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按摩到按摩儀,你常去的「按摩」到底是個啥?

當三五好友在奢侈的週末相約,

如果他們不是去吃吃喝喝,

那一定是組團去按摩。

如果你有幸滿足以下條件:

1.搬磚用戶(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

2.年齡25-30(超過這個年齡段,怕是沒救了)

3.使用電腦+手機時長超過12小時/天

請偷偷地按以下方式測測是否需要「按摩」:

1.起立,向後仰頭至最大角度,有沒有發現從脖子處有種痠痛感往下走?

2.扭動脖子,有沒有發現咔咔的聲音?

3.有沒有發現肩痛腰痛下背痛?

憋說,自己知道就好。

哪怕你覺得身體倍棒兒,你的同事也會告訴你:不,你需要。

從按摩到按摩儀,你常去的「按摩」到底是個啥?

圖自網絡

作為科學嚴謹的皮皮醬,決定先把按摩這件事搞清楚。

這還要從一個人說起。

戰國時期:扁鵲。

扁鵲路過虢國,看到吃瓜群眾都在哭(真哭假哭不重要)。

扁鵲問:你們哭啥?

吃瓜群眾答:太子死了。

扁鵲又問:幾點死的?

吃瓜群眾:雞叫的時候。

扁鵲說:我能給他整回來。

從按摩到按摩儀,你常去的「按摩」到底是個啥?

圖自網絡

於是乎,扁鵲在虢太子身材扎一紮,按一按,結果太子真的醒了。

所以就有了起死回生的故事。

從按摩到按摩儀,你常去的「按摩」到底是個啥?

圖自網絡

瓜友們又要問了,真的能把死人救火嗎?

當然…不是!

虢太子的這種症狀叫「屍厥症」。所謂「屍厥症」,就是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四肢僵冷,主要就是氣血經絡不通導致。換句話說,就是血液循環發生嚴重障礙,導致的休克。

按照皮皮醬的理解,扁鵲就是通過按摩的方式為虢太子疏通經絡,讓身體血液循環恢復正常。所以,你現在是不是覺得so easy ?

當然…不是!

如果無法在有效時間內恢復正常,很可能就會變成植物人!

就問你,怕不怕?

為扁鵲的勇氣鼓爪!

從按摩到按摩儀,你常去的「按摩」到底是個啥?

圖自網絡

可以說,到春秋戰國時期,按摩已經在醫療中有廣泛應用了。東漢末年,華佗發明的「五禽戲」,可以說是這個時期的集大成者。

時間往前推,在人類社會起源之初。為了爭奪食物,你打我,我打你,受傷也是家常便飯。也沒有醫生,要活下來,可不就只能學會自己來嘛!

有一天,他們發現:用石頭給自己按摩能緩解疼痛!

這不,按摩就是這麼來的。

而「按摩」被認知為一種保健方式,是在唐朝。

也就是所謂的「幹浴」。聽起來是不是高大上?

換句話說,就是把手搓熱了,給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按摩。

不好意思,允許我歪個樓,我想到了蔡國慶老師的「搓臉操」。

從按摩到按摩儀,你常去的「按摩」到底是個啥?

圖自網絡

嗯,就是這樣。搓一搓,就熱了,然後用這個熱量給你的身體加加溫。

到了清朝,按摩已經在民間普及開來。一些私人營業場所,比如理髮店已經可以提供按摩服務,而按摩也作為一種日常保健的方式在老百姓中普及開來。

從按摩到按摩儀,你常去的「按摩」到底是個啥?

圖自網絡

然鵝,歷史總是螺旋上升的。

到了民國時期,第一批“開化”的知識分子有話說了!

國醫都是不科學的,要廢除!按摩醫術被視為“小道”、“賤業”,可想而知,「按摩」被關進了小黑屋。

從按摩到按摩儀,你常去的「按摩」到底是個啥?

圖自網絡

到新中國成立,按摩被重新正名,迎來了勝利的小曙光。在醫療、康復、保健各個領域都有了廣泛的應用。培養了一波又一波熱愛按摩的忠實搬磚用戶!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皮皮醬都感覺身體僵硬了。

所以,你猜最後皮皮醬去按摩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