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疫情這隻“黑天鵝”,攪動MLCC電子市場風起雲湧。2020年開春首季MLCC 100%暴漲,國巨喊漲後,旺詮、厚聲輪番喊漲。

2月在陰霾中結束,迎來了3月。被動元件廠國巨、華新科、大毅分別公佈了2月的營收。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國巨2月營收26.83億元,月減18.7%,也比去年同期退13.5%;前二月營收59.85億元,年減24%。

華新科2月營收19.12億元,月減約5.2%,也比去年同期減少13.4%;前二月營收39.2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8.7%。

大毅2月營收,達2.89億元,僅月減5.6%、年減12.76%,累計今年前2月營收5.95億元,年減10%。

在2月低谷,國巨以26.93億元的營收位居榜首,相比其他幾家的月減率也要高出很多。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在2月26日股東臨時會後對媒體證實,2月產能利用率跌至35%~38%,無論MLCC或晶片電阻成品庫存皆低於30天,創10 年最低。

如果成品庫存週轉天數破50天,交貨會變得緊繃,45天就會被視為警戒水位區,跌破30天就必須以價制量,價格上漲。所以產能利用率下降降、庫存接近乾涸,就供需決定價格的市場機制來說,漲價再合理不過。

但是在同行業調價態度不一的情況下,更需要理性的看待市場漲價的誘因。還需要撥開雲霧,以防入坑。

MLCC價格暴漲,存在人為炒作嗎?

據代理商表示,風華高科的電阻、MLCC將於4月1日適用新價格、大毅則從3月1日適用新價格,漲幅達40~60 %;華新科電阻調漲10%、MLCC調漲5%。

華新科總經理顧立荊直言,目前整體供需雖然有些吃緊,卻還不到大幅度缺貨程度,想借此機會取得國巨及日韓等主要廠商的部分市佔率。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大毅的直銷比重高達八成(上圖),並在去年底曾先針對單買晶片電阻、毛利較不理想客戶適度調漲,面對國巨帶頭大漲報價,大毅表示有機會吸收國巨的轉單。

也有業內人士提醒,MLCC人為炒作操作風險較高。國巨在2018年期間營收達到巔峰,一年多,日本、臺灣各家的MLCC電容一直漲,而且是連續不停的漲,每次都是20-50%這樣的漲幅。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疫情給MLCC“炒貨”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做準備,外加MLCC的各個參與者的不同助力,MLCC被自然而然炒起來。

如原廠通過發佈緊缺的暗示,促使市場升溫,帶動銷售,這幾年國巨這種事乾的也不少了。代理也希望漲價,他們作為原廠也終端的橋樑,價錢漲高了,他們就可以從中牟取暴利。大部分貿易商不希望漲價,如果沒有備到貨就需要高價進貨,這對中小企業是個很大的打擊。

根據富昌《2020年Q1市場行情報告》可見,電容、電阻、電感的貨期趨勢有一小部分延長,價格也有小部分上漲。被動元件肯定是受到疫情影響,有不少供應商在一季度做出了漲價及交期延長的舉措,只是小規模的上漲和延長,不必造成恐慌和焦慮。

目前,有很多大型的終端工廠並沒有對元器件進行大規模的補貨行為,訂單與去年持平。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電容市場有一個“不可能三角”關係,就是國巨、MLCC、實實在在做生意不可能同在一條線上。只要市場有波動,國巨的MLCC必漲價。從市場的大數據分析和其他競爭廠商動作不一致(不跟漲)的表現時,可以察覺國巨的漲價,或許是通過”炒貨“來刺激市場,增加營收。

2019 MLCC很“慘”,2020MLCC很“亂”

2019年的MLCC可以用“慘”字形容。大多數MLCC廠商在2019年首季的產品價格,都下跌20%-30 %的幅度,其中,在0402規格的部分,第1季價格的降幅甚至高達40%到50% 。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2019年下半年,終端跳單,下游需求不足,部分原廠又在擴產,大量庫存無法消化,MLCC變成燙手山芋,炒貨商拋貨抽身,現貨市場價格就像是潰壩的洪水,直線下滑!200萬的物料直接貶值到100萬。

多備到貨的企業雖逃過停產的浩劫,但卻面臨鉅額損失,沒有備到貨的企業,早就導致停產,違約賠償,甚至倒閉。

而2020年的MLCC市場是“亂”。剛開春,國巨的電阻價格先漲價了10-15%,後膜電阻暫停接單,電阻庫存只剩下50天,MLCC庫存剩下70天。其中,0603/0805/1206和 4D02/4D03(排阻)漲幅為15%,0402/0201漲幅為 10%。

