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現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動物及各種奇花異草等圖案。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我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步入湖廣會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禹王宮,禹王宮左側是我國首個移民專題博物館———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博物館以“湖廣填四川”為背景,從不同角度展示了移民入蜀的政治背景、經濟因素以及入蜀線路等,充分反映了“湖廣填四川”這一段歷史。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然後是齊安公所,這是建築群裡保存最完好的建築,建築面積約1600平方米。齊安公所是湖北黃州府移民修建的會館,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整個建築包括戲樓、天井、看廳、抱廳、大殿等,大門斜向東方,朝向移民的家鄉湖北黃州府方向,既有風水的講究,也寄託了移民對祖籍地的思鄉之情。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會館內現存4個古樸典雅的戲臺,其中禹王宮兩個,齊安公所、廣東公所各有一個,戲臺上的雕刻十分精美,雕刻題材主要來源於《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故事,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工藝精湛,栩栩如生,精美絕倫,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作。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重慶湖廣會館建築特色與眾不同,在園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式園林的手法,會館院落之間高大的封火牆把會館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個小院落間又有小門連接,空間上並不斷絕。這樣,每個院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風貌,這是江南園林的特點和徽式建築結構的結合。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重慶湖廣會館系禹王宮、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等清初古建築群及仿古新建築群的統稱,會館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道光年間擴建,從乾隆到光緒年間還經過了幾次“整容”,有近30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城市中心區現存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我的中國行(二十五)丨重慶渝中區湖廣會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