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博覽非洲篇AF1紅海明珠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

聖約瑟大教堂

環球博覽非洲篇AF1紅海明珠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

聖約瑟大教堂位於厄立特里亞的首都阿斯馬拉的市中心,為羅馬式風格的大教堂。去厄立特里亞,這個教堂是必須參觀的景點之一,這裡不僅是基督教徒光顧之地,也是世界各國遊客必由之處。

聖約瑟大教堂建立於厄立特里亞為意大利殖民地時期,用了六年來完成這一建設,在1922年正式開始宗教化,為人們做禮拜、朝拜之用。聖約瑟大教堂的哥特式塔樓是基於英國的威斯敏斯特宮的鐘樓建造的,這個哥特式塔樓高57米,直聳入雲。沿著臺階塔樓走到塔樓的頂部,整個城市盡收眼底,視野遼闊,還可以聽到從城市的那頭傳來的旋律優美鳴鐘之聲。從正門進入大教堂,遊客會被教堂的美麗深深吸引。在聖約瑟大教堂的後花園裡,還會看到瑪麗亞的雕像。

阿斯馬拉皇宮

環球博覽非洲篇AF1紅海明珠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

阿斯馬拉在提格林雅語裡是“豐收”的意思,這裡有一座金碧輝煌的阿斯馬拉皇宮,為一金黃間以白色的傳統建築,原為意大利總督建造。其入口處上方是厄立特里亞的盾形紋章,宮門前布至今還擺著兩尊古老的意大利火炮和一些其它武器,作為侵略者的歷史罪證。右邊是一個有著小八角鈴的小城樓的小教堂,與呈八邊形狀的厄立特里亞教堂很相似。皇宮附近有過去皇帝對外接見和舉行宴會的建築。市內還有以抵抗意大利侵略戰爭中著名英雄拉斯•戴維塔•達姆圖的名字命名的大街,有1922年建立的羅馬天主教教堂,1937年建立的大清真寺以及屬於科普特教派的聖瑪利教堂。

達赫拉克群島

環球博覽非洲篇AF1紅海明珠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

達赫拉克群島為紅海南部島群,臨近非洲厄立特里亞海岸。由達赫拉克和諾拉兩主島(面積分別為742和128平方公里)及124個無人居住的小島組成。達赫拉克群島只有四個島嶼有人居住,總共只有2500人口,當地人仍維持其捕魚和放牧山羊和駱駝的傳統生活方式。居民以捕撈魚、龜和採集珍珠貝為主要職業。

每當熱風快速地向東面吹過來的時候,候鳥也遷徙到了紅海海畔,這裡立刻成為了鳥的天堂。這裡是世界上最好的潛水和垂釣的地方之一,隨處能看到遊人們在白沙灘上休息,沐浴著陽光,觀賞在沿岸一排排蔥綠的樹林,潛游的遊客正在水下探尋著各式各樣的珊瑚礁。到達赫拉克群島觀光遊覽,潛水、垂釣、海上觀光等親水活動是一定要參加的,這裡是開展水上休閒運動的絕佳場所。

首都阿斯馬拉

環球博覽非洲篇AF1紅海明珠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

阿斯馬拉為厄立特里亞首都,距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1070公里。阿斯馬拉是位於海拔2400米的哈馬森高原上的一座美麗花城,四季氣候涼爽。街道兩旁,庭院之中,到處鮮花怒放,萬紫千紅。阿斯馬拉海拔2350米,建於1897年,過去這裡是個小村莊,1889年被意大利佔領,1897年後逐漸建成一座新興城市。1941-1952年由英國管轄,二戰大戰後,成為埃塞俄比亞的一個省府,為商業和工業中心。

阿斯馬拉在提格林雅語裡是“豐收” 的意思。這裡有一座金碧輝煌的阿斯馬拉皇宮,為一金黃間以白色的傳統建築,原為意大利總督建造。其入口處上方是厄立特里亞的盾形紋章,宮門前布至今還擺著兩尊古老的意大利火炮和一些其它武器,是侵略者的歷史罪證。右邊是一個有著小八角鈴的小城樓的小教堂,與呈八邊形狀的厄立特里亞教堂很相似。皇宮附近有過去皇帝對外接見和舉行宴會的建築。市內還有以抵抗意大利侵略戰爭中著名英雄拉斯•戴維塔•達姆圖的名字命名的大街,有1922年建立的羅馬天主教教堂,1937年建立的大清真寺以及屬於科普特教派的聖瑪利教堂。阿斯馬拉有“雲中之城” 之譽,它的東北角即是雲遮霧罩的斷崖,雄鷹展翅也不容易飛上來。阿斯馬拉既遠離海平面,也遠離繁華和喧囂,在塵世之外默默堅守自己的樸素和簡單,但是,在許多旅行家眼中,它卻是非洲最美麗、最乾淨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是令人身心愉悅的和諧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