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聯合錄製推出“在經歷中學習——疫情防控公開課”(以下簡稱“公開課”),上線開講以來,廣大學生認真收看,反響強烈。

3月11日上午,第五次公開課在“學習強國”上線,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開講,以《弘揚革命精神,增強必勝信心》為題,詳細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培育形成的各種革命精神。他強調,這些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寫照,更是黨領導我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長效“密碼”。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這些精神,在黨的領導下全力打贏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各種宣傳媒介繼續報道廣大學生的學思踐悟。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理學院數學2019-1班 張家赫

“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越是艱難的時候,精神的力量就越發的至關重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把中華民族推向了一個艱難的關口,國內外的雙重壓力時時刻刻都在考驗著我們的信念。在此緊要關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延安精神等等優秀的民族精神,在此次疫情中被我們再度傳頌、潛心學習、應用於實踐併發揚光大。這些精神不再是白紙上的幾行黑字,它們和我們一起共同站在防疫抗疫的第一線,潛移默化之中堅定我們抗疫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幫助我們識別虛假的傳聞、抵禦惡意的謠言。

在中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強國的路程中遇到的每個危機之中,都能看到革命精神對我們產生的巨大的積極影響。從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精神”到富國強軍的“兩彈一星”精神,再從建設美好家園的“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到抗擊災難的“九八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每一次困境都是對中華民族的一次磨礪。重重的困難並沒有將這個古老民族的偉大復興扼殺於搖籃之中,反而成就了一種代表其決心和力量的民族精神。我們會繼續鑽研學習、貫徹落實各種民族精神,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將此次新冠疫情化作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路上的一塊墊腳石。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文法學院英語專業2019-1班 楊昕頔

在本次公開課中,來自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王炳林教授,從歷史和革命精神的角度為,我們講解了中華民族的革命精神,增強了我們抗擊疫情的必勝信心。王教授講到,在抗擊疫情時,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來自偉大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一路發展下來,可謂是多災多難。

中國人民在炮火中步入20世紀,帝國主義在中華大地上肆意侵略。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國家主權在巴黎和會上被蔑視,中國人民爆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誕生了“五四精神”。北洋軍閥的統治懦弱腐朽,國內革命缺少領頭人,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階級運動的歷史結合中,產生了中國共產黨,誕生了“紅船精神”。在國共十年對峙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誕生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岡山精神”和“長征精神”。在抗戰14年間,中國共產黨在敵後抗日根據地創造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正是這些革命時代的偉大精神,激勵著中華兒女在困境中仍然不屈不撓,在廢墟中建立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經歷多年戰爭的中華大地百廢待興。在艱苦的建設時期,又湧現出一批批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蹟。在蘭考治沙積勞成疾的縣委書記造就了“焦裕祿精神”,甘願做一顆螺絲釘的年輕解放軍造就了“雷鋒精神”,發誓要拿下大慶油田的王進喜造就了“鐵人精神”,隱姓埋名成功研製原子彈的科學家們造就了“兩彈一星精神”。正是有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這些英雄和偉大的精神,中國才得以在短短70年裡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

七十年櫛風沐雨,中國也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天災人禍。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肆虐,2008年特大雪災、汶川地震……在一次又一次災難面前,中華兒女始終沒有屈服。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長效、持久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正處在關鍵階段,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些革命精神,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僅僅認識傳統的革命精神是不夠的,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要憂國,知國,更要報國。

首先,我們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堅信科學理論的指引。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感動於鍾南山、李蘭娟院士親赴一線,感恩於許多醫護人員率先理智判斷,感謝於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挽救病人於水火之中。從古至今,正是有廣大醫護人員對瘟疫的不斷了解,我們才有信心、有能力與之瘟疫作戰。希望大學生都能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為同胞、為祖國發光發熱。

其次,我們要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中國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收到了來自世界上71個國家9個國際組織的援助物資。同時,中國的抗疫經驗對國際社會抗疫防疫也做出了巨大貢獻。2020年3月11日,中國抗疫專家組啟程奔赴意大利,同時也將向意大利提供醫療物資援助。讓我們祝願醫療小組的成員們平安歸來。

承傳統革命精神,築戰“疫”勝利豐碑!“我們一次又一次為受苦的人流下眼淚,我們也一次又一次為苦難背後呈現出來的堅忍和善意攥緊了拳頭。”讓我們共同期盼春暖花開的日子,共同祈禱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都能夠平安歸來,與家人緊緊相擁。祝願“你安好,我無恙”。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9-2班 王柏涵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在全民戰“疫”期間,這句詩被賦予了煥新的意蘊。全國人民青山一道,同擔風雨,而我作為一名當代青年也曾反覆思索是什麼使得無數人民的心緊緊牽繫,今日聆聽王炳林教授的公開課後豁然開朗。原來,是與時俱進的革命精神,是燦若驕陽的思想火炬,驅動我們在短短一段時間內轉疫情激增之“危”為病例漸減之“安”。

王教授的講座緊密圍繞三大方面展開,整體契合主題、思路詳略得當、內容引經據典、言談抑揚頓挫。他以“弘揚革命精神”開篇,帶領我們重溫革命歲月。從五四振臂高呼到紅船星火雷動,從井岡山星星之火到長征漫漫征途,一路風雨卻為中國革命道路帶來一把把精神利刃,割破腐朽、消滅封建;贏得勝利、收穫新生。正如王教授所言:“中華民族之所以在磨難中奮起,主要取決於偉大民族精神的支撐”。

其次是“建設新中國時期的偉大時期”,新時期新局面亦有新難題新精神。不論是抗美援朝作戰時期的赴湯蹈火,還是建國初期以雷鋒為代表的共產黨員的無私奉獻,抑或新中國建設期間焦裕祿、王進喜等先進人物的以身作則,他們的精神在歷史長河中閃爍,在每位中國人民心田璀璨。

