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號角吹響!醫械業務如何定位: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過去兩年,醫藥圈最大躁動,無過於藥品“4+7”帶量採購的疾風驟雨。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即4+7個城市)進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目的是以量換價,降低採購藥品價格。

2020年1月,藥品第二輪全國“4+7”帶量採購結果揭曉。儘管中國醫藥人們,已經在第一輪“4+7”以及全國擴圍中,屢次經歷了“毀三觀式降價”,似乎已打足了預防針,卻仍然被新一輪投標結果中,“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騷操作,驚掉一地下巴。

即便結合第一輪“4+7”經驗,本輪帶量採購政策有所緩和,未要求最低價唯一中標,但參標者仍然作風激進:33個臨床常用藥,最高降幅97%,平均降幅53%。理性投標,並未如預想般出現;聯合圍標,也證明只是捕風捉影。

“3+6”號角吹響!醫械業務如何定位: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凜冬將至?

談判桌上的愁雲慘霧,立刻被成倍放大,反映在二級市場。幾乎在一瞬間,閃跌、崩盤、封死,落標者被按在跌停板上反覆摩擦。

凜冬已至!

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可以倖免。醫藥圈的寒意,迅速蔓延到了醫療器械圈。

早在2019年6月,國務院就印發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指出“逐步統一全國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對單價和資源消耗佔比相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開展重點治理,改革完善醫用耗材採購政策”。

同月4日,國際醫保局召集各方專家開會,討論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據財聯社報道的會議內容,“集採或將從心血管介入器械(支架)切入;同時還將對支架產品進行分類編碼,為集採做準備”。

有了藥品“4+7”經驗在前,醫療器械帶量採購試點,有如發條上弦,闊步猛進。

2019年6月-8月,安徽試點省屬公立醫院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從骨科植入物(脊柱類)、眼科植入物(人工晶體類)切入,以兩類產品在省屬公立醫院70%和90%的採購量,換取了平均53.4%和20.5%的降價幅度。安徽省稱,此次帶量採購對兩類產品年度醫保資金的節約,分別高達3.7億和0.3億左右。

同年7月,江蘇省整合全省157家三級醫療機構組成省級聯盟,就包括高值耗材(如介入類、起搏器了、骨科創傷類等)和低值耗材(如精密輸液器、密閉留置針等),開展了1次省級帶量採購、4次地區級別帶量採購試點。相關產品平均降幅15.86% - 72.61%不等。

行業再度譁然。區區兩省小試牛刀,帶量採購的殺價威力已然如此,一旦擴面,豈還了得?

開局順利,國家醫保局自然要乘勝追擊。

2019年12月,《京津冀藥品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合作框架協議》將以佔全國醫療器械市場10%左右的“京津冀聯盟”為核心,輻射周邊黑、吉、遼、蒙、晉五大省,從人工晶體植入物等耗材切人,掛鉤60%以上的市場用量,探索醫療器械跨省帶量採購新模式,“3+5”可根據相關經驗適時擴面。今年1月6日,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採購平臺發佈《關於開展京津冀及黑吉遼蒙晉魯醫用耗材聯合帶量採購(人工晶體類)歷史採購數據填報工作的通知》,將山東納入帶量採購範圍,醫療器械帶量採購“3+6”粉墨登場。

“3+6”號角吹響!醫械業務如何定位: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儘管有藥品兩輪“4+7”風捲殘雲於前,醫療器械“3+6”試點敲山震虎於後,醫械圈內,仍不乏“醫療器械,不至於此!”的聲音。

而支撐這一觀點的,則是普遍存在於醫療器械圈內的三大預判:

  • 對國家的預判:“政策不會總是繃著,大家總能喘口氣!”
  • 對行業的預判:“器械跟藥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 對企業的預判:“大家可以抱團取暖,聯合應對!”

然而,如果細細推敲,以上三種預判,與其說是經驗教條,不如說是盲目幻想。

幻想一:“政策不會總是繃著,大家總能喘口氣!”

