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戰疫家書”中的家國情懷

讀懂“戰疫家書”中家國情懷

中國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叫《國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唱出了無數中國人的心聲。舍小家為大家、先國家後個人,從來都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把中華兒女團結在一起的強大精神力量 。隨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的打響,廣大一線醫務工作者、黨員幹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志願者以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擔當,成為戰“疫”時期最美的“逆行者”。他們用家書這種特別方式,述說牽掛、思念、堅守和希望。他們把滿心牽掛化作暖暖鼓勵,把千言萬語化作寥寥數語,寫進一封封戰“疫”家書裡。正是這樣的紙短情長,道出了大愛情懷和擔當精神。

從抗疫家書裡,能讀懂抗疫英雄們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是對自己國家一種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這些家書是前方和後方的往來書信,有抗疫一線的妻子寫給丈夫的,有抗疫一線的兒女寫給父母的,也有後方的親人寫給身處抗疫一線的家人的……信裡面有牽掛和不捨,有關心和鼓勵。“親愛的寶貝,出發前一晚你一直坐在媽媽的行李箱裡不肯出來,媽媽真的不捨。”“媳婦,多保重,等疫情過去,等你長髮飄飄時,來年我陪你回來賞櫻花。”……一句句包含真情的言語,看似平淡,而置身於寫信者的情景,讀來無不令人動容,這不僅給親人最溫暖的撫慰、最有力的支持,也能讓讀到信的人在感動中懂得怎麼樣更好地愛家人、愛家庭,特別是當家庭有難、國家有難之時,如何正確處理家庭關係,也能從中受到啟迪。大疫之中的家書,既是情感的寄託,也是責任的傳承,更是值得我們發揚光大的家國情懷教育。

從抗疫家書裡,能讀懂抗疫英雄們的無私奉獻。為了國家好民族好,奉獻和犧牲有時在所難免。“正是有了無數優秀兒女前仆後繼、無怨無悔地付出、拼搏和犧牲,才有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才有了歷經磨難卻始終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民族。疫情面前,為了保障復工復產的一線工作人員,卡口制路、日夜堅守的人民警察、公安幹警、消防戰士,無數的快遞小哥、志願者、保潔人員,始終奮戰在一線,疫情不退,我們不退!“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軍人,一聲令下,奔赴一線!”“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醫生就要衝鋒在前,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黨旗烈烈,聽,在疫情面前,中華兒女發出的,最動人的號角!偉大孕育於平凡之中,偉大屬於每一個默默奉獻的一線抗擊疫情人員,屬於每一個抗擊疫情的平凡國人。

從抗疫家書裡,能讀懂抗疫英雄們的責任擔當。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事業與理想和我們的民族相融,和國家的發展相結合。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精忠報國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 在這場抗疫人民戰爭中,正是那些最美“逆行者”的使命擔當,生動詮釋了家國情懷,築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抗“疫”防線。就是在知道大批醫護人員被感染,有的甚至因此獻出生命,他們仍然選擇逆行,這就是英雄,這就是責任擔當。“爸爸不是英雄,不是勇敢,也不是無畏,而是有一種義務、責任和決心。生而為醫,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只有真正的使命感才能讓人無懼而往!”……字裡行間像是在向親人解釋自己的選擇,但更像是一份向疫情的宣戰書,流露出在國家危難之時盡職盡責、為國奉獻的豪邁之情。從這本抗疫家書記錄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源泉,是家國情懷匯聚成的強大的力量。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抗疫決戰時刻,一封封火熱滾燙直抵人心的抗疫家書溫暖著我們,激勵鼓舞著我們,為了溫暖的小家、為了偉大的國家,奮勇抗疫,決戰決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