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首課發願

大家好,我是秦臻,是本課程的主理人,首先發個願,本課程完全公益,完全免費,課件和所有資料完全免費觀看和下載,不收智商稅,不釣魚,不藏著掖著,不搞知識付費的套路,純乾貨,我將把我對“英漢比較教學法”5年的研究學習和5年的教學實踐,所總結形成的一套自有體系,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


如果想花錢學英語的小夥伴,請不用往下看了。


還有,這件事兒,我要堅持20年!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本課程適合誰?

適合在英語學習道路上屢戰屢敗,苦苦求索的人;

適合在英語學習道路上放棄過但又不甘心的人;

適合英語學習成績差,沒有自信的人;

適合從中學到大學再到職場,花了一堆錢,還是沒有明白英語到底怎麼學的人;

適合想科學輔導孩子英語學習的爸爸媽媽;

適合總覺得英語學習有竅門和方法,但一直沒找到的人。

前因後果

2020年初,一場疫情,我貓在南京家裡看書,因為之前在西藏待過4年,我對藏傳佛教很感興趣,看著一本多識仁波切的《活佛說佛》,有句話:“常思無常,會對人生產生積極的作用,能激發人們的緊迫感,消除消極懶惰思想,淡化眼前的利益貪心,面向未來。”


結合疫情這段時間,每天都能看到因新冠肺炎引發的各種生死離別,人生無常,下一秒,可能真的就沒了。書中還說:“發菩提心就要有無私的平等心和大悲心,消除自私心,要認識自私自利是罪惡的根源,無私利眾是和平幸福之本的道理,樹立利他心,深刻體會眾生之苦,把眾生的痛苦當做自己的痛苦”。


我想起自己曾經最痛苦的一段時間莫過於在英語學習的苦海中的掙扎求索,此刻,我想還有很多人,依然在英語學習的苦海中掙扎,還在活著的我,為什麼不能幫幫這些還在為英語學習苦惱的朋友呢?為焦慮的英語學習者送去希望?讓他們儘快解除痛苦呢?


這場疫情,火了網課,但是看到網上有很多農村孩子因為網絡條件不好,上網課很困難,本來農村和城市教育就差距很大,英語教育差距就更大了,我萌生了一個小願望,就是以後去鄉鎮,給鄉鎮的英語老師免費培訓英語,讓他們能夠用省時省力的比較教學法快速教會孩子們,縮小城鄉英語教育差距,讓他們也有免除焦慮的自由。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2010年,西藏昌都市八宿縣中學,我給學校英語老師和尖子生培訓,站在講臺上分享“英漢比較教學法”是我最快樂的事情之一。


我大學是南京農業大學農學專業,非英語科班出身,學英語百思不得其解從而走火入魔,申請休學一年去北京新東方學英語,住在中關村20塊錢1晚的地下室,為了見俞敏洪一面,提前5小時坐在教室門口排隊等他來講座,被老俞灌完雞湯後聽了另一個老師的講座,那個老師叫史學冬—“新東方新概念四虎之一”,他說了一句話點醒了我,他說:

“英語學習要多注意英漢之間的比較,通過比較建立英語思維”,但是“怎麼比較”,他沒深講。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年少時,作為老俞的忠粉,合影是必須要有的!


回到南京,我在圖書館看了一本北大編的書《宗教學是什麼?》,裡面看到兩句牛人的話,一句是

歌德的:“只懂一門語言的人,其實什麼語言也不懂”;一句是英國語言學家,西方宗教學的創始人繆勒的:“要知道,所有的高深知識都是通過比較才獲得的,而且是以比較為基礎的”,看到這兩句話,我覺得“比較”的方向應該是對的。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那時候週末,我喜歡騎車去南京先鋒書店看書,書架上,我看到一本小冊子:《中國人學英語》,是大名鼎鼎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寫的,序言中這樣說的:“我相信,對於中國學生最有用的幫助是讓他認識英語和漢語的差別”;第一章,第2頁中說:“要按主張純粹直接教學法的人們的說法,簡直不必比較。可是我們的意思,不但是不妨比較,有時候還不可不比較。”


