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他們攜手相伴五十餘年,是對科學的追求讓他們發現了對方,看到彼此眼中的執著。在他們的情感世界裡,不僅有愛,還有家國理想。年輪轉換中,他們從中年步入耄耋,見證了重慶大學和山城的變遷,為國家建設奉獻了智慧和力量。他們就是

重慶大學黃天其教授與鄒振揚教授夫婦。本期推送,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 感受這對科研伉儷相濡以沫的一生。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黃天其: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城市規劃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鄒振揚: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情起重大,異地伉儷詩情共白頭

說起二人的姻緣,還要多虧了黃天其教授的妹妹。青年時期的黃天其與鄒振揚,各自在川大和哈工大求學,就讀於重大機械系的黃天其的妹妹為他們牽線搭橋,志趣相投的兩人很快開始了交往。1965年,他們在親友的見證下舉行了簡單的婚禮。這對新婚夫妻不久就回歸各自工作崗位,開始了長達數年的"異地戀",常年只能在春節團圓。信息不發達的年代,書信往來成了互通音信的唯一方式。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青年時期的鄒振揚與黃天其

年輕時的黃天其愛好廣泛,擅長寫詩作畫,學生時代便常有作品發表。妻子鄒振揚也同樣愛好文學,兩人即便是在人生艱難時刻,也從未放棄這份熱愛。1971年,二人原本打算回到家鄉任教,卻陰差陽錯被安排到位於四川合江縣的化工廠從事技術工作。這期間他們還共同創作了不少詩文;黃天其還為工廠的新年晚會寫作了歌劇《一把磚刀》,其中的主演便是鄒振揚。"我其實看得很開,人生或苦或甜經歷我都覺得是財富,都要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唯一的遺憾是荒廢了做科研的時間。"黃天其回憶道。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黃天其畫的妻子的兩幅小像

"詩乃發於情,而情源於義者也,有情有義自成詩。"是黃天其對妻子詩作的評價,也是二人詩意生活的初心所在。"無論是日常閒趣、過往友人,還是人生苦樂、時代感懷,只要是自己感動的人事,我們都會記錄下來。"儘管如今已年逾八十,兩人依舊常以詩書畫為伴,交流感悟。

科研崎路,他們同舟共濟,共渡風雨

1980年,二人一同調入重慶大學(合校前為重慶建築大學),鄒振揚研究環境化學,黃天其則任教城市規劃。雖然專業相異,但平時兩人都有交流學術觀點的習慣,這種習慣不僅讓彼此對對方的研究領域更加了解,也打開了跨學科研究的思路。一次考察時,一戶四口人擠在17平米家中的現狀讓黃天其夫婦深受觸動。改造擁擠、髒亂的人居環境,讓人"體面地居住"成了他們研究的初心。1987年,兩人開始了《重慶城市居住區環境規劃研究》這一科研課題的研究。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兩人研究報告初稿

"倦伏宵燈案,互勉兩爭先。"是黃天其寫下的一句詩,亦是夫妻倆在科研上互勉共進的寫照。教學空閒之餘,他們便背上裝有各種測試儀器的大包擠上公交,奔波於重慶的各個居住區。山城地勢多變,實地考察爬坡上坎是避免不了的,夏天一到,衣服常常被汗水浸溼。白天忙於教學、調研,兩人只能利用夜晚的時間,整理研究資料到凌晨兩三點成了家常便飯。五年的時間,他們積累下厚厚的幾沓調研筆記,一筆一劃撰寫出10萬餘字的研究報告。1994年,這項凝聚了兩人研究心血的項目成果,同時獲得建設部、國家環保局科技進步三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

除了這次研究,在科研論文上的合作也有意外的收穫。九十年代初,二人合作撰寫了《試論城鄉開發自然生態補償的植被還原原理》,提出了"綠當量"的量化計算方法。1988年,該文被編入周光召、朱光亞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文庫▪環境科學卷》。1993年,經過3年田間地頭的行走調研後,兩人再次共同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業高產區近零耗宅基地城鄉住宅規劃與設計體系研究》,這種同時滿足節地和居住面積要求的規劃設計方法,當時國內也屬前衛的科學思路。

師愛無疆,他們化作春風,培育桃李

在重慶大學,他們往講臺一站就是二十餘年。早年教學設施簡陋,每次上課時鄒振揚都只能自己提著一臺沉重的老式投影儀爬到沒有電梯的教室五層樓;為了避免因現場書寫慢而耽誤教學進度,她便提前半小時到教室將教學內容全部板書在黑板上。

在教學上,鄒振揚是重大開設選修課的先行者之一。她曾主編《普通化學實驗教程》,合譯出版《普通化學原理與結構》等多種課程教材。在一次全國化學教學研討會後,她萌生了開設交叉學科課程的想法,讓在校學生能選修其他專業的課程,擴展知識面。之後她還陸續主編了《化學與社會》、《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等選修課教材,供全校學生選修。兩門選修課推出後,不少教學計劃中無化學課的學生都前來聽講。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鄒振揚教學工作照,教學掛圖為黃天其手繪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黃天其為講授"城市社會學"編寫的教材

"一個普通的教書匠。"是黃天其對自己的評價。20年間這個普通的教書匠培養了40餘名碩博生,先後為學生開設中外城建史、中外園林史、建築專業英語、城市社會學、開發生態學、城市文化學等多門課,其中很大部分是初設的新課。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他力求突破傳統城市規劃專業學科的狹隘性,引進相關學科,擴展學科領域。1983年,赴德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後,致力於吸收國外先進的跨學科發展規劃方法,後與黃光宇共同創立重大城市規劃設計研究所。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黃天其與同事唐俊琨一起指導學生設計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黃天其與他指導的部分碩士研究生合影

教學科研兩線進行同時,鄒振揚還主動擔任工民建84級1班班主任,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擔任工會專職副主席時,她為了學生動用"私權": "有些同學家庭困難,我就想辦法為他們找些勤工助學的崗位。"夫妻倆還間或特地做上一桌好菜,把學生們邀到家裡來改善伙食。回憶恩師時,城環學院教授彭世尼感慨道:"鄒老師熱情善良,博學善教,這樣全心全意為學生的好老師很難得。"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工民建84級1班學生畢業30年聚會時贈給鄒振揚慶賀80壽辰的畫作

桑榆非晚餘輝耀

七十自勵

夕陽未必遜晨曦,鶴髮童心自奮蹄。

志獻國家珍桃李,身經甘苦藐崎嶇。

三情作伴緣可貴,四自為銘信不移。

無愧匆匆金歲月,從容晚景步橋溪。

七十歲時的鄒振揚寫下這首詩以表達自己晚年仍希望為國家貢獻的心願。

自1997年重慶直轄以來,作為科研工作者的夫妻二人投身建設一線,"我們努力將一己所學應用於重慶建設,也為重慶規劃建言獻策,參與城鄉建築與規劃設計,希望儘自己所能改善人居環境。"

神仙愛情! 985大學教授夫妻,共同主持科研項目,攜手相伴五十餘年!

2003年攝於南山公園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專業,志向是不變的,國家需要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這對科研伉儷一直在踐行著這一人生信條。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重慶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