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件產品被跟賣卻毫無辦法?那是沒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上萬件產品被跟賣卻毫無辦法?那是沒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辛苦搬磚一年的亞馬遜運營們必然在家都已有打算。然鵝,按慣例電腦肯定是要揹回家的。

上萬件產品被跟賣卻毫無辦法?那是沒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就算在假期,人不在公司的亞馬遜人也得堅守在崗位上。


今天和大家聊聊假期會碰到的最糟心的事兒——"跟賣"。


跟賣就是在別人創建的產品頁面下銷售同樣的產品。是亞馬遜平臺允許的一種銷售方式,也是大多數小賣家快速起步的方式,通過跟賣熱銷產品,給自己帶來可觀的曝光量與流量,完全不需要自己編輯產品文字內容及圖片即可出售產品,如果能搶到購物車,還能快速完成訂單轉化。

上萬件產品被跟賣卻毫無辦法?那是沒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跟賣簡直是既簡單又便捷的一種賺錢方式了,但是被跟賣一方的苦楚又有誰知道呢,自己辛辛苦苦打造起來的listing和他人共用,自己的銷量驟降,而在共享listing的情況下,跟賣方收到了差評,被跟賣方也會受到影響。有個賣家曾打比方:遇到跟賣的就像用心做好了一頓豐盛的飯菜準備美滋滋的享用時,忽然有人伸了手直接往你碗裡夾飯夾菜,最後甚至連碗帶桌的要給你搬走,碗還得要你來洗!!

還有專門做跟賣的跟賣"團伙"一晚上竟然可以跟賣上萬個listing。

有些人可能會質疑,既然跟賣這一行為那麼為人所不齒,那亞馬遜為什麼會允許這一行為呢?

上萬件產品被跟賣卻毫無辦法?那是沒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亞馬遜設立跟賣的初衷是為了鼓勵同一品牌的代理商進行價格競爭,讓利於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廉價的產品的同時,也增加了平臺吸引力。但是隨著廣大賣家的湧入,跟賣成了惡意攻擊同行的手段,大批量惡意跟賣,篡改Listing為己所用,篡改並毀掉Listing等行為,直接導致了平臺整個環境惡化。

上萬件產品被跟賣卻毫無辦法?那是沒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那接下來就是今日重點了,該如何預防與打擊這些"牛皮糖"似的跟賣者呢?

1、 防範於未然日常監控listing各位賣家每天除了要關注自己的後臺以外,還要關注自己的產品listing狀態,看有多少賣家是在賣相同的產品的,或者也可以使用一些跟賣監控工具全天的監控listing動態,


2、品牌備案品牌註冊&備案:註冊美國商標,註冊成功後就可以在亞馬遜上進行備案,表明自己品牌賣家的身份,有品牌備案在手,遇到跟賣也能採取投訴措施。

2、反擊階段如果你乖乖的走開~發現店鋪被跟賣了,先嚐試下給跟賣方發個站內警告信,重點表明自己品牌方的身份,內容嘛無非就是友善的威脅對方不要再跟賣你的產品,不然你就整死他這種類型,一封兩封不理那就成百封的轟炸過去,對方單是點郵件都要花上半天時間,這樣溫和的步驟大概只能嚇走一些膽小的,遇到膽大的就要花點力氣了。

上萬件產品被跟賣卻毫無辦法?那是沒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自有品牌,投訴維權據有效數據統計,品牌備案可以有效杜絕70%的跟賣,要說品牌備案這個話題也是老生長談了,之前就為大家出過一期侵權專輯,具有品牌備案產品的賣家,在遇到跟賣時就可以以品牌持有者的身份直接投訴跟賣者侵權或者進行test buy,亞馬遜對於打擊侵權這一塊也是毫不手軟的,一經查實跟賣者有侵權行為,輕則刪除listing,重則移除銷售權限。如果您這邊不是品牌方,那就一定要拿到供應商相關的授權書產品圖片的原圖等證據了,不過這個辦法的效率還是取決於亞馬遜客服的處理速度。要是不乖頭給你打歪~以上兩種方法太慢且不一定有用?那就嘗試下這個,聯繫認識的當地買家或者就用自己的小黑號,購買跟賣者的商品,收到貨後直接以買家的身份向亞馬遜客服提供證據,投訴跟賣貨不對版,亞馬遜還是非常重視客戶體驗這一塊的,投訴一多,跟賣者也就扛不住了。

上萬件產品被跟賣卻毫無辦法?那是沒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