比較的路子肯定是對的,我懷著興奮的心情,把這本書讀完,202頁,16塊錢,捨不得買,每週騎車到先鋒書店重新看一遍,然後偷偷的藏個地方,擔心被人買走,過了一段時間咬咬牙買了,那段時間我把學校圖書館裡語言學、英漢比較語言學和關於英語學習方法的書全部看完了,其中美國MIT的語言學教授喬姆斯基,他的轉化生成語法理論,對我啟發很大,還有廈門大學連淑能教授的《英漢對比研究》一書,以後都會說到。


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我不斷的疑問,不斷的比較,不斷的看書,不斷的思考,不斷的總結,終於有一天,我頓悟了,原來英語如此這般,英語邏輯性和規律性如此之強,所有的“為什麼?”都有了答案!這個階段,我用了5年!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直接教學法VS比較教學法

呂叔湘先生提出英語教學方法分兩種,一種是直接教學法,一種是比較教學法。


中國幾乎100%的學校和老師使用的都是直接教學法,直接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1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以中國學生每天學英語至少3小時來算,需要9.1年,從初中到大學,是10年,但是學明白的人寥寥無幾,為什麼?因為不可能每人每天都能學英語3小時。


直接教學法不解釋為什麼,只會讓你記,只會讓你背,只會讓你不斷的模仿,或者是找一個討巧的方法讓你記的輕鬆一些,讓你背的快一些,比如詞根詞綴記憶法、聯想記憶法之類的。


我記得我上學時,聽英語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記住,這是固定搭配,沒有為什麼”!其實固定搭配都是有原因和規律的,我們以後會講到。


那為什麼所有的老師都用直接教學法呢?原因就在對母語學習的本能執著,很多人都說,你看嬰幼兒學說話不就是模仿大人嗎?所以成人學非母語的語言時,多模仿就行了;小學生學寫字的時候不就是一個字抄幾百遍,不就會了嗎?其實,嬰幼兒為什麼會快速學會語言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直接教學法就是在模仿嬰幼兒學習母語。


你問大多數英語老師英語應該怎麼學,基本上回答都是:“多記、多聽、多背、多讀、多寫、多說、多模仿”,各種“多”,只要你熬到1萬小時,你就是大神了,證明各種“多”是對的!但是!1萬小時太長!99%的人中途就放棄了!


直接教學法也很符合人的惰性,因為人性是懶於思考的,大多數人是不會想知道事情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學習一篇英語文章,會出現大量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你不用問為什麼是這樣的,記住就行了!直接教學法就這樣一代傳一代,其實任何國家的學生在學習非母語的時候採用的方法都是直接教學法。


最後一個原因最重要!因為直接教學法可以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直接教學法導致課程會分成很多階段,比如初級、中級、高級之類的,不同的梯級,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收費,你進了這個坑,就是韭菜,一茬一茬被割到最後,還是學不會,最後老師還是會說你自己沒下真功夫,呵呵。


比較教學法是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提倡的,理論基礎是英漢比較語言學,老先生在1961年結集成冊了一本書叫《中國人學英語》,就是在講比較教學法,這本書已絕版,網上只有二手的,價格有點高。


我依據老先生提倡的比較教學法,研究了5年,教學了5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學體系。2007年,我開啟英語培訓生涯,作為英漢比較教學法的倡導者,曾任職於南京、上海知名英語教育機構,在長三角多所高校舉辦英語思維講座,已培訓學員上千名。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2010年,我被學校派到西藏,作為西藏來古冰川公益客棧+小學的第一任志願者。2012年,我從上海辭職,騎車進藏,隨後留在西藏,改行做戶外旅行,英語教學就中斷了。


目前我從事鄉村振興+體育旅遊+大健康的跨界領域,半公益模式,加上之前在西藏的公益志願經歷,我發現我這人擅長做公益,乾脆,就把自己擅長的英漢比較教學法拿出來,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大家,就當做公益了。因為,做公益開心。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這是2010年,我在西藏海拔4300米的來古冰川做志願者的照片。找到那時候描寫公益志願經歷的一段視頻,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


