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取代”不如思考“互融”

為配合疫情防控,鼠年春節檔電影推遲院線放映。電影《囧媽》另闢蹊徑,選擇與互聯網平臺合作並在大年初一免費播放,引起熱議,觀眾為片方和平臺的做法點贊,部分前期合作的電影院線認為這一行為有損行業利益。無獨有偶,原定於2月14日上映的某影片也選擇在網絡平臺進行超前點映。由此,實體院線與互聯網、線下渠道與線上平臺的關係,電影、戲劇、音樂會等線下文藝會受到互聯網多大沖擊等話題,引發人們思考。

實體院線對《囧媽》網播的反應,源於互聯網發展大趨勢下,對線上文藝擠壓甚至可能取代線下文藝的擔憂。的確,互聯網等線上文藝憑藉其獨特優勢,吸引了大量觀眾。比如,線上文藝基調輕鬆、活潑,敘事節奏快速、跳躍,風格明快、直白,受到年輕人追捧;用戶能夠自由選擇觀看時間、地點,以較低成本獲得海量資源,並進行即時互動;基於平臺“用戶畫像”的精準定製,線上文藝能夠更準確滿足用戶需求。當前,一些沒有機會走進實體演出場所的好作品,選擇藉助互聯網與觀眾見面;同時,互聯網也通過與線下傳統文藝進行版權合作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從而加速自身發展。

儘管如此,電影取道網絡,仍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僅憑這一特例就漫談線上取代線下,未免太過武斷。中國電影工業發展方興未艾,大銀幕數達到萬塊量級,實體影院遍地開花,觀眾進影院觀看電影的消費習慣已經養成,電影優先線下放映,更符合中國電影的整體利益和長遠效益。推而廣之,互聯網更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的文藝形態。

從體驗上看,線上文藝欣賞起來固然便捷,但線下文藝仍具有難以替代的優勢。仍以電影來說,實體影院的大銀幕、杜比音效、3D效果等帶來的震撼視聽感受,是手機、平板電腦所無法給予的,少數影廳還應用了味覺技術等提升觀影體驗,更是網絡平臺所不及。戲劇、舞蹈等舞臺藝術更強調現場感。觀眾置身完整、直觀的表演情境,與演員身處同一時空,能夠產生高度共情的參與感,甚至現場難以避免的細小瑕疵,都成了本場演出鮮活而獨特的看點。在版權授予的前提下,現場演出當然可以通過互聯網觀看,然而被攝像機、剪輯限制的視角和觀感,與現場體驗差距甚遠。同樣的道理,當觀眾走進聲學設計科學的音樂廳安靜投入地欣賞一場音樂會,其現場氛圍和專業的音響效果,是在線聆聽難以企及的。

從功能上看,線下文藝消費除了能滿足審美需要,還具備豐富的社交功能。近年來,休閒時間邀請親友出門看電影、看話劇、聽音樂會,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在文化消費過程中,面對面交流、增進情誼、拓展交際圈,是人的情感需求。而隔著屏幕,見面交流時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心理體驗上的親切感就大打折扣。

從創作主體來看,儘管互聯網機構越來越主動發力內容生產,但就總體而言,互聯網仍處於為作品提供傳播平臺或宣傳推廣這一初級階段。此外,實體院線、劇場、音樂廳等線下渠道已經形成相對固定、有效的運營模式以保障自身的良性循環。但對線上平臺來說,用戶在線付費觀看的意願與習慣有待進一步提高,基於大量內容和優質服務的付費會員制度尚未成熟穩定,數據統計、分賬模式、流程仍在探索之中,有很大提升空間。

不過,線下文藝也不能高枕無憂,必須認識到與互聯網協同發展,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流媒體服務商網飛製作的電影《羅馬》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李子柒短視頻以其“精緻、優美”走紅海內外更說明,用戶消費習慣隨著技術進步而遷移,藝術形式也在隨之發生變更迭代。線上文藝已經逐漸走向成熟。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給線下文藝帶來挑戰,線上與線下共同成長,向雙方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仍以電影為例,未來實體院線要想吸引觀眾,必須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服務,院線電影要想賣座,必須提供更好的觀看體驗。消費端促使生產者加強內容創作,對行業和觀眾來說都是好事。同樣,互聯網平臺要想吸引觀眾在線觀影,就必須擁有更優質的內容資源,提供更友好、便捷的操作和觀看體驗,建立更合理、優惠的會員制度。如此一來,受惠的仍然是行業和觀眾。

現階段線下文藝與其擔心被取代,不如將焦慮化為打造好作品的動力。技術發展日新月異,AI、AR、VR等技術的應用給文藝帶來新的可能性。隨著5G的普及,移動互聯網將釋放更大潛力。在新的趨勢和環境下,文藝創作、生產、消費如何藉助線上線下優勢實現更大審美價值、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值得認真思考。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