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隕落!武漢大學痛失院士,我國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據光明日報消息,我國著名大地測量專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教授於3月15日在武漢逝世。

武漢大學又失去了一位院士,在2019年8月,武漢大學一週之內痛失兩位院士。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痛失院士,我國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寧津生教授,1932年10月出生於天津,父母本是安徽桐城縣人,由於在天津出生,於是用出生地給他取名為“津生”。經歷過顛沛流離之後,1951年報考大學時,懷著中學時候對化學濃厚的興趣,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系,並以優異的成績被該校錄取。不過由於哈爾濱離家太遠,當時的交通十分不便,寧津生最終沒能說服家人同意他遠赴北國求學。於是他選擇了在家中溫習功課,準備來年的高考。

這年的夏天,寧津生在學習的間隙翻閱上海《解放日報》時,偶然發現了同濟大學測量系補招生考試的消息。飽嘗失學痛苦的他,決定緊緊抓住這次機會。恰好他有同學在上海,於是,寧津生隻身赴滬投奔同學參加了同濟大學補招生考試,最終成功被錄取進入同濟大學測量系學習,開始了他與測繪學、與大地測量密不可分的一生。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痛失院士,我國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被同濟錄取後,也試圖留蘇深造,因家庭出身而不成,後有計劃去往清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造,又因專業或政治問題而被拒絕。於是繼續做同濟大學學習,195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測量系工程測量專業,畢後任教於武漢測量製圖學院,當時正是院校合併改革之後,武漢測量製圖學院當時學校名師雲集,僅國家一級教授就有夏堅白、王之卓、金通尹、陳永齡、葉雪安5位,還有李慶海、紀增覺、顧葆康等,也給寧津生教授的成長帶來了幫助,武漢測量製圖學院後改名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2000年原武漢大學、武漢水利水電大學和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以及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為新的武漢大學。

寧津生教授在在整風運動中,被打為“中右分子”,“文革”期間他又被剝奪了工作權利,發配到食堂進行勞動改造,歷經坎坷,也是通過夏堅白等人重建學校的努力,1974年,寧津生回到重建的武漢測量製圖學院大地系。

寧津生教授曾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測繪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教授從事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60餘年,在大地水準面、地球重力場模型、國家天文重力水準網等方面成果顯著,被譽為“大地之星”。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痛失院士,我國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左三:寧津生院士)

當選院士以後,寧津生教授於1996年全國首倡“五院士共上一門課”,這門課程最初是想挽留轉專業的學生,20世紀90年代,測繪學科及行業長期不被社會所瞭解,不少新生要求轉專業。這個倡議得到了劉經南院士、李德仁院士、張祖勳院士、陳俊勇院士的積極響應。1997年,這門由五位院士共同講授的《測繪學概論》在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園內開課,來上課的不僅有測繪專業的學生,還有慕名而來的其他專業的學生。20多年來,寧津生、李德仁、陳俊勇、劉經南、張祖勳、龔健雅6位院士先後加入教學團隊。在2019年,已經87歲高齡的寧津生就因身體狀況欠佳,將接力棒交到了他的博士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手中,同樣保持著“六院士同上一門課”的豪華師資。

寧津生教授在前幾年還主導的武大的《測繪學概論》本科課程,邀請本專業院士、著名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為本科生開啟測繪學的世界大門,也改變了新生對測繪專業的認識。

正如2016年第二屆“感動測繪人物”組委會給他的頒獎詞所評價:“地球重力場,天地大舞臺。滿腹經綸,國之棟樑。一生相許,矢志不渝。”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願寧津生院士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