直接教學法和比較教學法有點類似藏傳佛教中顯宗與密宗的關係,顯宗和密宗是成佛的兩個路徑,目標一樣,均可成佛,顯宗是密宗先行法,是基礎,顯宗修色身資糧的時間需要三個無量劫,密宗可以將修色身資糧的時間縮短到一世或者數十年之內,也就是密宗會更快成佛,因為有特殊的方便法門。直接教學法就好比顯宗,做了些英語學習的基礎工作,比較教學法就好比密宗,教你一些妙法,快速頓悟英語,其實就是快速解決英語學習痛點的方便法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比較教學法是教你如何打漁,是給你一把萬能鑰匙,自由開啟通往英語世界的每扇大門,運用比較教學法,至少能讓你學英語的時間減少二分之一,省下時間可以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而且還省錢,別再花冤枉錢了,最重要的是省心,讓你從英語學習的苦海中解脫出來,想想都很爽!是不是?


目前,中國人學英語的方法均是費時費力費錢的直接教學法,而通過比較教學法進行語音思維,語法思維和詞彙思維的培養,快速建立英語思維,掌握英語學習捷徑和邏輯規律,不再迷茫,大徹大悟,消除英語學習恐懼,省時省力省錢,征服一切考試,走出傳統直接教學法的低效誤區,真正實現一勞永逸,事半功倍,終身受益。


我再次承諾,我會將我研究總結的 “英漢比較教學法”的所有知識,毫無保留奉獻給大家。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目標

我保證每週3和每週5晚上8點推送兩篇文章,在半年之內將我所總結的比較教學法所有的知識內容傳授給大家,之後我會再不斷的升級課程內容和精講分析。歡迎大家留言或私信,我保證做到每問必答。


通過比較教學法,大家會明白“為什麼?”,也就是明白英語和漢語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只有明白了,才能真正快速記得住,讀得懂,寫得快,說得出,聽得清。

乾貨

前面做了鋪墊,現在要講乾貨,因為是首課,不會展開講,下次課開始,按照語音思維、語法思維和詞彙思維三大模塊陸續展開,每次課會對每一個“比較點”展開精講。


這次用“語法思維”中的一個比較點,讓大家看一下,什麼是“英漢比較教學法”!


漢語和英語文法最核心的區別就是這16個字:藕形結構,隱形語法和樹形結構,顯性語法的區別,也就是:漢語像藕,英語像樹。


舉例:新概念英語第三冊第一課《A puma at large》的中的一句話:


However, as the evidence began to accumulate, experts from the Zoo felt obliged to investigate, for the descriptions given by people who claimed to have seen the puma were extraordinarily similar.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傳統的直接教學法,絕對是從第一個單詞開始講解,講解的時候會講每個單詞的用法,講這句話要掌握的語法點,把單詞翻譯成漢語,感覺更好理解,其實學著學著就變成學“英譯漢”了,如果一個句子,學生讀不懂,就會一遍遍的從頭讀到尾,把不認識的單詞翻譯出來,一遍遍理解翻譯後的漢語意思。學英語如果是把英語翻譯成漢語去理解,那是不可能學好的!


而我用比較教學法講解長難句的時候,是不會從第一個單詞讀到最後一個單詞的,為什麼?因為兩種語言背後的思維體系是不一樣的,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什麼樣的思維造就什麼樣的語言,講自己母語的人是體會不到自己語言的思維模式的,所以歌德不是說過:“只懂一門語言的人,其實什麼語言也不懂”,就是這個道理。


漢語是線性思維,有1才會有2,所以漢語文章從第一個字順著讀到最後一個字,意思就全部理解了;但

英語是跳躍性思維,雖然老外讀英文也是從第一單詞讀到最後一個單詞,但是這些單詞是在老外思維體系中表達意思的,這個思維體系,老外是無感的,中國人是沒有的,就和中國人對自己的漢語思維體系一樣,也是無感的,老外是沒有的。


當一箇中國人讀英語的時候,如果沒有提前習得思維體系的轉換(如何轉化成老外的思維體系),就會很自然的按照漢語思維,從第一個單詞開始硬讀、硬理解、翻譯式理解,一遍讀不懂再讀一遍,讀了千遍還是雲裡霧裡,最後理解的還是翻譯過來的漢語,學成中文了!


