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艺术和市场是一对情人。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艺术爱市场,市场也脱离不开艺术,尽管有的艺术家在追求不为市场而创造​的艺术,言之“纯粹”,但艺术若脱离了市场,可能便失去了最为丰沛的营养。而艺术不管创作出来的时间早晚,它迟早还是会流入市场这条河流之中,这仅是时间与空间上的问题。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2017年,达芬奇的作品《救世主》以30亿元人民币成交

1.市场是艺术最为丰沛的营养。

艺术依赖市场,而恰恰是市场的运作与交易购买等行为方式的形成,才成就了一些巨作的诞生与传世。举例说明:

米开朗基罗,若没有教皇朱理二世的资金扶持,他决不会有钱去画如此鸿篇巨制的《西斯廷天顶画》,后人又怎有福气看到如此震撼的艺术画作。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西斯廷天顶画》米开朗基罗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创世纪》西斯廷天顶画(局部)

包括一代巨匠——伦勃朗,他的陨落也跟金钱、市场有关。《夜巡》一幅画成为了大师人生的转折点,画作被雇主退还,没有资金的维持,事业也随之走了下坡路,直到在贫困交加的处境中伦勃朗结束了他最后的艺术生涯。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夜巡》伦勃朗

梵高只画了10年画,但这10年却成为了梵高的一辈子。他画了这么些年的画,实际上也是为了得到世人的认可,而当时那个年代因为梵高的艺术过于超前,也没有人买他的作品,一生只卖出去一幅画,买主还是他的弟弟提奥。不能说梵高当时的创作不是为了市场,在他那时生存都是问题的情况下,其实没有比金钱的获得更让他感觉美好的了。可惜梵高看到的是未来的市场,作品太未来性,而当下人们还没来得急喜欢,他已从悲愤中离开了。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自画像》梵高

梵高的作品,对于梵高本人来讲可能是不幸的,因为他的艺术没有让梵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得到他想要的认可;梵高的作品,对于艺术发展本身来讲则是幸运的,得亏梵高没有选择当下市场,才让他的作品在今天看来依然精彩,得到众人敬仰。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2014年,梵高作品《罂粟花》被王中军3.775亿元人民币拍得。

所以,市场是艺术最为丰沛的营养,艺术有了市场才能够得到认可乃至生存,直到被弘扬下去。但这个市场对于一些人可能是当下的,又或许在将来。

2.艺术作品迟早会流入市场的河流之中。

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也许当下无人问津(例如梵高),又或许是某些原因,他坚决不出售自己的作品。但百年以后,好的艺术作品面临的命运,要么是代代相传,要么是走入博物馆、艺术馆。无论艺术作品隶属于其中哪种命运,其实它们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固定永久的市场了,只不过这个市场没有,明!码!标!价!

​因此,我们不能说一幅没有流入正式市场的祖传大师名作不值钱,更不能说博物馆、艺术馆里面的大师珍品不值钱,一旦标价也都是高价或天价。

艺术品不可否认的是拥有着一定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但同样的更不可忽略的是好的作品,它也具备着一定的商业属性,放上价签就是了。​

所以,艺术作品无论有没有走进正式的通俗意义上的市场,他都会和市场有脱不开的关系。也许目前阶段它比较隐性,但未来可能就浮出表面了,看拍卖场上传世名作苏轼的《木石图》就被拍了出来,成交价更高达4.1128亿元人民币。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木石图》拍卖现场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木石图》苏轼

3.市场能够帮助艺术品得到更好的推广与传承。

剖析挖掘艺术作品的价值,并进行宣传推广这是市场运营的一种手法,而恰恰是这些运营方式,让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弘扬与传承,紧接着产生了市场,从而也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艺术,欣赏到了艺术,购买之中也产生了文化的传递效用,与艺术共享、经济效益。

在古代,也许没有实质性的市场或宣传,但其实人们很早也具备着这样的市场运营资质,老百姓的口碑便是了不得的宣传推广,征服了百姓的口碑,便是占领了市场。口碑好,画的好,艺术作品优秀,一传十十传百,甚至有的不好也能讲出一些味道来,就像一些野史,假的也成真的了。

当然虚假宣传,这是负面的宣传是不好的,在坚持去伪存真的时代,我们不倡导这样的做法,但这种做法的确客观存在,每个时代都会有,这便是舆论的一部分,有好有坏。换句话说,这好坏之间也都是虚无的事物,而艺术本身也是人类创作出来的虚无的精神寄托方式,因为艺术是虚无的,所以就需要为这个精神寻个来龙去脉,让艺术落地让精神能摸到,然后融进去,从而才能发挥艺术的潜在价值。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2018年毕加索《拿花篮的少女》7.3283亿元人民币成交

但迄今为止,也没有人能对一件东西做个绝对的评价,即使这件艺术品的创作者本人说了也不算,而存在的只有舆论的发散,不断发掘再创造,直至多元更多元。而最后存在的真理,只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言论,或者部分掌握着话语权的人,虚的也成实,真的就更真了,这就是所谓的“公认……”一词,也就形成了市场所需的宣传,服务了市场,服务了艺术。我们不能说这不好,但要强调一点,好的东西不会说谎,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艺术很多故事怎么来,从口口相传中来,人类思维也许便是如此,不断矛盾中产生,又在不断矛盾中消亡,解释不清也难得糊涂,但这也是艺术的神秘与魅力的一部分。所以,这有形与无形事物之间构成了市场的需求,诞生了舆论的效益,从而帮助了艺术承载了更多的精神价值,服务于文明,服务于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帮助了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到目前,不外乎有部分人认为艺术脱离了市场才显得纯粹,很多艺术家也较羞于谈金钱的关系,或者对艺术市场如今天价连连的现象难以理解。这其中也肯定存在着市场的运营效果,而那些天价的背后也一定不无道理,或者作品伴随着艺术家艰辛与汗水的劳动成果等等,也许其本身便值那个天价。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2019年吴冠中的《狮子林》1.4亿元人民币成交。

艺术当下不进入市场,并不意味着百年之后不进入市场,放置博物馆也可能是无明码标价的市场,无可厚非的是博物馆艺术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是另外它所蕴含的商业属性也是隐性存在的。所以,艺术与市场脱不开关系,可能只是时间与空间不同,市场隐性与市场表象之间的程度区分而已。因此,艺术依赖市场,市场也脱离不开艺术。艺术与市场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始终还是彼此影响关联着,藕断丝仍连着。

你真的了解艺术与市场吗?其实艺术与市场是一对千古情人!

·卢浮宫美术馆内的艺术作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认清了艺术与市场之间的正当关系,清楚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之后,有时候不必让艺术处于晦涩尴尬之地,或认为谈物质就有伤风雅或不纯粹。正确认识艺术与市场,如何去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培养这个能力的,这也是一门学问。只有艺术与市场共同良性发展,艺术才能走向好的延续,从而市场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服务于社会与人类文明,也希望此篇文章能让纠结艺术与市场关系的人豁然开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