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淺談桂花崇高的平凡

桂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作為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自然是在眾花之中有特別之處,它香氣四溢卻並不濃重,一陣微風拂過,滿面清香,眾人神清氣爽,它的實用性也是一絕,綠化美化香化三合一,在觀賞和實用性兼備,在一片園林之中拔得頭籌,在中秋佳節,人們往往在桂花樹下把酒賞月,聞著陣陣清香,神清氣爽好不愜意,在我們上下五千年年的悠久歷史之中,也不乏文人墨客對它提筆灑墨,可見它自古就深受眾人喜愛,作為傳統名花它亦是當之無愧。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淺談桂花崇高的平凡

歷史長河中桂花的身影

我國栽培桂花樹的歷史可達2500年之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海經》中就曾記載滿山桂樹撲鼻清香,可見但是桂樹已經非常普及,也說明桂樹在我國曆史之久,不過當時桂樹大多都還是生存在鄉野之地,大家雖都知道它,卻並沒有那麼享有盛名,因為它本就是不起眼的小花,若不是他的香氣撲鼻,大家可能都不會注意到它。而桂花真正被眾人欣賞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僅被身列名貴的花卉之中,而且成為了美好事物的象徵,也是受皇室青睞的貢品。

有一本雜記中記載,說是漢武帝非常喜歡奇花異草,他也為這些奇花異草修築專門的院落,當時的大臣自然是投其所好,進獻名花異草,而桂花也就是那時候踏入了皇家園林。在漢武帝的園林中什麼都有,各種果樹花朵數不勝數,但是呢,可能是氣候不適宜,或是宮人們不會照看那些嬌貴的植物,大部分植物都枯死在園中,而桂花確是有幸生存下來,移植成功,這也是桂花大規模移植的開始。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淺談桂花崇高的平凡

桂花進入宮廷之後,便更享譽盛名,晉朝的陳後主為討美人歡心,更是為愛妃建造桂宮,一顆桂樹,一隻白兔,仿月宮而制,這也說明了月宮桂樹在那時已經成為傳說。到了唐朝,詩詞歌賦的發展達到鼎盛,而眾文人對桂花的喜愛也是非常普遍,關於桂花的詩詞也是數不勝數。

什麼東西只要有名了,就會被人們神化,桂花的神話傳說也是數不勝數,要說起最有名氣的傳說,那自然是吳剛伐桂了,這也是相傳月宮有桂樹的一個重要因素,吳剛是凡人修仙,好像是到了什麼錯誤被打入月宮伐樹,而神奇的是,那顆桂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無論怎樣砍伐,都是一片生機勃勃,馨香肆意。這也是桂花聖潔的象徵。自古月亮被人們都當做純淨的源泉,而人們又將桂樹生長在月亮上,可見桂樹在人們心中聖潔的地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情趣也逐步提高,唐宋過後,桂花已經廣泛的被移植到人們家中,供其欣賞。詩仙太白也曾為此吟詩一首“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託,何惜植君園”。這是說大家都知道桂花的好處,都爭著將桂花移植在自己的家中。這也體現出當時文人普遍對桂花的喜愛。而桂花在普通人民家中普遍栽培,是從宋代開始,在明朝時達到昌盛。我國曆史上桂花的五大產區也是在那時形成。

現如今在我國陝西城內還有一顆千年古樹,相傳是漢高祖時種植,它的樹冠覆蓋地面的面積高達四百多平方米,枝繁葉茂,蒼勁雄偉,展盡千年古樹之態。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淺談桂花崇高的平凡

有關桂花的詩詞歌賦

我們都知道桂花素來容易受文人的青睞,作詩弄詞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意向,桂花雖小,不起眼,不與群芳爭豔,卻更得人心,它的默默付出自是有眾人欣賞。唐代詩人著名詩人張九齡曾作詩說道:“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而為佳節。”這句詩中詩人用蘭葉桂花自比,以此來顯示自己的高潔傲岸,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這也是說明桂花在詩人眼中是高潔傲岸的,它清香怡人,高潔無瑕,在豔麗庸俗的眾花之中獨居一流。

