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公司高管侮辱女性成肖戰事件炮灰,娛樂圈流量水深


經過“二二七”事件,肖戰“頂流”的身份基本得到了認定。

即使已經過去小半個月,但“肖戰事件”的餘波依然能掀起不小的波瀾,最近“點炮”的是一家娛樂大數據營銷公司的高管。

艾漫數據高管不當言論引爭議

227事件後,肖戰究竟應該如何公關,相關品牌方該如何降低損失?

一直深耕娛樂大數據的艾漫數據高管曹永壽在最近的一場直播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但很快引發了一場“網友討伐”。

數據公司高管侮辱女性成肖戰事件炮灰,娛樂圈流量水深

其實他的觀點很簡單,對於這種危機公關,他認為不表態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但論述過程卻頻頻踩雷。

“我是覺得很多事情就是,在旋渦比較兇猛的時候,暫時繞開它。不表態,就是最好的表態,也是什麼都沒表態。因為你說什麼都是錯的,在這幫腦殘的眼裡,用我的話就是,你不要跟一幫瘋子講道理,因為瘋子從來不講道理。就像你不要跟你老婆講道理一樣,有錢來給她買個包,因為包治百病,這個事情就結了。千萬不要跟這幫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沒用的。你怎麼講你都是輸的”。

“肖戰已經沒事了,他個人沒犯錯,說實話,同人粉本身在中國也不是特別高大上的圈子也不是說特別龐大的,你現在找肖戰我是覺得能夠談到一個很好的價格”。


在這段發言中,他將危機公關的回應過程比作“跟瘋子/老婆講道理”,網友認為這種類比非常不恰當,將老婆類比為瘋子,四捨五入屬於“歧視女性”。同時他表示“同人群體人數少,並不高大上”,一下子得罪了網絡兩大群體——

女權同人圈,網友這邊也基本給這個言論定了性——三八婦女節侮辱女性挺肖戰

本來是給別人講公關策略的,沒想到自己發言不當成了公司的“公關危機”。

由艾漫數據開扒,資本如何製造“流量”

當代網友熱愛扒皮,在爆出不當言論後,曹永壽和他背後的艾漫數據也成為了網友吃瓜的最新素材。

首先了解一下艾漫數據,簡單來說這是一家娛樂大數據公司,平時經常見到的各種明星商業價值榜單、娛樂指數榜單等都是這家公司的傑作。但其實作為一家大數據公司,艾漫數據的業務範圍遠非幾個榜單而已,它不僅與各大影視公司、藝人經紀團隊有深度合作,同時也為廣告主提供諮詢與服務。

數據公司高管侮辱女性成肖戰事件炮灰,娛樂圈流量水深

簡單舉個例子,假如肖戰團隊希望瞭解肖戰在全網範圍內口碑怎麼樣;有多少黑粉、活粉;未來接個什麼樣的劇本才能再次大爆……這些問題都可以花錢讓艾漫通過大數據的方式幫你分析一下。據剁椒娛投報道,截至2017 年底,艾漫數據已完成超過80家藝人經紀工作室客戶覆蓋。

同時呢,如果有品牌主想要找個帶貨的代言人,那麼艾漫憑藉自己對娛樂明星的數據掌握程度也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選項,比如根據天眼查內容,國際大品牌寶潔就是用這公司的數據作為明星代言的推薦系統。

2015年12月,它作為娛樂大數據第一股掛牌新三板,2018年終止掛牌。根據上市期間的年報來看,艾漫數據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同時也能看得出,虧損正在縮窄。

數據公司高管侮辱女性成肖戰事件炮灰,娛樂圈流量水深

根據艾漫數據2017年年報,2017年營業收入為2511.1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4.14%;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65.87萬元,較上年同期-2479.16萬元,虧損減少;資產負債率為65.21%,較上年期末77.73%,下滑12.52個百分點。

在整個娛樂圈商業產業鏈上,艾漫像是那個中間人賺兩邊錢。

根據天眼查數據,國內不少知名娛樂公司與營銷公司都是艾漫數據的主要客戶,比如以營銷見長的藝人經紀公司壹心娛樂,從鹿晗到張藝興到李現,壹心捧“流量明星”是一絕,“有一說一,雖然粉絲都很愛罵楊天真(壹心娛樂創始人),但離開壹心以後大部分明星確實都沒以前紅了……”某飯圈女孩告訴藍鯨記者。