此觀點普遍認為,中國對醫療行業的監管,一貫是運動式治理,即“上下一致堵大坑,政策執行一陣風”,效果並不持久。典型例子諸如“分級診療”、“多點執業”,談了多年,卻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然而,在新組建的國家醫保局主導下,常態化治理將成為主流,運動式治理必將成為過去式。運動式治理的制度原因,在於過去醫療監管權力分散化。監管權分佈在衛計委、人社部、發改委等好幾個衙門之中,想要做成一件事,跨部門的協調、合作並不容易。因此,諸如“聯合整治”等運動式、項目式管理,就成了不二之選。而國家醫保局的組建,集上述各項監管權力於一身,形成了名副其實的“超級醫保局”,讓中國的醫療監管,史上第一次實現了中央集權,也為醫療領域常態化治理,奠定了制度基礎。

幻想二:“器械跟藥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藥械不同”之說,固然有其合理性。比較而言,醫藥行業科學研究屬性更重,產品化難點在於機制原理,而非生產工藝,因而對公司規模要求不高,誕生了許多“小而美”企業;一旦產品化成功,臨床應用無非就是醫生開藥,學習曲線不陡峭,潛力放量快,易顛覆。而醫療器械精密製造屬性更重,產品化難點在於原材料和生產工藝,往往需要大公司全面的研產供體系作為支撐;同時,由於醫生學習曲線陡峭,並且產品使用量往往集中在部分高年資醫生,即使研發成功,也需較長時間實現商業化上量,同時也對下游經銷商臨床服務水平有較高要求。

行業特性的不同,直接影響了相似政策落地難易度。典型例子,就是醫療器械兩票制,在局部數省試點2年之後,對全國擴面踩了剎車。2019年12月5日,國家醫保局在回答全國人大相關建議時提出,“高值耗材與藥品之間巨大的差別及其臨床使用和售後服務的複雜性,關於高值耗材兩票制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以此為鑑,一時間,“器械SKU太多,難以一致性評價“、“不同器械醫生手感不同,一致性評價和帶量採購推不下去”等一系列說法,再度甚囂塵上。

然而,對預判未來,重中之重是分辨何處是“信號”,何處是“噪聲”;哪些是“大勢”,哪些是“插曲”。

事實已經證明,“醫保談判+帶量採購”組合拳,可以讓目標藥品醫保資金佔用,縮水到原來1/10規模。隨著“4+7”在品種和地域擴面,醫藥類醫保支出佔比勢必不斷縮小,醫療器械作為醫保資金佔用的下一個大頭,不拿器械開刀,拿誰開刀?

對國家醫保局而言,短期看,“政策執行難”只是癬疥之疾,長期看,“資金穿底”才是骨髓之痛,必除之而後快。藥品一致性評價推行之初,質疑聲同樣不絕於耳,認為仿製藥並不能真正滿足臨床需求,強推無益。時至今日,即使在一致性評價已經推行多年,臨床一線也偶有反映,“同一通用名進口和國產就是兩個藥”。但是,面對這些阻力,可曾見監管機構後退半步?帶量採購不照樣是如火如荼?

監管機構決心如今很明確:寧願讓政策在執行中逐漸成熟,也不會空等政策成熟了再去執行。在骨髓之痛面前,任何疥癬之疾都無足輕重。這也是未來醫療器械政策,最明顯的“信號”,最確定的“大勢”。

幻想三:“大家可以抱團取暖,聯合應對!”

過去,醫療器械招投標中圍標、串標並不鮮見,幾乎屬於常規操作。因而有人認為,類似的“成功”可以複製到未來帶量採購之中。“只要大家聯合起來,抱團取暖,就一定可以渡過難關。”

此種觀點無疑小視了“超級醫保局”在帶量採購機制設計的良苦用心。一言以蔽之,帶量採購通過“帶量”、“寡頭貨源”、“最低價”三大機制,營造了一個現實版的“囚徒困境”。

“帶量”一改之前招投標“只管供貨資格,不管具體上量”的情況,把中標與最高可達70%的採購量緊密聯繫起來;而“寡頭貨源”則決定了每一家競標者所競爭的市場規模,都是他們絕不可能放棄大市場、基本盤;“最低價”中標,則組成了“囚徒困境”的最後一環——面對不可能放棄的市場規模,以及摩拳擦掌地競爭對手,每個競標者都在焦慮中反覆思考,“你怎麼知道他會不會報更低的價格?”

“3+6”號角吹響!醫械業務如何定位: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這種“猜疑鏈”一旦形成,“抱團取暖”就必不能成事。每輪投標,動輒50%以上的降價幅度,也就成了常態。相同的邏輯,在醫療器械帶量採購中同樣適用。

如此看來,上述三種幻想,實屬不切實際,必須堅決放棄。那麼,未來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發展之路,又在何處?

