻將兩個反派土洋結合,打鬥場面太過生硬。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而趙文卓飾演的黃飛鴻少了幾分持重,多了幾分青澀。打法則是各領風騷,趙文卓在元彬的套招設計下,動作更加簡短快,拳法則狠辣凌厲,打起仙姑一點不手軟!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元彬導演始終無法支撐劇情的塌陷,隨後兩部趙文卓的《黃飛鴻》也是日落西山。也讓該系列片最終淪為網劇,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如果元彬導演的《黃飛鴻》系列,立足黃飛鴻式的北派風格。而闊別21年之後,黃飛鴻重啟版--《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彭于晏主演,由師兄元奎擔當武術指導,著重南派風格,硬橋硬馬力求真實,但依然擎不起“黃飛鴻”這個金字招牌。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14版黃飛鴻—擁有完美武指生涯的元奎,為何留有遺憾?

《黃飛鴻》重啟版請來元奎老師擔任武術指導,製片方一味追求大場打鬥效果,黃飛鴻個人的動作樣式和打法沒有鮮明的特色。讓這部功夫片有了一種失重感,讓黃飛鴻兩個成名絕學:虎鶴雙形拳和工字伏虎拳,成了幌子。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元奎在設計黃飛鴻雨中打戲時,雖然拳速如雨,拳猛如虎,讓觀眾隔著銀幕都覺得疼。黃飛鴻的功夫,卻沒有章法和路數,給人一種亂拳打倒老師傅的感覺。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整部影片下來,這個青春版的黃飛鴻,變成了一場肌肉秀。而且影片中,選擇插敘黃飛鴻身世和習武經歷,只是在單純的鋪墊劇情,並沒有起到主角搭建作用。

而另一場巷戰,元奎則是從武打場面設計出發,將狹窄的古巷擠滿了追兇的黑衣打手。而井柏然全無招架之力,鏡頭從遠景,拉到了大遠景。井柏然瞬間被淹沒在黑色的人群中。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導致影片的骨架沒起來,人物輕佻,劇情沉悶,一味打鬥。這讓本來缺乏支撐的影片,最終走向崩盤。

只能靠幾場元奎設計的打戲撐場面,一味突出打鬥場面,卻不注重對打戲的動作設計。

功夫片能否成功,全在武術指導對主人公的打造,通過拳法的標籤化,套招的個性化,追求一種新穎的武術視覺呈現。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14版黃飛鴻“打戲”惹巨大爭論,為何元奎選擇緘默?

這部影片我們能看到,元奎只是侷限動作設計和演員套招,對場景、劇本、甚至演員安排是涉及很少的。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從功夫片的層面來講,請來一流武指元奎,片場權重給的太低。最終導致武戲文演,成了功夫版的《翻滾吧!阿信》。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作為彭于晏的一部動作肌肉片,遠沒有前一部《激戰》來得深刻。我們可以說彭于晏太過史上,穿上晚晴時的服裝,有種時代的剝離感。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無論是元奎、洪金寶、彭于晏、周顯揚都期望將《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再塑神峰之上。但前面李連杰的黃飛鴻實在難以超越,這個人物已經讓李連杰、徐克、袁和平塑造完人化。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無數人心中的武指夢,無數人眼中的功夫魂

當一個銀幕人物被演繹成“經典”時,後來一系列衝擊該人物的武術指導,都將揹負很大的原著壓力。通過武術指導這一維度,來打通劇情、表演形式、動作設定,顯然是不客觀的。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黃飛鴻這三個字,不單單是一個經典的銀幕形象。這數十年來,銀幕工作者賦予他太多人物以外的光環。

從一代宗師人設,進而撐起了民族英雄。將一個有血有肉的好男兒,通過不同劇情演化,將平行世界中的黃飛鴻變得豐富多彩。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而成龍演繹醉拳版黃飛鴻,另闢蹊徑,用詼諧幽默的表演形式來詮釋功夫片。其餘幾位動作明星演繹的黃飛鴻,都活在李連杰的陰影之下,沒有標籤,沒有記憶點。淪為經典之外的爆米花片。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難道李連杰之後的“黃飛鴻”,真成了武術指導的夢魘?

對於一代代知名武術指導,雖然黃飛鴻這一系列並不是他們的巔峰之作。

卻隱含了每位武指成熟的動作設計理念,細緻入微的雕琢每個打鬥場景和套招拆解。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近年來,國產功夫電影大製作,大場面,大明星,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功夫片原創性則持續低谷,使得電影人,或是武術指導一味的拷貝經典橋段。讓當代功夫片沒了靈魂,難道“黃飛鴻”真要成為功夫片的絕唱了嗎?

29年來,黃飛鴻版本無數,頂級武指落入“逢導必敗”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