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多做一道算術題,才能看清自己所需,才能託付給正確的人

很多人認為家庭理財的難點在於找到優質的產品、盈利的技巧和專業的操盤手。可過往的經驗卻告訴我,真正的難點是合理的規劃。

市場沒有長勝將軍

在當下很多投資股票型基金的人士,都是受2019年偏股基金業績大爆發和近期市場熱炒銷售“日光”的新基金的影響。面對過往平均30%,最高翻倍的基金業績,追求10%-20%的收益似乎是保守再保守的要求。都說金魚的記憶只有3秒,投資者對過往的損失經歷在新的盈利預期面前也難抗3秒。僅以近5年公募基金的業績表現來看,受經濟發展趨勢和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導致資本市場的投資風格飄忽不定。別忘記基金整體鉅虧的過往僅隔1年而已。

買基金多做一道算術題,才能看清自己所需,才能託付給正確的人

如果從更廣的資產配置範圍來看,不同資產在近些年的變化也非常的大。

1.房產價格受政策影響,再難大幅度上漲。

買基金多做一道算術題,才能看清自己所需,才能託付給正確的人

曾幾何時只要能湊到首付,無論是網貸、小額貸、信用卡……只要投入樓市幾乎就是翻倍的賺。如今,就算沒有疫情的影響也難以扛住還款的壓力。

2.去槓桿破剛兌,非標固收不再是收益金蛋。

受益於2008年的經濟刺激政策,大量非標準化地產類融資產品通過信託和私募基金的方式向市場發行。收益最高去到年化15%,還有各種保本保息的承諾,這樣的盛況延續的了近十年。就在投資者幾乎不再對安全有任何懷疑的時候,阜興案撕下了非標固收的皇帝新衣。自此私募基金類固收產品便雷聲不斷,小到地方舊改因資金鍊斷裂而違約,大到偽造供應鏈合約而東窗事發,無不因為自建資金池、錯配資金而遭殃。

3.曾讓小散驕傲的P2P理財成過街老鼠。

幾乎是與非標固收產品同步發展起來的P2P網貸平臺,以年化20%為標杆,1元起投的超低門檻,不僅吊打全市場金融產品,更難得的是持續多年不倒。同樣讓參與其中的投資者樹立新信仰而無所畏懼,不僅傾自己全部所有,甚至通過各種借貸方式來為自己的收益加槓桿。

金融市場是各路資金風險博弈、收益角力的試煉場,從來就沒有哪類資產可以長居榜首。我們如果依舊重複著當年對P2P、非標固收的信仰建立路線:只看到過往的輝煌而忽視其內在的運作規律。哪怕是當下信息最透明、監管最完善、流動極強的公募基金產品,也會帶來失望和損失。


理財目標不是空中樓閣

很多交流基金理財的朋友對理財計劃都會有這樣的描述:收益10-20%,時間半年到1年,錢不多暫時不用,能承擔20%的虧損,推薦一隻靠譜的基金……

這樣的投資計劃並非只出現在基金理財的新手身上,而是普遍存在於絕大部分的投資者心裡:為了投資而投資,為了理財而理財。這就像建造空中樓閣,沒有了土地、空間的限制,可以盡情地設想宏大的規模和奢華的裝飾。可在現實中卻往往只能依託運氣去拼一把,就算成功也難以持續。

正如我們工作是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而美好是需要通過實現無數個生活小目標來構建:如居有所屋、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子女學業有成、自己事業有成、走遍祖國大好河山、品味異國風情……,既沒有人可以一蹴而就地實現所有願望,也沒有人能通過一個財富金額實現美好生活。所以對普通家庭而言,不同的資產實現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生活目標滿足不同的願望。這些都需要時間來醞釀,來發酵,來成長。因此哪怕是單身家庭,也沒有一筆財富是可以不產生生活效益而憑空損耗,也無法不經時間的洗禮而獲得果實。

所以要把理財目標與生活目標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清楚知道自己在風險和收益中的真實平衡點。不要忽視6%和8%的風險差別,更不要對10%以上的收益存在盲目的樂觀。如果10萬的理財資金,年化6%,5年時間就可以實現自己的資金目標,那麼請不要追求3年、年化10%的資產配置方案。如果50萬的理財資金、10年計劃、年化10%的收益目標,那麼得準備好失去這筆資金的備選方案。

如今的公募基金市場,已經可以為家庭理財提供無窮的產品組合。只要投資者的目標和期限足夠清晰,稍加運氣,無論在哪個銷售平臺、找哪家投顧、採用何種策略,實現目標總不會太難。可如果期限錯配、風險錯配、資金錯配,那就是股神來幫忙也不見得會有好結果;再強的防詐騙心理和措施,也抵不住如海市蜃樓般高收益的陷阱誘惑。

測算理財收益目標並不難

很多人不願意為自己的理財計劃測算預期目標,不外乎三個原因:一是不知道採用何種方法測算;二是不瞭解所投資產未來的收益情況;三是生活沒有目標。

除了第三個問題外力無法解決,其他兩個難點都可以通過快速的學習得以解決。

測算理財計劃收益目標分兩種,一是一次性理財計劃,其次是定期定額理財計劃。

一次性理財計劃的收益目標可以採用”貨幣時間價值“來測算,如下圖,在excel標準找"rate"這個函數就能快速算出理財目標所需要的預期收益率。

買基金多做一道算術題,才能看清自己所需,才能託付給正確的人

定期定額理財同樣適用上述測算函數,只需要將”年限“×每年定期次數,如按月投則×12,按季投則×4,按周投則×52;其次將定期支付數填”每次定投的金額“;接著”現值“那欄改填”0“。最後得出的結果×定期次數,如月投則×12,以此類推得出的最終數就是理財目標的預期收益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