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40年前,誰也不敢想象,深圳與香港的命運,今天會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至於如今有關“香港地位將被深圳取代”的討論甚囂塵上。

反觀深圳,儘管在2018年已經實現了GDP的反超,但無論是大到世界地位,小到個人民生,深圳與香港仍舊不是一個量級的城市。

今天,圳長就從以下十個小方面探討深港之間的差距,歡迎大家補充。

1、人均GDP更有說服力

2018年,深圳GDP總量為2.42萬億元,香港GDP為2.40萬億元,深圳以微弱優勢勝出,這意味著,繼北京上海之後,深圳成為第三個超越香港的內地城市。

但我們來看看“質量比”:

香港面積是深圳的一半;香港人口是740萬,而深圳2018年的官方常住人口是1302萬,民間統計數據甚至超過了2千萬。

所以,雖然深圳去年人均GDP高達19.7萬元,排名內地第一,與韓國旗鼓相當。但在香港人均GDP32萬面前,深圳仍難言超越。

儘管深圳人均GDP還差香港10萬的巨大差距,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在全球發達國家或地區人均GDP排名中,香港常年穩坐20強內,僅次於特殊的澳門。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2、無法撼動的國際金融中心

讓我們翻開最新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香港的定位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深圳的未來定位則是: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全球創新創意之都。

金融是深圳的支柱產業之一,在今年上半年102個全球城市的評比中,深圳的金融中心排名全球14。而香港、上海、北京則位列前十。

如今,香港已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與紐約、倫敦並稱“紐倫港”。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一般來說,成為金融中心需要四個必要條件:完備的法律法規、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在這些方面,香港有天然的優勢。除了擁有聯繫匯率、自由貿易體系等制度優勢,香港也有雄厚的金融基礎;同時,香港的法律、監管制度也充分保護了財產權,對國際投資者的商業活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地位不是39歲的深圳就能隨隨便便取代的,因為深圳前面還有上海和北京。所幸,“先行示範區”政策給予深圳金融創造了不少機遇,比如,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數字貨幣的試水、人民幣國際化上的先行先試等都有望展開。

3、影響我們的華語文化

在文化方面,深圳一直被詬病為“文化沙漠”,但其實,上一個被這麼定義的城市,是香港。

只是同為文化沙漠,但香港明顯比深圳有文化多了。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說起香港文化,我們最先想到的是TVB港劇、寶麗金流行曲、金庸小說和多元時尚的服裝髮型;也有人說是茶餐廳;還有人說是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和香港書展……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香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影響著內地,也讓華語文化成為當今世界的潮流之一。比如香港誕生過金庸、倪匡、黃霑 、蔡瀾四大才子,也有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四大天王,還有周潤髮、周星馳等向世界輸出中華文化的世界巨星,以及林子祥、張國榮、梅豔芳、beyond等香港流行歌手......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特別是在從六七十年代,當國內還是一片綠色軍裝和黑白灰時,時髦的香港已經穿起牛仔褲,並逐漸傳到內地。如今,我們追捧的潮牌,依然有很多來自香港。

雖然香港文化繁華已是過去式,近年來對內地的影響在相對減弱,但深圳目前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文化作品”。對於文化根基所以對於文化根基的塑立,深圳的功課還有很多很多。

4、法治是香港的核心

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也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城市精神。它就像空氣一樣,雖然看不見,但卻在每一分鐘裡發揮著作用。

《基本法》為香港特區定下憲制框架。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香港特區的法律制度以普通法為依歸,並由多條本地法例作為補充,形成了與中國內地截然不同的制度。從組成來看,其中有很多來自於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當中最優秀的精髓。這同樣也是顯示國際化大都市個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記得電影《寒戰》裡,劉德華在警局大樓外演講:“香港是一個實踐普通法的城市……我非常明白現在的新聞,已經進步到什麼都可以問。但是在問之前,你們能不能先了解下,香港的法制,和法治精神。因為這個是我們香港可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亞洲最安全城市的一個核心價值。”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在深圳,我們的前海是國家批覆的唯一一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示範區,目前這裡有全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前海仲裁,也將借鑑香港廉政監督模式,打造前海廉潔示範區。

據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所作的專項調查顯示,75.29%的香港企業表示在投資深圳前海時,最看重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這可能就是深圳與香港的差距所在。

5、國際化的教育體系

凌晨6點,我們經常能在深圳各大口岸,看到幾萬深港兒童正奔赴香港,開啟一天的跨境求學。究其根源,是香港教育的驅動力。

無論在教育質量還是教育資源上,香港吊打深圳,是毋庸置疑的。在香港,小學中學有12年義務教育。而它的大學教育,更是公知的優異,坐擁八大名校,其中的港大、港科大、港中文大位於世界前列。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同時,香港的教育優勢還體現在國際化。中西文化結合的基礎教育,高程度的國際視野,這就使得有越來越多的高資產人士移居香港,讓孩子享受更高質的教育資源。

而一河之隔的深圳,最大的隱痛就是沒有一座985或211的大學,作為一線城市,卻是個“高校窪地”。這種巨大的差距,導致許多深圳人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不得不為學位而揹負買房的壓力。

近期,深圳已經出臺新規,補齊教育短板,既要增量,也要提質,一定要打破深圳發展路上的這塊教育“磐石”。

6、深圳人無法拒絕的購物天堂

香港的店鋪加起來,比維多利亞灣的魚還多。

香港素來有“購物天堂”之稱,無論是哪個地段都有大型購物商場香港店鋪,售賣著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貨品,由國際頂級品牌至地方特色小商品。因為香港一直採取低稅率政策,在香港出售的大部分商品都不徵稅,而且,在香港銷售假冒商品是刑事罪!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在這樣的誘惑面前,深圳人的錢包很多都被香港掏空了。從奶粉、紙尿褲,化妝品,到名包名錶、手機數碼,甚至還有深圳人會在下班之後到香港“打醬油”!早在2013年,深圳人赴港消費總額就已經高達450億,人均消費11566.5元/人!

