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又餓不死,我為什麼要工作?

小記——又餓不死,我為什麼要工作?

當我還徘徊在迷茫的邊沿時,不僅要問自己,自己真的很平凡,我們為什麼工作,需要的是什麼,開始我覺得這個社會中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然而當我靜下心來翻閱《哲學》、《歷史》書的時候,我才慢慢發現,工作態度就是“工匠精神”,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高尚與執著。是的,這不併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本書,這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會催人奮進助人成長,直至造就職業生涯的核心競爭力,這就是每一個樂觀、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應該具備的一種精神。

人有時候都是會累的,都會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歡自由,喜歡家,因為在家覺得輕鬆自在不受束縛,於是我們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累。越是覺得這簡直就是再受罪。從而我們會慢慢變的遲到早退偷懶服務態度不好等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狀況屢屢發生,然而我們應該問問自己,這是不付責任的。只有員工將企業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將企業當作自己的家,才可以造就一個充滿生機,具有活力的企業。

小記——又餓不死,我為什麼要工作?

敬業會讓你出類拔萃。不要滿足於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現,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為企業裡不可或缺的人物。超越平庸,選擇完善。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無數人因為養成了輕視工作、馬馬虎虎的習慣,以及對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態度,終致一生處於社會底層,不能出人頭地。你工作的質量往往會決定你生活的質量。

我深刻領會到,使自己由浮躁變為腳踏實地,由隨波逐流,循規蹈矩變為積極主動工作,真正把熱愛企業、熱愛崗位、全心全意履行崗位職責落在實處。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只有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領域裡出類拔萃,這也是敬業精神的直接表現。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你都應該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

小記——又餓不死,我為什麼要工作?

“用心做事”是一種人生原則,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學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對工作強烈的責任感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的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我不止一次聽朋友說:“現在的工作先幹著,等過幾年,等自己積蓄了資源,然後再做喜歡做的事”當下的工作,往往被當做用來走向未來的墊腳石,想起來,總有那麼多不情不願勉為其難。

小記——又餓不死,我為什麼要工作?

在這個知識和信息化並存的時代,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夠聰明,卻願意以一副不踏實不忠誠的態度來為自己的失敗開脫。好像只要換一個地方,換一份工作,換一種生活,我們就會過得比現在好很多。我們極力地讓人相信:“工作不出色,不是我的錯,而是我眼前的工作壓根不適應我。”這種態度從何而來?大約起源於小學老師“你孩子不笨,就是不用功讀書”,然後做家長的聽了心裡很舒服。

小記——又餓不死,我為什麼要工作?

“一個不笨”的孩子,帶著沾沾自喜的小聰明,一路輕浮到底,最終一事無成。這是很多人的人生寫照。這是一本著作《活法》中的主要觀點。他說:“人哪裡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只要每天確實努力工作,培養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將唾手可得。”所說的這些,都是一種備受推崇的“工匠精神”。乍聽“工匠”一詞,有人覺得它專指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其實,工匠精神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人對工作執著,忠誠,精益求精的精神。

小記——又餓不死,我為什麼要工作?

提到“工匠精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引發了大家的熱議與思考。什麼是“工匠精神”?就是手工生產者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有人總結為,從容獨立、踏實務實;摒棄浮躁、寧靜致遠;精緻精細、執著專一。在我看來,“工匠精神”就是一種情懷、一種執著、一份堅守、一份責任。我們與其抱怨生活,不如試著全神貫注於一件事,然後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鍛鍊自己的靈魂,進而培養具有深度的人格。一隻油膩膩的盤子在她的洗刷下變得光亮如新,一塊髒兮兮的地板在她的擦拭下變得清爽乾燥,一件小小的工藝品在他的打磨下發出柔和的光,這些,都是他們的功績。

小記——又餓不死,我為什麼要工作?

對待工作的態度,會實實在在影響你的人格和氣質。只要你擁有一顆赤誠的心靈,有一個端正的工作態度,“用心做事”是一種人生原則,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學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對工作強烈的責任感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的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時代呼喚“工匠精神”,現實需要“工匠精神”。願我們一線工作者發奮圖強、盡心盡力運用好自己手中的“武器”,不斷開創一片美好天地。

小記——又餓不死,我為什麼要工作?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