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價看房價,一價更比一價高

#囤購行為助推商品價格上漲#這一關鍵詞近日榮登熱搜榜,2020年2月份CPI同比上漲5.2%,其中,2月份食品價格上漲21.9%。

這一數字讓不少人感到觸目驚心,紛紛感嘆生活不易。

從物價看房價,一價更比一價高

“什麼時候才能愉快的吃頓回鍋肉?”成為了最奢侈的吶喊。

從物價看房價,一價更比一價高

從物價看房價的理論這次也未能倖免,經過這次CPI的上漲,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房價不會大幅度跳水的信心。物價要上漲,蓋房子的原材料要上漲,人工工資也要上漲,土地出售價格上漲,GDP同樣還是要上漲,究竟依靠哪一點才能填平這些上漲的坑把房價拉下來呢?

從物價看房價,一價更比一價高

雖然房價無法準確預測,但是影響房價的三要素卻是不變的: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政策市,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經濟。

這些條件我們在以前的《樓市開始“重啟”,究竟是漲還是降》中給大家做過解讀,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看。

今天我們來重點說一說房子是不是最保險的抵禦通貨膨脹的方式?

有人說還是投資靠譜,靠房子是最低端的方式。那現在最普遍的投資方式也就是股票了,但是股票的穩定性真的有那麼好嗎?不盡然吧。其他風險高的還不如股票。接下來就是基金,據小編了解,基金的手續費似乎不是一般的高,年化貌似一般也不會超過5,超過就變成高風險了。除了這兩個,似乎就沒有值得我們平民進行投資的了。

從物價看房價,一價更比一價高

再說我們的基本國情。我國的投資框架跟國外的還是有不小的差別的,中國75%左右是房產,投資性理財佔13%左右;而資本主義國家的理財產品投資是80%左右,房產才佔8%。兩者相比是截然相反的。

從物價看房價,一價更比一價高

那我們的通貨膨脹是怎樣的呢?

90年代初,普通工人6天8小時,月薪在200元左右,小籠包1元10個。

現在,普通工人5天8小時,月薪在3000左右,小籠包6元4個。

從物價看房價,一價更比一價高

是時候該考慮用什麼來抵禦不可避免的通貨膨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