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應對疫情影響 美聯儲“零利率”管用嗎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財經觀察:應對疫情影響 美聯儲“零利率”管用嗎

新華社記者宿亮 許蘇培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5日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1個百分點到0%至0.25%之間,並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聯儲為什麼要連續降息?降息能否穩定市場?降息的終點在哪裡?

眼下,疫情正在美國持續擴散。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15日23時(北京時間16日11時),美國確診病例累計已達3774例,死亡69例。

疫情無疑給市場造成嚴重衝擊。上週,美股三大股指經歷“大滑坡”,分別在9日和12日兩次觸發熔斷機制,導致大盤暫停交易。

聯邦基金利率調整是美聯儲減少美國失業率、穩定通脹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理論上,降息可產生減少信貸成本、增加消費和創造工作崗位等效果。不過,降息效果顯現存在一定週期,在實體經濟上的作用不會立竿見影,而資本市場對降息反應迅速。從以往經驗判斷,降息有助於提高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預期,利好股市。

然而,美聯儲兩次緊急降息,市場並不“買賬”。3日,美聯儲緊急降息50個基點,美股未因此止跌企穩。15日美聯儲宣佈緊急降息後,美股期貨市場反而大幅下挫。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外部不確定性巨大的情況下,降息非但可能不足以平衡市場受到的衝擊,甚至反而加劇市場恐慌情緒。另外,美聯儲在3月貨幣政策會議召開前夕提前宣佈降息,可能會被市場解讀為疫情不容樂觀。

21世紀前10年,美聯儲在互聯網泡沫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中均大幅降息。為應對互聯網泡沫危機,美聯儲從2001年1月起連續降息13次,將聯邦基準利率從6.5%降至1.0%。為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美聯儲將聯邦基準利率從5.25%降到0至0.25%的超低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前,美聯儲利率水平在1.5%至1.75%區間,遠低於上述兩次危機前的水平,降息空間較小。美聯儲此次降息同時還重啟量化寬鬆,試圖為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

聯邦基金利率還會再降嗎?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美國應像日本、歐元區等經濟體那樣實施負利率政策。不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認為,利率越接近零,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能力就越有限。

國際市場方面,美聯儲利率調整具有全球性影響,美聯儲降息是否將引發全球其他各國央行“集體降息”已成為市場密切關注的話題。

新西蘭是最先跟隨美聯儲降息決定大規模調整利率的國家。新西蘭央行16日宣佈,由於經濟預期“嚴重惡化”,將基準利率降低75個基點至0.25%,並將持續至少一年時間。

不過,在全球經濟疲軟、通脹率持續走低的大背景下,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先前已紛紛採取降息和量化寬鬆政策,全球利率進入下行軌道並長期處於低位。在這種情況下,各國央行與美聯儲面臨的問題類似,即降息空間不大,原本能應對緊急情況的政策工具已經捉襟見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