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年報之收入

年報是公司管理層向股東彙報經營成果,就跟你向領導彙報工作類似,

一般是挑好的說,即使不好的也是委婉的說。

所以,看財報時候要謹慎看待公司的樂觀描述。

聰明的公司會做好股東預期管理,比如某個季度業績非常好的時候,適當的把部分業績往後挪,這樣公司業績好看,股價得到維持,股東自然滿意。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高管一般是大股東的代理人,或者是大股東本人,這樣他們如果聯合起來,通過財報業績變動“欺騙”中小投資者,豈不是很容易?

實際情況確實也是如此,過去幾年那些“暴雷”的公司,中小投資者虧得一塌糊塗,而大股東和高管早就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財報一定要看重點!我也是通過以下重點,避開了股市中99%的“雷”。


看收入

一切不以收入增長的成長都是耍流氓。

一家公司收入增長停滯,往往意味著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或者被市場淘汰,也可能是行業在走下坡路,這是時候千萬要小心,不管估值多麼便宜都可以多等等。

與之對應的是,一些互聯網公司雖然連年虧損,但是收入增長穩定,而且都是高速增長,這樣的話也不影響市場對他中長期看好。

最典型的就是亞馬遜,公司連續虧損20年,市值飆升至萬億,穩居世界前十。公司老闆貝佐斯即使被前妻分走了2500億,依然還是世界首富!

為什麼呢?

淨利潤只是一種會計意見,是一個計算結果。

利潤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收入-成本。可能一開始成本比收入高很多,但隨著收入高速增長,平均成本穩定下行(規模效應),那麼未來盈利就是可預期的。

前幾年那些資本補貼用戶燒錢大戰的底層邏輯就是如此,只要收入和增速持續跟近,盈利基本上是遲早的事。

虧損20年的亞馬遜在2015年開始盈利,2019年盈利130億美元。同樣虧損10年之後的京東2019年最新業績是盈利122億。

在2010年開始的互聯網中“百團大戰”勝出的美團2019年二季度也開始盈利,並且最近幾個季度收入增速都在50%以上。

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是決定一家公司是否值得長期持有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