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到處都是“龍傲天”,卻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真香?

時過境遷,當初作者心心念念說有高層阻撓以至於很難製作出第二季的優秀(裝13)動畫《不死者之王》的第二季也播出了,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不僅僅是作者與動畫行業工作者的勝利,也是對於“骨傲天”第二季默默期盼、努力支持的眾動漫愛好者的勝利。

為什麼到處都是“龍傲天”,卻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真香?

仔細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看到這個熟悉的光頭了


“人生不裝逼那還有什麼意義”

細細想來,近些年以“罪域的骨終為王”、“司波打野,不給就送”(以上出自國內某知名彈幕網站中作品的知名彈幕)等作品為首,越來越多的“龍傲天”男主角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裡。與過去大多的熱血jump漫畫男主從最開始的雜魚慢慢打怪升級最後挑戰大boss不同,“龍傲天”系主角一般自動畫的起始就表現出一種“其他人都是雜魚,唯獨本大爺是真正的強者”的風格。

為什麼到處都是“龍傲天”,卻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真香?

與其他熱血作品中的主角一旦成長就很想讓大家都知道、遇到強敵就想上去挑戰不同,“龍傲天”系男主大多喜歡隱瞞自己的實力只讓少數值得信賴的人知道,或者經常對日常事務表現出一種怕麻煩、稱其無聊的狀態,最後又在緊急時刻突然出現救場(裝13),且救場過程看起來及其輕鬆,以“龍傲天”主角的碾壓和對手的不堪脆弱來反襯出主角的高超實力。

為什麼到處都是“龍傲天”,卻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真香?

多少人追這部番就是想看看主角怎麼裝13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日本ACG市場上“龍傲天”作品越來越多呢?這就要提到在日本流傳已久的一個詞語——“中二病”。對於中二病大家應該都不陌生,2012年京阿尼的動畫《中二病也要談戀愛》已經把這個在日本家喻戶曉的名詞大舉引入了國內(雖然在之前國內也有很多年輕人知道這個詞彙)。


為什麼到處都是“龍傲天”,卻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真香?

對於中二病的定義,我們一般的認知是以初中二年級的一眾學生為代表(然而並不僅僅指代初中二年級的人群,很多低於或者高於這個年齡段的人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年輕人,在這個年齡段對自己的一種特殊的自我認知,並經常會將這種認知展露在行為、價值觀、思想等等方面。

如果這種說法過於艱深晦澀,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認為自己可以做到很多其他人不能夠做到的事,這種事很正常,因為人這種存在每一個個體都會具有差異,因此我們確實可以做到一些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動耳朵或者特別的柔韌性),在這種基礎上我們偶爾就會開始妄想我們會比別人擁有更特別的人生或者能力。這種將自身的存在獨立出周圍人群,並對自己的存在認知列為“特殊的、獨立於其他普通人的”情況,就是中二病的一種表現形式。

可以說我們所有人在青春期,都會或多或少擁有中二病的思想意識:比較淺的情況舉例就是認為自己較之其他人更聰明在考試中更容易拿高分;重一點的情況就有可能妄想自己有特殊能力可以拯救世界了。


為什麼到處都是“龍傲天”,卻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真香?

邪!王!真!眼!


正因為所有人都至少有過中二病的思想意識,所以這種以中二病為核心的“龍傲天”系作品就更容易深入人心了:你看著電視中的人物就是過去你內心中妄想的自己,那麼就更容易將自身帶入這個人物(畢竟電視中的人物做過的事你在自己腦海裡已經做過一次了,所以帶入的過程隔閡感很小),看著電視中的人物大肆蹂躪那些邪惡卻在主角眼裡根本不入流的敵人,會發自內心地感到一種爽快感。

這就是“龍傲天”系作品逐漸壯大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作者利用出色的想象力寫出的劇本和製作組盡心竭力製作出的優質畫面和配樂等細節因素,“龍傲天”系作品的大行其道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主角碾壓一切的番裡,主角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

接下來我們聊聊“龍傲天”劇本身。因為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已經知道主角是作品中最強的存在,任何反派在主角面前就是當炮灰領盒飯刷時髦值的存在,那麼所有的觀眾都能夠輕易猜到作品的走向和結局,這種劇又有什麼看頭?曾有人說過已經知道結局的作品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因為它已經讓讀者喪失了為它去思考和揣摩的能力,那麼為何大家依然能夠滿懷期待看著一場已經知道結局的屠殺戲劇呢?

這裡就引出了“龍傲天”系作品的另一個特質——這類作品絕不是“龍傲天”主角一人的獨角戲,而是由眾多與主角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人物和事件與主角一起構成的群像劇。主角的強大和自信確實能讓很多觀眾看得很爽,但是“爽快”這種感知是短暫的,是不能夠長時間維持的。所以為了讓短暫的“爽快”在作品中更為突出,作者就需要在主角的打戲以外的部分用豐富的人物、故事和伏筆來讓主角不得不浮出水面解決事件,通俗點來說就是給主角一個“出山”的理由。


為什麼到處都是“龍傲天”,卻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真香?

如果有閱讀過《overlord》和《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原作輕小說的觀眾就能夠體會到:在“骨傲天”中不僅僅描述了納薩力克大墳墓中各色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行動主旨,也充分地描述了主角穿越到的那個世界的人們對於主角一干人等的感情和看法,通過異世界當地人的性格、思想、行動等等牽引出主角所進行的行動,甚至於像一群沒有名字的炮灰角色激起了主角安慈烏爾恭的怒火導致團滅這種看似微小的事情都能夠牽引出後面大幅的重要劇情,一個主角團隊的NPC的個人行動都會對之後的故事走向起到關鍵作用;《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則是通過同伴間的對話與事件的發展互相牽引出彼此的家世等信息,並逐漸在細節中展示故事背景,以此來體現出社會中家族之間的鬥爭、國家之間的鬥爭等等內在矛盾,並在一系列的事件發生後將鬥爭的火種牽引到司波達也的同伴中,以此來促使他接近鬥爭中心,並使之解決事件。


為什麼到處都是“龍傲天”,卻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真香?


這就是優秀的“龍傲天”系作品為什麼不會使觀眾厭煩的原因。一味地凸顯主角的強勁,在短暫的爽快感之後只會讓人感覺審美疲勞;而一味地去敘事,去描寫主角所處的世界,又會給人一種“在被人科普世界生態嗎”的乏味感。所以將主角的故事與其他各種各樣的人的故事穿插起來,匯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群像劇,既不會讓觀眾感到乏味,也不會讓觀眾心生倦膩。就連著重描寫琦玉多麼多麼強的《一拳超人》都懂得適當地展現一下其他英雄的故事,就更別提只是以“龍傲天”為引子講述一群年輕人青春故事的這些作品了。

無論什麼類型的作品,其中的優質產品都是難得的

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哪怕是在日本這種出版作品要求極高的地方,也出現了越來越多不靠譜的、為了“龍傲天”而去龍傲天的作品(這裡第二個龍傲天沒有加引號,是因為他們真的將作品的主旨變成了龍傲天,將互相聯繫的群像劇變成了主角一人的獨角戲,以至於周圍角色存在感稀薄,整部作品閱讀起來也極為尷尬),這裡就不舉出這一類的例子了(免得可能會存在的粉絲會來打我)。

好的作品越來越少,也許不久的將來,“龍傲天”類作品會變成徹頭徹尾的爛作的代名詞;而這些擁有“超出常人能力的主角”的還不錯的作品將會越來越少,最後逐漸消失在ACG歷史的河流裡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