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 化工板塊輪動上漲,多頭情緒釋放完畢,謹慎追多

一德期貨 產業投研部 張麗 2018-8-8

今日PVC1809最高點,相差40個點觸及漲停,後回調整理,日漲105。回顧自上週五以來的行情,自PTA、甲醇、PP等大漲後,PVC自昨日開始在化工品中脫穎而出。7500的價格已達到多頭拉漲目標位,情緒釋放基本完畢。

如果PVC繼續拉漲,下一個目標是多少呢?是進口成本8100嗎?在基本面矛盾不大的情況下,如果其他化工品繼續拉漲,也就是出現所謂的真正通脹,8100的PVC不高,但是這種概率很低。前兩年PVC出現過短時間幾天的達到進口成本附近(後快速回落),當時供需確實存在短缺,而今年當前PVC並未出現供需短缺的情況,後期也是供應增加,需求偏穩定的偏寬鬆環境。僅從PVC基本面看,8100價格難以達到。最大的驅動來自於其他基本面偏強的化工品驅動,例如PTA,甲醇,PP等,從盤面看前期拉漲的偏強化工品現在基本是高位整理狀態。因此我們建議PVC多單止盈離場。

上週末報告觀點如下:

針對週五的大漲以及後期行情走勢,繼續看多者的邏輯是庫存低位,進口成本高,需求將增加。

個人前期看6800-7000震盪,最高觸及7300,針對週五的大漲,除了自身基本面無大的矛盾外,疊加看多者的理由,更多的是跟隨PTA、甲醇、PP等大漲;後期仍是不看大漲,邏輯如下:

  • PVC供需相對平穩,觀察庫存結構,1-3月需求弱,供應相對較大,是累庫過程,4-7月隨檢修進行,供應少,需求好轉,持續去庫過程,進入8月後,檢修結束,供應增加,而需求稍走強,因此庫存是一個底部震盪的過程。現在的庫存結構是正常的,且後期有增庫存預期,因此在價格高位下,不管是走現實還是預期,再以庫存較低去驅動價格的動力較小。
  • 進出口方面,國內是一個PVC淨出口國,出口到東南亞和印度的居多。進口幾乎全是進料加工為主,不受人民幣貶值造成的進口成本增加。東南亞和印度價格穩定,美灣價格下跌,中國到岸價和美灣離岸價差在高位,隨週五國內價格大漲,出口利潤不高的情況下又大幅減少,出口沒有優勢。前兩年有國內價格達到進口成本附近的時候,當時都是在國內供需出現錯配的情況下,現在國內供應高,難以出現國內價格達到進口成本8100元/噸附近而去增加進口量的地步。
  • 需求端看,根據v風數據,華北和華南開工率其實只是較4月5月份小幅走弱。而根據供應和庫存情況去計算,4月和5月需求量大概在173和168萬噸附近,6月和7月需求量大概在164萬噸附近。根據去年的數據,4月和12月也是需求量最高的。8-10月需求量較6-7月並不高。我們給予需求最好去推算,按照4月需求在173萬噸推算,確實存在供應缺口,但是按去年的需求季節性去推算,供應是充裕的。這是最大的矛盾點。但是根據實際情況看,8月-12月不可能一直處於今年4月的需求最高峰。整體看來,需求和供應的矛盾是不大的。
  • 最後從上下游利潤提一下,現貨價格持續高位,近一個月來,下游一直是剛需備貨的。利潤壓縮嚴重,下游製品漲價困難。當然隨著PVC價格繼續上漲,下游該開工的還是要開工,但是主動去大量補庫的可能性很低,因此上游上漲去倒逼下游大量接貨的概率不高,後期仍是剛需接貨為主。
  • 價差結構看,九一價差已從高位回落,底部震盪,這說明對9月的需求好存在質疑,不敢大幅拉高9月,向仍有時間彈性的1月合約移倉加多,而1月本身是偏弱的合約,隨9月交割,1月期價高位難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