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城”大慶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

新華社哈爾濱3月9日電(記者楊喆)“百大項目”建設及時復工,實行特殊“五制”服務,“首席服務員”線上服務……在黑龍江省大慶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疫情之下的一系列舉措,讓這座“油城”跑出了復工復產的“加速度”。

巨型油罐矗立,工人們來回穿梭進行設備安裝、鋼結構預製……近日,黑龍江省“百大項目”之一,大慶市550萬噸/年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建設現場,各項建設工作正在緊張進行。該項目總投資約116億元,建成後每年可向市場提供350萬噸石油化工產品。

“目前公司人員到位率達90%以上,我們正在集中力量推進關鍵環節建設,搶抓被疫情耽誤的工期。”黑龍江省龍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業部經理劉洪超說,為了支持項目順利復工,當地政府部門協調解決了企業人員返工、消毒物資、物料運輸等一系列難題。

在大慶市,“首席服務員”制度已經存在多年,這些由政府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擔任的“首席服務員”,給各個企業、項目提供全程周到服務。在當前特殊時期,大慶創新“首席服務員”線上服務方法。大慶市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大慶市推出了項目承諾制、審批代辦制、要素服務制、網絡會辦制、領導包保制的特殊“五制”服務舉措,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推動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首席服務員’提供了疫情防控方面的指導,編制消殺等防護措施,還幫助我們對接人員返工問題。”大慶豫港龍泉鋁合金加工材項目經理杜澤說,作為黑龍江省“百大項目”之一,在各方協調下,項目已於2月28日正式復工。

“作為企業的‘首席服務員’,我和推進專員實行網上‘不見面’服務,做到大部分網絡辦、小部分預約辦、特殊情況現場辦。”大慶高新區管委會新材料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夏文東說。

特殊時期,像夏文東一樣的“首席服務員”,非特殊情況不再進駐項目建設現場,而是由“駐場服務制”轉為“要素服務制”,重點是暢通運輸通道,確保物資裝備運輸,員工順利到崗,供電供水供氣保障到位。

緩繳疫情期間中小企業水、電、氣費用,實行延期申報和稅收減免政策,交通運輸部門推出客運定製服務……大慶市提出多項創新舉措,制訂出臺了二十條實施意見,用務實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截至3月5日,“油城”大慶累計復產工業企業576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復產率77.2%,涉及用工達12119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