隨後疫情延燒,持久不下。國巨在2月底突發宣佈3月1日起調漲MLCC和電阻產品,先是MLCC調幅從原先盛傳的三成拉高至五成,晶片電阻一口氣調漲七至八成。隨後奇力新旗下旺詮上週通知通路商、EMS客戶調漲電阻價格,調漲幅度達60%以上;厚聲也針對通路商調漲價格,調幅達40%,新價格已於3月1日生效。

而且復工延後,被動元件採購和回補庫存訂單紛飛,關鍵元件急單湧現。據工商時報消息,旺詮上週光是兩個交易日就接了100多億顆訂單,以設備產能來計算,等於兩天就接了平常十天的訂單量,是過去的五倍。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這次突然漲價缺貨主要是因為需求的集中爆發與供應的短缺之間的矛盾。人和貨一併被隔離,有貨發不出,沒貨找不到貨。

雖然亂,但是沒有造成大規模的缺貨。

MLCC還有被炒的價值嗎?

在3月9日,在某電商平臺的直播中,線上業務負責人Jane分析了從2017年至2020年常規料的價格歷史走勢。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某電商平臺的直播截圖

其中,060350V 104 10% 2017年漲價前為6元左右;2017-2018年漲價高峰達120元左右;2019年回落到8-10元,2019年9月起小漲至13元左右;2020年起漲到35—45元(含稅)。

CC0805KRX7R9BB1040805 50V 104 10% 2017年漲價前為11元左右;2017-2018漲價高峰在126元左右;2019年回落至15元左右,2019年9月起小漲至20元;2020年起漲到55-70元(含稅)

CC0402KRX7R7BB104CL05B104KB 0402 50V 104 10%2017年漲價前為3塊左右;2017-2018年漲價高峰達30元左右;2019年回落至3元,2019年9月起小漲至4元;2020年起大漲至20元左右。

從Jane分享的數據來看,漲幅雖然沒有2017-2018的高,但也比2019年的9月平穩期高出3-5倍的價位。漲價分不同的情況,如應用端旺盛導致供不應求、產業結構調整導致失衡、突發外部環境導致短缺、國家管制政策改變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所以很多人想趁著突發外部因素大撈一筆,有貨的要麼漲、要麼屯,能多賺就多賺,市面上的貨也是一手換一手,價錢輪流漲。

能坐上這波順風車的人,自然賺的盆滿缽滿,天時地利人和俱全。那問題來了,接下來MLCC還有被炒的價值嗎?

隨著國巨產能復甦,招工的問題得到解決,且線上員工健康安全無虞,高雄廠產線全開且加緊趕工,國巨3月營收必定回溫。

有業內人士分析,從3月份開始,部分中小EMS客戶以及通路商,啟用新價格,採季度議價的EMS客戶則從4月開始啟用新價格,加上各大廠復工率緩步拉昇,3月報關不順的運輸問題減輕之後,客戶訂單出貨恢復正常排程,國巨3月營收將重回30億元以上。

當產能問題得到解決,就是市場需求問題。隨著電動車對MLCC需求的倍增,雖然短炒會結束,但是未來可期啊。

據中央社消息,目前車用MLCC需求量佔整體MLCC比例約20%,汽車電子化程度提高,平均每輛車對MLCC需求量大幅提升。

其中電動車動力系統部分,MLCC需求量要比一般燃油車增加5倍以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對MLCC需求量提高到2000顆到2400顆左右,再加上資訊娛樂系統等需求,預估每輛電動車MLCC需求量要比一般燃油車增加1.4倍以上。

MLCC、電阻價格暴漲,為何國巨、華新科的營收還會下降?

國巨去年第4季MLCC佔整體業績比重約33%,車用佔比約13%,去年全年MLCC業績佔比約32%,車用佔比約15%,以車用娛樂系統應用為主。

國巨先前決定砸新臺幣500億元收購美商基美(Kemet),也是要擴大在車用MLCC佈局,併購基美后,國巨集團可切入高階車用市場,打進車用系統、引擎、安全系統等領域。此外國巨先前收購君耀和美國普思電子,也是擴大布局車用。

目前整體智慧型手機MLCC需求佔全球MLCC需求比重約30%,預估到2022年間年複合成長率可到15%。未來將受惠5G趨勢,單機智慧型手機MLCC採用量將成長26%。

雖然短期炒貨是炒不下去了,但MLCC的故事還會很長,長期炒貨還是有機會的。供不應求的情況也會持續一段時間,原本在沒有疫情發生的情況下,MLCC也是會小漲一波,只是突發情況引發暴漲,等風聲一過,一切正常。但不要盲目囤貨,靜看市場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