過去,無論外企、民企,面對醫保擴面驅動下,快速膨脹的中國市場,“快”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只要能賣得出去,管他“創新產品”,還是“同質產品”,一律雨露均霑,能賣就能賣,不賣白不賣。

然而,醫藥行業經驗在前,器械行業同樣端倪已露,可以預見,在未來“強監管”主旋律下,中國醫療器械玩家的致勝之路,只剩下清晰可辨的兩條:

  • 醫保談判路徑:創新產品(“First-in-class”),參與創新器械醫保談判,用大幅(但還不至於誇張)降價換取快速上量;
  • 帶量採購路徑:同質產品(“Me-too”),參與醫療器械版帶量採購,用地板價換取絕地生存;

當然,上述兩種主流路徑之外,還存在一些替代路徑。比如“創新器械放棄醫保談判,聚焦病人自付模式”。但與主流路徑巨大市場體量相比,這些替代路徑,最多隻能作為針對利基市場的小眾選擇,不會成為主流戰略方向。

既然未來戰略選擇被壓縮到兩條主幹道,那麼中國的醫療器械企業們,又當如何抉擇?

首先,認清形勢是當務之急:未來醫療器械企業轉型時間窗口,只剩2年左右。

通常,由於行業差異,同樣的政策,在醫療器械領域平均要比醫藥領域晚2年左右落地。例如,“藥品零加成”在2017年全面實施,而“耗材零加成”則在2019年全國落地;“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從2016年展開,而“器械一致性評價”則在2019年開始全面試點。

依此規律,參照藥品帶量採購軌跡,未來2年左右,醫療器械帶量採購將完成試點、全國擴面、品種擴充等一系列標準操作,全面鋪開。而這2年,就是醫療器械企業完成再次定位,實現業務轉型,獲取“器械行業下半場門票”的珍貴窗口期。一旦錯過,將失去最佳上車時機。

其次,客觀定位是轉型之要:窗口只剩2年,大路只剩2條,企業需儘快決策何去何從。

不同的路徑選擇,意味著迥異的目標市場、產品組合、競爭策略、准入途徑、能力打造和資源匹配。過去很多企業,創新產品和同質產品來者不拒,反正自己有渠道、有資源、有關係,賣得出去。但在將來,如果繼續兩邊下注,會使企業資源利用效率大打折扣。未來的競爭,註定將以做減法為主旋律。一言以蔽之,定位為王。

最後,手段選擇是致勝之基:要在短短2年內順利完成轉型,“創新產品路徑”重點依靠外延手段,而“同質產品路徑”主要仰仗內生挖潛。

若選擇“創新產品路徑”,則外延發展(併購、License-in、合資等)將成為最重要的手段。醫療器械企業,無論是“由仿到創”的成熟公司,還是“生而創新”的新興企業,其創新產品的來源,無非“自主研發”、“併購整合”兩種選擇。自主研發需要團隊、能力和時間的積澱,並非朝夕之功。在轉型窗口只剩2年的情況下,通過外延手段快速切入,幾乎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若選擇“同質產品路徑”,則勢必要靠內生手段打造一個“同質帝國”。成熟市場經驗證明,仿製藥或者同質化器械模式成功的核心,是“產品極多”、“價格極低”、“供應充足”。而要支持以上核心競爭力,必須建立強大的大規模產品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供應鏈保障能力。這三種能力,是真正的髒活累活,但是一旦建立起來,將成為不可逾越的護城河。中國目前同質器械細分領域,公司“單品種、小確幸”特徵依然明顯。誰能在未來2~3年苦修內功,在上述三個維度建立起真正的能力壁壘,誰就能在同質產品路徑上笑得最久,走得最遠。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中國現代醫療器械行業,於1980年代起始發端,於1990、2000年代探索前行,於2010年代突飛猛進。艱難行至今日,大家忽然發現“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統一監管碼”、“兩票制”、“DRGS”等一系列政策橫亙於眼前,森然隱現,可謂“四十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企業而言,雖然是千頭萬緒,無從下手,但若只挑一件最要緊的事情來做,那就是——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3+6”號角吹響!醫械業務如何定位: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 END -

作者 車袁| 編輯 謝安然 | 排版 Els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