再舉個藏語的例子,我西藏待過,有很多藏族朋友,我發現藏族朋友說漢語的時候會把名詞先說,比如漢語:“你有錢嗎?”藏族朋友說的漢語:“錢你有沒有?”所以藏族朋友說漢語的時候,他的思維模式還是藏語的思維模式,語言背後的思維模式是嬰幼兒時期就形成了,長大之後改不了,但是想很快學好一門外語,就一定要了解非母語的思維模式,

不瞭解思維模式,那就只能1萬小時了,誰不願意省時省力省錢省心呢?


說了這麼多,那這句英文,如何通過比較教學法去分析?我教給大家一個辦法,其實很簡單,學會了,任何長難句都是秒懂,當你遇見一個長難句的時候,讀不懂是正常的,千萬不要從第一單詞讀到最後一個單詞,因為這樣越讀越讀不懂,正確的方法是:先把這句話當中的“顯性語法符號”標註出來並“砍掉”,砍掉之後,句子的主幹就會顯示出來,再去理解句子主幹的意思,句子主幹就是主謂賓或者主系表,這塊的邏輯順序和漢語是一樣的,很好理解。


英語“顯性語法符號”就三類:介詞短語、非謂語動詞(doing/to do/done)和從句連接詞(wh-)這些“顯性語法符號”就是“樹形結構”中樹幹和樹枝的節點、樹枝和樹葉的節點,而每一個“顯性語法符號”所連接的部分,語法上稱為定語、狀語和補語,這些成分都是修飾主語、謂語和賓語的,所以

理解英文長難句是一個“砍樹和畫樹”的過程,砍掉的是“顯性語法符號”引導的定語、狀語和賓語,留下的就是主謂賓,先理解主謂賓,然後理解被砍掉的定狀補分別修飾哪些主謂賓(把被砍掉的樹枝和樹葉畫到主幹上)這個步驟,其實就是還原英語背後的思維模式,我再強調一遍,老外對英語思維是無感的,就和我們對漢語一樣。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你看,沒說錯吧,英文就像一棵樹,樹上的每個節點都是三種顯性語法符號連接的,為什麼說是顯性語法符號呢?因為他們是形式是固定的,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是顯現出來的,介詞不就是幾十個嘛?非謂語動詞(doing/to do/done)和從句連接詞(wh-)也很好辨認。讀懂一個長難句,就是按照剛才講的方法先砍樹,再畫樹!


怎麼樣,大家是不是感覺再長的句子其實也很簡單了?因為英文是樹形結構,一個句子就像一棵樹,枝葉是可以無限多的,句子可以是無限長的!


因為首課前面篇幅太長,大家會疲勞,這個點就不展開講了,下週三會把這個語法“比較點”展開精講,要不然大家心裡癢癢的,下週三講完之後,下週五的課,講語音思維第一講!


首課到此為止。


以後每週三和每週五晚上8點,我會準時推送新的課程,歡迎大家查收學習。也歡迎大家留言或私信,我保證每問必答。


圖文課程是最基礎的表現形式,但立體感不強,效率不高,我準備5000粉絲開直播,錄短視頻和視頻課程,全部免費,這樣更直觀;粉絲破萬,我就去縣城和鄉村為英語老師免費培訓,大家可以提供目的地。


如果大家覺得我講的能學到真東西,讓自己思維真有變化,有頓悟的感覺,請大家關注、轉發和收藏,或推薦給你身邊正在被英語折磨的小夥伴,授人玫瑰,手有餘香,大家的捧場是我堅持的動力!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我會不忘初心,不斷學習創新,不斷精進前行,奉獻畢生所學所悟,為大家免費服務20年!謝謝!


首課 | 學英語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人,不花一分錢,終於有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