數據公司高管侮辱女性成肖戰事件炮灰,娛樂圈流量水深

這個業務看起來賺錢,但非常考驗良心,“這搞好了是大數據,要是存點什麼壞心眼就是斂財一條龍啊。既服務藝人團隊,又服務廣告主,假如我藝人團隊跟這公司關係特別緊密,是不是就能上各種榜單,然後你公司就能把我家藝人推薦給廣告主呢?反正數據是死的,算法是活的。你去觀察那些榜單,經常同一時間段的結果完全不一樣”。在飯圈擔任“打投女工”多年的蕾蕾告訴藍鯨記者。

而在粉絲經濟與流量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艾漫數據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在飯圈流量邏輯下,原本to b屬性明顯的各種娛樂類行業類榜單也成為粉絲做數據的重點,“品牌選擇代言人肯定會看明星的各種數據,這種榜單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艾漫經常出那種藝人商業價值榜單,那如果上榜甚至登頂肯定可以向金主和片方證明自家偶像的流量和價值,也有助於爭取更好的商務資源”,肖戰粉絲小西告訴藍鯨記者。

數據公司高管侮辱女性成肖戰事件炮灰,娛樂圈流量水深

但這種榜單究竟能否起到如此之大的影響呢?

某品牌從業人員告訴藍鯨記者,“其實很多榜單只是參考,對於品牌主來說藝人的微博數據甚至比榜單更直接”。曾從事娛樂宣發的小L也表示,“在宣發過程中榜單只是KPI的一部分,甚至不是主要部分,微博熱搜、發稿量這些才是KPI考核的重點。畢竟就算是大數據下的榜單也有不少可操作的空間,熱搜稿量這些都是相對更實際的數據”。


流量水深,真相是假

雖然近些年有不少評論稱“流量至上不再”,但從現實來看,流量創造明星的案例卻比比皆是,這也使得“流量”成為當今娛樂圈的一大迷信。資本不僅痴迷流量,同時也在批量製造流量。

在GQ報道中,一位粉絲文化學者以“肖戰“為例將資本製造流量的過程描述地更為深入,“像2015年整合盛大文學成立閱文集團,2018年收購新麗傳媒,都是打造泛娛樂產業鏈的具體步驟……當互聯網資本進入,你會發現所有環節,究其根本都是互聯網資本在操刀,而流量明星,就是這個產業鏈裡最光彩的一環……肖戰的履歷和資源的背後幾乎都有騰訊,這和打造‘泛娛樂產業鏈’的過程是同步的,是一開始就部署好的。他的流量完全是互聯網資本給的,是純血流量,這是一個基本邏輯。”

數據公司高管侮辱女性成肖戰事件炮灰,娛樂圈流量水深

流量明星的根基是“數據”,而各種數據與榜單背後其實也是一場資本遊戲。

“其實不止那些榜單,很多數據都是有水分的,或者說有方法達成流量的。比如大家會研究榜單、熱搜的規則,有些要求發博量,那就簡單了主動權在我們自己手裡多發就行唄,不上榜那說明還不夠努力。還有些像熱搜這類純考核熱度的,你光自己悶頭髮肯定沒用,就要發動營銷號了,他們會帶動更多的人來‘加熱’這個話題,最後達成目標”,曾從事宣發工作的小L表示“水軍”的形式和方法很多,“

不要把你看到的都當成是真的,流量世界,真相是假”。

《半月談》曾扒皮發現,在微博上大部分搬運匿名留言區謠言的微博賬號均來自同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本身也涉及藝人公關業務。交保護費的“呵護有加”,不聽話的黑料不斷。有媒體爆料,代拍江湖中最好賣的不是美圖,而是黑圖和可以各種內涵聯想的“同框圖”。

數據公司高管侮辱女性成肖戰事件炮灰,娛樂圈流量水深

在資本的世界,任何遊戲的玩法都不那麼單純。但同時,現實也在不斷印證著另一個道理:迷信流量的人也終將被流量反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