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灑青海“聚”大美——訪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周宇

7月,正值高原旅遊旺季,青海省文化旅遊活動高潮迭起,為慶祝香港迴歸22週年,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派出了120人的多民族演出陣容,在香港進行了民族舞劇《唐卡》的多場慶典演出,所到之處掌聲雷動、好評如潮。而當週宇率隊完成任務離開香港之時,距他援青期滿已屈指可數。

情灑青海“聚”大美——訪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周宇

周宇,作為一名援青幹部,他在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任副廳長,分管市場推廣和對外交流。他帶領分管處室在嚴謹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精彩,讓青海匯聚了一次又一次的世界目光。

2016年7月,時任國家文化部財務司副司長的周宇來到青海,開啟了三年援青的履職生涯。他努力為青海架設文化交流與國際合作橋樑,眾多通過他穿針引線而落地青海的活動與項目受到了國家部委和當地政府領導的高度好評。

他告訴記者,中央領導提出了青海最大的優勢是生態,最大的價值是生態,最大的潛力也是生態的定位,省委、省政府也據此提出了“一優兩高”的發展戰略。結合青海的實際,不能以遊客上量為標準,而要圍繞生態、價值作文章,引入精品意識,大力發展產品與服務配套的高端遊、體驗遊,通過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改變理念、革新技術,打造高原體驗遊的產品體系和標準,形成青海獨有的文旅品牌和市場體系。

情灑青海“聚”大美——訪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周宇

他說,大山、大河、大草原的壯美,儒釋道與伊斯蘭文化的兼備和民族文化的絢麗多彩是青海的最大特色,彰顯這些特色、講好多元文化的青海故事是以文促旅很好的發展思路。今年通過在京舉辦“一帶一路”中的青海展覽,國內外賓客的觀展熱潮以及網友們對青海的讚美好評讓他非常感動。

他認為,青海和西北既要培育和打造各自特色,也要加強區域協作,把絲綢之路產品做精、品牌做大,要向長三角、大灣區學習,加強頂層溝通與相互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援青三年,一生結緣,周宇說,他會一生情繫青海,併為這片土地的文旅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