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進故宮”引眾怒,人民日報迴應獲贊92萬:規則面前沒有特權

這幾天,"女子開車進故宮"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

故宮的道歉聲明並沒有讓事件得到平息。

人民日報公開點評:規則面前沒有“撒歡兒”的特權。這條微博獲贊92萬。

“開車進故宮”引眾怒,人民日報回應獲贊92萬:規則面前沒有特權

想了解更多具體的情況,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開車進故宮”,獲取最新消息。

“開車進故宮”引眾怒,人民日報回應獲贊92萬:規則面前沒有特權

01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無視規則的人。

19年10月,演員葉璇發微博稱,在深夜乘坐列車時,後排一男子大聲播放視頻,幾次勸阻後仍然不聽,大家都在默默承受他的噪音暴力。視頻顯示,葉璇試圖與男子溝通讓他小聲,沒想到男子突然罵道:"神經病,我發現你這個人。"

“開車進故宮”引眾怒,人民日報回應獲贊92萬:規則面前沒有特權

該微博發出後,迅速爬上熱搜,網友們紛紛對在高鐵大聲外放的行為表示了譴責。

16日,此事迎來了後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事人並沒有道歉,反而一口咬定葉璇已經侵權,且讓自己兒女臉上無光,希望葉璇道歉並刪除視頻。

“開車進故宮”引眾怒,人民日報回應獲贊92萬:規則面前沒有特權

這個"要求道歉"的後續,讓人啼笑皆非。

有網友說,他早就猜到了這樣的發展,因為,從看到視頻的那一刻,他就知道,這是一個漠視規則的人,而漠視規則的人,是很難發現自身問題的,甚至,他們內心會有一種"全世界只有我敢"的得意。而事實上,即使他們不以為然,也著實對他人造成了影響,自己,也輸掉了人品。

02 遵守規則,是對自己、對他人的負責

孟子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生活中,一個人的規則感,至關重要。

不守規則,除了丟人以外,很多時候,甚至會釀成讓人悔恨的遺憾。

央視的《天網》欄目,曾在全國交通安全日時公佈過一組關於交通事故的數據,其中,因為闖紅燈而產生的交通事故率高達23.3%。

而19年10月10日刷爆微博的"無錫高架側翻致3死2傷"的事故,究其原因,也是因為運輸車輛不守規則,超載所致。

事故造成了一個五歲小女孩和她的媽媽身亡,讓一個和父親生活單親的初三女孩兒,失去唯一的依靠。

其實這種事情原本可以避免,卻因為司機對規則的漠視,而釀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莎士比亞說:"規則,是通往美好生活和雄圖的階級。" 遵守該遵守的規則,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他人和生活負責。

“開車進故宮”引眾怒,人民日報回應獲贊92萬:規則面前沒有特權

03 規則意識,影響孩子的人生

作為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尤為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呢?

(1) 及時管教,不溺愛

同樣是10月,一條"書店熊孩子卻被家長謾罵"的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

在深圳的某書店,一正在寫論文的女孩因為旁邊熊孩子太吵,而向其家長髮出提醒,沒想到家長不僅沒有及時管教孩子,反而開始對女孩進行謾罵。視頻顯示,整個罵人過程長達十分鐘,孩子家長直指女孩:"土鱉裝什麼小資。

評論裡網友紛紛指責這位母親,更有網友表示,這個孩子可能本來非常的好,但在母親這樣毫無原則縱容和溺愛之下,再好的孩子也會變得沒有教養,漠然自私。

“開車進故宮”引眾怒,人民日報回應獲贊92萬:規則面前沒有特權

政治家捷爾任斯基說:"父母的愛不該是盲目的,一味溺愛和嬌慣孩子,滿足他們的任性要求,他們長大就會墮落,成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本能,但如果是無原則的溺愛,反而會害了孩子,當孩子行為不當時,幫助他糾正不當的管教,才是最好的愛。

(2) 給出堅定態度,讓孩子知道你的原則和底線不可動搖

我寶寶的幼兒園同學裡,有一個總是遲到的小朋友,十天是幼兒園的時間裡,起碼有六天他是遲到的。

後來在幼兒園門口等接孩子的時候和他媽媽聊起來,說起"你家小朋友為什麼總是遲到啊?",結果他媽媽說都是“拖延”惹的禍。

她每次聽到孩子說“想再睡會兒”,都因為"不忍心"而妥協,所以每次都遲到。

其實,讓那個小朋友總是遲到的,並不是孩子自己不遵守規則,而是因為媽媽的妥協。

“開車進故宮”引眾怒,人民日報回應獲贊92萬:規則面前沒有特權

李玫瑾教授指出:"給孩子制定規則的第一要素,是父母堅定的態度,如果父母的態度不堅定,總是低頭妥協,那麼孩子就會知道,規則也是可以隨意改變的,也是可以不去遵守的。長此以往,孩子不但不會去遵守規則,反而會變得越來越漠視規則。"

心理學研究表明:規則是連續性和一致性,可有助於孩子安全感和心理界限感的建立。

規則制定後,家長不可輕易打破。

(3)考慮孩子感受,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當規則關係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父母應和孩子討論,共同制定規則。

比如孩子每天什麼時候和小夥伴去玩,什麼時候看電視看多久,當孩子參與了討論,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認可共同制定規則的過程,那麼則自然會認可所制定的規則,並主動遵守。

(4) 家長以身作則

在規則制定後,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則去遵守。讓孩子明白,規則不是隻用來約束他一個人的。

如果家長為孩子制定了不許玩手機的規則,卻自己整天抱著手機玩,那麼孩子必然會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從而產生牴觸情緒,不願遵守規則。

黑格爾說:"秩序是自由的唯一條件。"

願每個孩子,都能尊重規則,自由強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