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战疫防控"小故事(3)一一“老黄牛”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检察官

检察官

检察官

导读daodu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两级院按照省检察院、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迅速安排制定预案,强化措施压实责任,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检察工作,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战疫”中的感人小故事!今天我们讲述的这个"战疫防控"小故事是:“老黄牛”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检察官

“这个小区我熟悉,疫情防控我先上”。这是内黄县院今年已56岁的申俊红同志向院党组主动请缨参战时话语。

申俊红是内黄县院有名的“老黄牛”。1986年到检察院工作,34年里,他先后任内黄县检察院监所科科长、后勤服务中心主任、专职检委会委员等职务,先后被表彰为市优秀检察干警、市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内黄县先进工作者、内黄县委、县政府政法宣传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任监所科长期间,带领全科干警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检察官

他像“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地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现在虽然已经56岁了,还不肯下火线,在办案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同事都钦佩他这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内黄县院根据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示,全面接管了城区两个居民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除外地干警、孕产妇、隔离人员外,可供调配的人员有限,还要同时兼顾单位和小区的值班及案件办理,正是在这样的危机关头,申俊红同志挺身而出:“这个小区我熟悉,疫情防控我先上”。他主动向领导要求,将小区疫情排查和卡点防控任务“揽过来”,接下了疫情防控的第一棒。


检察官

接过任务,他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准备好材料,带领其他人员入户走访调查。每到一户,他都仔细的询问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里有几口人”、“最近是否有过外出”、“有没有从外地回来的家属,尤其是武汉回来的”“有无发烧咳嗽症状”等等,对外来返乡人员和租住人员做到见人闻声,每个问题都认真询问,详细记录。同时,他还耐心细致地与小区住户讲解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消除居民恐慌情绪,并告诫小区住户尽量减少出门,给住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有需要时能随时解决。

这个小区是老旧公寓,没有电梯,他就爬着楼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层一层,一户一户的走访调查。长时间的奔波,步伐越来越沉重,身体越来越疲惫,但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走访调查,全面摸清了小区居住人员的底数、性别、年龄、职业等各项数据,信息准确无误。他说 :“既然接下了这第一棒,就一定要尽职尽责,决不能出现半点纰漏,一定要为接下来的防控工作开展打好基础。”


检察官

排查之后回到执勤卡点,他又开始指导值班人员如何进行出入情况登记,如何解决居民生活困难,怎样宣讲防疫知识。在同事看来,他是一个“眼中有活”的人,用土话说就是“闲不下来,也坐不住,总是有干不完的活。”这不,值班人员让他休息一会儿,他又叫上同事,拿上消毒液、消毒器具又回到了楼道里,开始对频繁接触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一趟又一趟,奔走在各个楼道之间;一阶又一阶,攀爬在四九严冬的寒风里,为群众切断病毒传染途径,为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从疫情发生拉响警报开始,整整十天,他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他都会拿着一沓沓厚厚的统计表递给接班同事,上边密密麻麻的记录了各类信息,交接班的同志看到厚厚的统计表,都不禁感叹:“申俊红可真敬业啊,跟他在一块工作,我们很轻松,因为他把许多工作都提前做了,但我们又很有压力,因为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标准,真怕做的不如他那样好。”

检察官

小区的疫情防控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很快就扎实有序开展了,能上岗下沉社区的干警都积极参与到了疫情防控中。但他的负担丝毫没有减轻,因为他还要把不能返岗的同事的工作承揽下来,避免案件超期。白天战“疫”,讯问犯罪嫌疑人、调查取证;晚上阅卷,制作文书,一摞卷宗,一页页的仔细查阅,这一个月来,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办公室亮着灯成为他忠实的伴侣。一个月来,他一手抓疫情防控,同时兼顾检察工作两不误,不因疫情耽误案情。他经常利用远程提审讯问犯罪嫌疑人,利用远程庭审出庭支持公诉,硬是把原本不会操作的新科技,练成了新本领,确保所有公诉案件都按期高质量办结。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大家都认为他应该可以松松劲,歇歇脚了,但是他却没有丝毫懈怠,对工作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一丝不苟。同事们每次从他办公室门前经过,看到的都是他聚精会神投入工作的背影。晚上,有的同事回家,回看办公楼,总能看到4楼靠东的那个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我们仿佛能看到他趴在办公桌前伏案办公的身影。


检察官

他的同事这样评价道:“申俊红同志平日里的一点一滴都感染着身边的每位同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再平常不过的工作,也正是因为有这些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内黄县检察院的工作才会持续创新发展。”


检察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