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突出综治网格作用 构筑心理防疫“堤坝”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华夏大地,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阻击战在全国打响。在高度关注疫情发展态势的同时,很多人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也在日益增加。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要求,宝鸡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联合市卫健委下发通知进行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和网格员作用,在做好人员排查、疫情防控的同时,结合自身业务职能,动员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参与公众心理疏解,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截至目前,已开通多条心理援助热线,多支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组建成功开始工作,并通过邀请心理专家线上坐阵、开设心理系列课程、发布心理调适相关文章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市人民构筑心理防疫的“堤坝”。

协调专业机构做好表率

宝鸡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组成调研组,赴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和心理服务工作,要求市精神卫生中心发挥社会心理工作行业标杆作用,率先垂范,及时安排部署开展公众心理疏导。在疫情初期就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3203366(24小时)和3554567(09:00-17:00),安排经验丰富心理咨询师接听热线,组建心理专家团队为心理热线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截至目前已接听热线1000余条。及时组建抗击疫情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人员等提供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为宝鸡市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心理辅导,并对疫情引发自伤自杀倾向人员进行危机干预。积极利用医院公众号、广播、网站、报纸等进行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了天天更新知识内容,为全市群众普及宣传相关知识。全力抓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通过调整工作方案、建立微信交流群、免费邮递药品、送药下乡到群众手中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精神障碍患者在疫情期间病情有人管,药品有人供,减少应激性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

发动基层单位积极响应

宝鸡市委政法委通过微信群、QQ群等,积极发动县区综治中心、网格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和公众心理疏解,开展心理援助疏解。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全市政法系统、基层一线政法工作人员通过视联网参与收听收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举办的抗击疫情远程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积极动员基层政法单位参与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和干预,化解群众紧张、焦虑心情。金台区下发《关于开展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工作的通知》,设立心理援助电话热线(0917-326667)和微信援助热线(bjsg3266667),为大众免费提供心理援助公益服务。陇县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方案》,组建县级危机干预小组,开通心理援助热线(0917-4601283)。千阳县用民间剪纸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提醒人们注意心理调适,保证心理健康。陈仓区运用多媒体积极向大众宣传疫情防护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微信公众号刊发数篇疫情期间心理调适相关文章。

强化部门行业协作配合

宝鸡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的通知》,抽调市级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帮助全市“四上”企业复工复产,指导督促联系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负责人、员工开展心理疏导,坚定信心,全身心投入工作。市委政法委综治中心联合渭滨区委政法委在市区经二路开展心理疏导、防疫宣传、驱散毒霾为主的抗击疫情守家园志愿服务暖民心活动。团市委开设宝鸡市心理疫情援助热线12355,从全市甄选出14位优秀心理服务工作者接听热线,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并通过青少年联合会组织专家应对疫情期间青少年心理问题,为市民戴上“心理防护口罩”。

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宝鸡市心理学会在1月28日发出“致宝鸡市心理服务行业及心理学工作者的倡议书”,倡议全市心理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组织相关省市专家、学者为广大群众开通心理危机干预系列课程,通过宝鸡市心理学会会员群等多渠道向心理学爱好者进行心理培训课程讲解。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开设心理援助热线(3214450),组建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团队,为疫情所致的情绪及适应性心理困扰者提供服务,组织协会咨询师积极撰写疫情期间心理调适原创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公众进行宣传。明朗心理咨询机构坚持做好12355热线工作,对宝鸡市中医医院援助武汉工作人员进行线上心理援助,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进行疫情期间心理保健知识宣传。

目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已进入总攻阶段,心理干预以及心理援助越发显得重要。宝鸡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大力协调全市各级综治中心、网格员和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公众心理疏导,认真履行职责使命,用各自不同的战斗方式,为广大民众提供最优质最专业的心理服务,全力构筑市民心理防疫“堤坝”,为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史红海 通讯员 马成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