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擔當”成負擔

我國初步控制了新冠肺炎的發展勢頭,但還不能說勝利,雖然有多個省份插上了小紅旗,但還有很多省份尚未清零。我們只能說是可以稍稍喘一口氣罷了。

可是境外的情況不容樂觀,各國抗疫的力量、政策和態度都跟中國不一樣,導致疫情在國外爆發。原本奚落、謾罵、抹黑中國的國家,紛紛改變態度,都向我國尋求幫助。我國也本著“負責任的大國”的原則,向這些國家提供援助。

地球是個小小的村落,人類是個命運共同體,互幫互助本是應有之義。但是,切莫有求必應,讓“擔當”成了負擔。

一是我國的情況並不能說樂觀。雖然我國境內的情況基本得到控制,並在逐步清零之中。但是又一嚴重的事情不得不面對,那就是境外輸入性病例。我國剛開始爆發疫情,被國外無端謾罵,甚至切斷航線,成了千夫所指的“疫區”。而現在情況剛好翻了個個,國外出現了多個“疫區”。但是我國依然沒有斷航,甚至初期還沒有進行有效的管控,導致疫情在我國出現反覆。

二是其他國家疫情爆發,紛紛向我國求援。儘管有些齟齬,但大度的祖國還是擯棄前嫌,有求必應,非常有擔當。這必須點贊!但是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我怕是會把“擔當”變成負擔,把自己壓垮。

基於目前的狀況,我建議如下:

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互幫互助,理所應當。但是,我們也得有個親疏遠近之分。雖說不要以牙還牙,睚眥必報,但我們也要照著“賬本”來還人情:友華的國家,怎麼幫都行,比如巴鐵;平時一向反華辱華的國家,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幫與不幫,因為我們沒有義務來幫助咱們的敵人。幫你可以,但也要講講條件。若只是因為對方態度轉變就去幫,那有可能還是重演“農夫與蛇”的故事。我們可以提交我們的診療方案,有償提供醫療物資,但醫護力量還是留在國內吧,他們也辛苦多日,也該休息休息了。

對於境外輸入,我建議我國應該當機立斷切斷航線,改為包機撤僑,飛機落地立即進行強制隔離。一定要改變一窩蜂湧入國門的現狀!對於華人華僑,還是要通過國內的親友向他們宣導:國內情勢依然緊張,回來其實風險蠻大,不如就待在所在國,儘量不要出門,注意戴口罩,勤洗手,等待疫情過去。

華人華僑大量回國,是因為世界情勢翻轉,現在中國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我們也要對這些歸國的華人華僑進行妥善處理。最好是採取包機撤僑方式,把非中國籍的“中國人”留在所在國,讓中國籍的儘量回來。

至於醫療費用和隔離費用的問題,國家已經公佈瞭解決辦法,在此不再贅述。

總之,我們要把好國門,大力控制境外輸入,不要讓國內抗疫功虧一簣!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