最後,王教授以“如何發揚革命精神”作結,呼籲以實際行動“重拳出擊”。堅定科學理論指引、杜絕迷信造謠作根;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養、學習古仁人智慧作芽;拓寬國際視野、堅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葉;開懷擁抱群眾相信群眾、以民為本為民服務作枝,四位一體,同心向黨、共築國安,期待綠蔭、靜候參天。

聆聽王教授的諄諄教誨後,我思緒翻湧,對從前停留在書頁鉛字上的各大精神多了幾重領悟,亦多了幾分思索。祖國母親一路走來,裹挾風雨更懷有燦陽。《淮南子》中寫到“同其心,一其力”,筆者認為此“心”者,中國精神之謂也。而如今,全國疫情形勢日趨良好,全民同仇敵愾,家國所憑,祖國人民休慼註定與共,風雨更當同舟!

請聽,窗外鳥鳴啁啾,是永不會缺席的春啊。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9-2班 楊之宇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該如何堅定必勝信念?通過王炳林教授的公開課《弘揚革命精神 增強必勝信心》,我得到了答案。

中國人民自古以來便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經歷了發展史上最為壯闊的一百餘年,從備受壓迫到獨立自主再到今天的闊步前行,中國人的革命精神在不同時期被賦予新的內涵。這些革命精神從各個方面激勵鼓舞我們戰勝困難,是中國人民始終奮發向前的精神動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現在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華民族所經歷的又一次巨大的考驗,面對疫情,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積極面對,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如何在這場戰“疫”中弘揚革命精神呢?王教授指出,一是堅信科學理論的指引;二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是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四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五是依靠黨的堅強領導。人民是這場疫情防控戰役的主力軍,黨的領導是人民防控的堅強保障,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指引,有中華偉大的民族精神為鼓舞,有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我們有絕對的信心決心打贏這場戰役。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9-1班 鍾積財

回顧中國近現代史,不難發現,正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支持著中國的發展與壯大,讓我們能夠從積貧積弱的落後地位一躍成為安定富強的世界大國。中國歷史的新篇章是從近代備受屈辱向奮起抗爭的轉變中開始的,在那些艱難的勝利中繼承來的最寶貴的遺產,我們如今稱之為革命精神。

沒有強大的精神力量長遠堅定的支撐,我們難以想象當初積貧積弱的中國能誕生五四精神,探索出社會主義的光明方向;難以想象當時僅有五十多人的中國共產黨,能夠在歷經挫折和困境後,發展為今天帶領人民實現中國夢的中流砥柱;難以想象中華民族為贏得抗戰勝利付出的無數犧牲;難以想象由最脆弱的肉軀完成的二萬五千里長徵路;難以想象為何抗美援朝得以成;難以想象當初積貧積弱的舊中國能發展為今天的世界大國。我們稱其為中國的革命精神,而不是別的什麼,因為無以再用其他字詞概述中國共產黨樹立的精神豐碑:奮鬥的歲月裡,是井岡山精神,是延安精神;艱苦的歲月裡,是兩彈一星精神,是鐵人精神;危困的時段中,是汶川精神,是抗擊“非典”精神…它們構成了中國精神的內核,撐起中華民族的硬脊樑。

講座中細細講述的革命精神,既是那些時段傳留的回憶和遺產,更是激勵今天的我們艱苦奮鬥的不竭源泉。講座最後反覆陳述的革命精神的傳承,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我們堅持真理,依靠人民,胸懷祖國,面向世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努力奮鬥,這就是中國革命精神得以代代傳承的途徑。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材料科學工程專業2019-1班 沈德璠

《疫情防控公開課》的第五期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王炳林教授講述。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多災多難的民族,但我們卻歷經滄桑而不倒,走盡風雨更燦爛,是因為我們有偉大的民族精神。從革命戰爭年代的“長征精神”,到建國後的“兩彈一星精神”,再到現在的“抗擊非典精神”,中華民族一路走來這些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王教授告訴我們,在越是艱難的時候,精神的力量顯得越是重要。目前,我們正處於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無數的醫護人員一直堅守在一線與疫情作鬥爭,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夜以繼日地奮鬥,為的是讓更多人可以安全地生活,支撐他們的正是偉大的民族精神、偉大的革命精神。我們黨在帶領人們走向幸福生活的過程中,弘揚了寶貴的革命精神。因此,我們要繼承和弘揚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定能打贏這場人民戰爭。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專業2019-1班 鄭澤華

為什麼中國讓世界見識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的驚人速度?為什麼中國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萬人口級別城市的“封城”?為什麼中國能在僅僅準確十天分離毒株,為國際社會防疫抗疫爭取寶貴的時間?

王炳林教授關於黨的誕生的講述,給我以啟發。黨是在什麼條件下創建的?國內軍閥混亂,外敵虎視眈眈,就在這時,黨誕生了。從那一刻起,黨的身體內就流淌著革命精神的血液。革命是敢為世人不敢為;是敢想凡人不敢想;是敢淌常人不捨流之血。比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革命先輩走過了兩萬五千里長徵路,他們走了不凡的路,流了不屈的血。如今黨更加成熟了,國家更加強大了,我們又遇到了新困難,我們不僅流了有形的血:一線醫護人員的獻身;我們更流了無形之血,為抗擊疫情摁下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暫停鍵”。我們還為世人之不敢為,那便是“武漢千萬級人口封城”。

正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有深入骨髓的革命精神,我們才取得了舉世皆驚的曠世成就。我堅信,在不斷弘揚革命精神的路途上,我們離這次抗擊疫情的勝利會越來越近!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來  源/黨委宣傳部

戰“疫”公開課︱我學習 我思考 我踐行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