近幾年,深圳商業也呈現出勢如破竹之勢,萬象天地、壹方城、深業上城等購物中心陸續開業,許多標誌性購物中心也成為了人們的網紅打卡地。加上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深圳在購物體驗上已經逐步向香港靠近。

但是,如果我們每天去深圳各大口岸看看那如織的人流,以及大大小小的行李箱,你就會明白香港購物天堂的誘惑有多大。等哪天我們看到香港人排隊過關來深圳買東西,可能才是我們的超越之時。

7、在香港打疫苗,在廣州看大病

“病有所醫”,是一座城市應該兌現的民生承諾。

然而,去香港打疫苗,到廣州看大病,卻是深圳人無奈的共識。目前,深圳的三甲醫院僅18家,醫生缺、床位緊、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不強,去年千人床位數僅為3.6張,遠低於北上廣等城市水平,更別說對標世界級國際大都市。

在這方面,香港就顯得有底氣了。無論在醫生技術、醫療設備還是藥物適用上,香港都處於世界前列。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由公共稅收支付的“公”營和以“用者自付”為原則的“私”營,構成了香港的“雙層”醫療體制。一方面,保證了窮人也看得起病,一方面也讓有更高經濟實力的人選擇更優質的服務。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有人說,香港能有全球領先的醫療水平,除了自身的管理外,還得益於美國的藥物和日本的管理。即香港藥物採用“備案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藥到港測試後,就能銷售使用。另外,香港的設備基本是向日本、美國等醫療強國進口的尖端儀器,前沿科技的應用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發揮。

當然,深圳醫療的短板之痛還在於資源配置的不均、資源總量不足、醫學人才隊伍建設滯後等問題,有待加快攻堅克難。

8、香港工資是深圳的3倍

據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深圳生活成本國內排名第三,僅次於香港、上海。這個排名似乎也不讓人意外,畢竟房價貴、房租貴、飲食貴……

不過,香港生活成本排名全國第一,但相對應的工資也較高。2018年,香港上班族的月入中位數為17500港幣,深圳月入中位數5069人民幣(約5918港幣),這3倍之多的差距還是不小。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在香港,服務業普通人的月薪一般在1萬至1萬二左右,比如餐廳服務員、洗碗工、清潔工、保姆等。這也是普工工人薪資水平的體現,基本上領的都是香港的最低工資標準。

一個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平均工資大概有12000元港幣,司機14000元港幣,教師20000元港幣,會計員22000元港幣,醫生60000元港幣等等。還有律師、建築師、IT、警察、飛行員,都是香港的高薪職業。

反觀深圳,雖然有華為騰訊這樣的高薪階層,但全市的平均工資仍不到10000元。

9、富豪們更青睞香港豪宅

如果給你一個億,你會在深圳還是香港買豪宅?

有香港中介代理表示,過去幾年,香港豪宅70%都被內地富豪買走了。也就是說,當我們一遍遍“唱衰”香港的時候,很多深圳及內地豪客,正在不斷打破香港豪宅的價格天花板。

其中也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大咖,比如豪擲1.3億元購入香港房產的美圖CFO顏勁良;以及先後豪擲15億和51億購入了兩套山頂豪宅的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在香港,最貴豪宅價格保持者為歌賦山道15號,摺合人民幣245萬一平,而深圳的最頂級豪宅據稱是30萬/平,相對而言就便宜多了。

那為什麼富豪們不選擇深圳而選擇香港呢?歸根結底,深圳的城市吸引力還有待提升,資源、安全、國際化程度、資產流通性都是富豪們投票的依據。也就是說,深圳的城市價值尚不足支撐起超級豪宅的綜合價值。

10、更加國際化的香港

我們說香港無法取代,說的正是它的國際地位。

香港之所以在國際上如此受歡迎,離不開自身自由的經濟環境、嚴明的法律和開放的社會氛圍。所以,在中國與世界的聯繫上,香港也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經濟上,香港被世界貿易組織列為“獨立關稅區”,經濟自由得到保障,也成為內地連繫海外的橋樑之一。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除了在經濟方面,在教育、金融、資本等領域,香港都擁有話語權。

近些年來,深圳也在朝著“國際化”的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比如,在《財富》世界500強裡,就有7家總部位於深圳的企業上榜,也吸引了280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投資。當然,深圳目前在國際上的名氣度較弱,想要真正成為國際大都市,在產業創新、文化軟實力、科學技術等領域上仍需進一步努力。

香港的價值,不是GDP來衡量的。深圳現在無法取代香港,日後也不會取代香港。

尤其對於今天我們每一位深圳人,更不應該忘記,深圳的誕生和發展,很大程度都是因為“背靠香港”。最早是因為有了香港企業的投資建廠,才有深圳最開始的“三來一補”;後來,香港的資金也幫助了諸如騰訊等企業的騰飛;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深圳企業,把“在香港上市”當做是自己的人生巔峰.......

深圳香港經濟之間的十大差距,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無論在香港還是深圳,這裡都是承載夢想的地方。香港的刻苦、忍耐、自立;深圳的開放、務實、包容……其實每個深圳夢的原型,都是當年獅子山下的香港夢。不少網友2020年目標趕超香港!

深圳與香港,一直是這個時代裡的命運共同體。(轉自深圳客,侵權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