我們都知詩仙李白高潔傲岸,狂放不羈,他也是對桂花青睞有佳,專門為桂花吟詩一首,以表對桂花的喜愛之情。題目直接稱之為《詠桂》:“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託,何惜樹君園。”他在詩中雖然沒有直接表達出桂花的純潔高尚,高雅不凡,卻從側面描寫,他先是描寫桃花李樹的嬌豔欲滴,媚俗之態以此來襯托出桂花的高潔傲岸,襯托出它的與世無爭,純真質樸,藉此來抒發自己也如同桂花一樣潔身自好,不像朝堂之中的權貴一樣庸俗。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淺談桂花崇高的平凡

唐代正是桂花盛行的開端,當代許多著名詩人都為它賦詩,劉禹錫也曾在給好友的詩詞之中提到桂花,“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這句詩中也是將桃李與桂花放在一起,詩人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不能只是羨慕春天的百花齊放,更是要注重秋天豐收的果實,桂花就是開在秋天,不與群芳爭豔,默默做自己。

要說起哪位詩人對桂花情有獨鍾,那是非白居易莫數。白居易一生可謂是跌跌宕宕,他是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作品寫實,常用諷刺手法,由此可知,他所喜愛欣賞的事物實在不多,而桂花恰巧就是他所喜愛的一種,他為桂花做了許多首詩,像是“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閒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以及“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獨佔小山幽,不容凡鳥宿。”還有《廬山桂》等作品,在這些詩中,他無一不是誇讚桂花的質地高潔,香氣四溢,純淨令人舒服,深深的表達了自己對桂花喜愛之情,也暗喻自己想要像桂花一樣高潔。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淺談桂花崇高的平凡

桂花的價值

毫無疑問,桂花既然作為一種花,它自然是具有觀賞價值的,桂花樹一年四季鬱鬱蔥蔥,不僅花好看,單看樹也是一道風景,桂花在秋季開花,可謂是在秋季之中的百花之王,雖花朵嬌小,架不住香氣逼人,從桂花樹前走過,往往是隻聞其香,不見其花。現在人們常常對桂花樹進行大面積的種植,專門設計風景區為眾人觀賞,也有許多人們都夠買桂花盆栽放置家中,以便觀賞。也有許多花店製作插花,一兩串桂花放上,清新淡雅。

再就是它的食用價值了,自古以來人們就有釀造桂花酒,製作桂花糕的習俗,人們通常都是在桂花開時製作桂花酒埋在桂花樹下,來年開封,一起品酒賞月。而現在也有專門出桂花茶的地方,桂花粥亦是清香撲鼻,令人食慾大開,吃多了更是不用擔心消化問題,因為桂花本就具有開胃功能,開胃也養胃,桂花酒也是中秋佳節人們常品之物,這些年人們過的越來越匆忙,只有沒至中秋佳節才歡聚一堂,開兩壇塵封的桂花佳釀,再配上香氣撲鼻的桂花糕,所有的思鄉之情變化在桂花逼人的香氣之中。

桂花最珍貴的還是要數它的藥用價值,桂花可以入藥,不少中藥配方之中都有它的身影出現,桂花樹是在春季結果,秋季開花,它的花朵,果實以及它的跟部都是入藥的好材料,它性溫和,具有化痰止咳的良效。桂花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它對我們的皮膚美白,治療乾燥都有效果,古人就有用桂花做成的潤膚膏,美容養顏,用來泡茶,也可以滋補脾胃,對治療風溼都有一定的效果。暖胃也是它的特殊功效,平時容易胃疼的,都可以多喝桂花茶,或是在粥中加入桂花,既能開胃,又能養胃。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淺談桂花崇高的平凡

桂花作為一朵不起眼的小花,憑藉著自己努力散發出來的香氣受得眾人青睞,它在人們心中是吉祥的象徵,因為往往人們聞到桂花的香氣都能將一切煩惱消散,桂花也代表著收穫和勝利,它金燦燦的外表象徵著豐收時節的到來,代表著農民們一年的成果將要到來。它也象徵著美好,古代詩人文人都不斷歌頌它的聖潔高雅,自是因為它的超凡脫俗,以及不與群芳爭豔默默散發著自己的清香的高貴品質,它也是人們心中所向,是人們心中所向往的高雅聖潔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