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在1月番即将结束的时候,推一下这季最不能错过的《别对映像研出手!》。对于这部由最近颇为高产的汤浅政明担当监督的作品,要说推荐理由的话,如果是喜欢《白箱》同好,就一定别错过它!

本次的渣翻来自日本动画资讯网站「アニメ!アニメ!」,在这部动画播放前(1月5日),对《映像研》原作大童澄瞳的专访。有大童对于汤浅监督作品的那句感受,翻这篇就值了(手动狗头)。

ps. 动画op《easy breezy》的演唱者是日本女子rap组合chelmico,有点意思的。

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映像研》漫画原作大童澄瞳看动画版:

“这才是所谓的动画啊!”

张开想象的翅膀,3个女高中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强世界”。

描写挑战动画制作的少女们的故事,大童澄瞳原作的漫画《别对映像研出手!》,由汤浅政明率领的动画工作室科学猴动画化。这部充满干劲的作品,自2020年1月5日起在NHK综合频道每周日深夜档播出。

既有用手绘图表现出各种脑洞全开的设定图解,也有主人公制作动画时表现出的兴奋感和不断喷发的灵感……能够召唤出人们内心深处热情的原作漫画,在连载之时就一度成为SNS上的热门话题。

这部对动画制作充满热情的漫画,充分体现出大童澄瞳自主制作动画的经验,是一部对动画充满爱意的作品。

在动画版正式播出之前,我们采访了原作者大童对于作品动画化的感受,听他讲述对于动画的热爱。

[取材·构成=川俣綾加]

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你们的坚持与我是相通的!”

—— 对于动画化,大童老师有没有给出“希望做这些”或者“不要那样做”的要求?

大童:就我来讲,只要标题还是“别对映像研出手!”,其他什么改变都是ok的。

—— 无论怎样改动都可以?

大童:哪怕角色全员都改掉也没问题,改成不讲动画制作的主题都可以。

—— 真是一个非常大胆的答案呢。

大童:我真正想看的,是动画制作方为了“有趣的东西”而做动画。比起复刻原作,这才是更重要的。我很想享受动画的乐趣,所以我才不会去提“这里我希望这样”的要求。

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 看到浅草氏等角色在动画中动起来,是什么感受呢?

大童:首先真的很感动,真的太厉害了。水崎氏从保镖那里逃出来的追捕场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包括原作中没有的动作描写也很棒。

浅草氏是什么样的人,水崎氏是如何行动的,金森氏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的。我想即便是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的人,也能在这个场景中感受到三个角色的个性。

原作中第一话是从学校里的场景开始的,然后徐徐展开三个人的关系,而在动画版里是不一样的构成方式,我觉得这是动画才能做到的。

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 动画第一话的开头,在原作中是第一话靠后的部分。

大童:实际上这才是我原本对第一话的设定,不过当时责编说“开头这样导入显得太弱了”。

因为我自己做过动画和映画,在我的脑海里是以映画演出的方式讲故事的。

但是漫画由于张数的限制,并且本身包含的信息量少于映像。所以为了更容易的传达给读者,就把冲击性的部分改放在前面。不然可能很多读者就不会看下去了。

不同版本的第一话,体现出漫画和动画两种不同形式媒介的特性。

—— 动画制作方是否知道第一话原本的开头呢?

大童:完全不知道,纯属巧合。我不知道改动是汤浅监督,还是脚本的木户雄一郎老师做的,或是还有什么其他原因,我确实不太清楚。

但是看来他们也认为我最初版本的导入方式最合适,我感到非常开心。从映像的角度来看,“我做的演出是没问题的”(笑)。

—— 单行本第二卷的134页上写到了,“尽管我不知道你在哪里你是谁/ 我明白你的坚持”,是这样的感觉吧。

大童:的确如此,以作品为媒介,彼此是相通的。

—— “以动画制作者的角度思考让事情变有趣的方法”,感受到您已经乐在其中了。

大童:故事流程虽然会被添加或删改,但这是由于媒介形式不同产生的细微差别。像是描绘映像研活动室的场景,看到“圆圈映”的标志出现在动画里,真的觉得这样的安排太好了。

令人意外的部分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变成令人惊讶的动画映像。

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 三个主角浅草氏、水崎氏、金森氏的声音,分别来自伊藤沙莉、田村睦心、松冈美里,声音里的纯粹感让看过动画之后的我印象深刻。

大童:我很喜欢。第一次和汤浅监督见面的时候,彼此都说了“喜欢棒读系”。

—— 所谓“棒读系”是指?

大童:和一些动画中抑扬顿挫的演技稍有不同……怎么解释才好呢,大概是动画感不那么强的类型。

当然,不是说声优们演技如何的意思,只是单纯是我的一种喜好。

—— 角色的声线很低,这在动画中的女高中生里很少见呢。

大童:三个人都是哑嗓的感觉。让每个角色都与众不同很不容易,但三个人都能用到这种声音真的很棒。

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被细节中表现出的真实感所吸引

—— 您似乎不管是在动画还是真人影像中,都很容易被人物本身的所作所为打动,您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呢?

大童:是的,虽然什么都喜欢,但一定要选一个的话,我更喜欢“贴近现实”的那些。

这些举止和现实对比起来看,即便没有什么相关知识储备,也会有“这个场景下确实应该这样做啊”的感受。动画能还原到如此程度,让我很惊讶也很感动。

—— 您还发过一条Twitter说“这就是动画啊!”,配着浅草氏盘腿坐用望远镜远望的场景,这就是如上所说的“贴近现实”吧。

大童:是那个膝盖稍微向上抬起的动作。一个人如果要盘腿坐着向前探的话,上半身必定会发生前移。人的重心会发生变化后,稍微抬起膝盖就会让上半身的前倾更容易。

这个动作瞬间让我觉得,“就是这个!这就是动画该做的工作!”(笑)。

当然,省略掉细微动作细节有让人有愉快感受的时候,即便不关注这方面也能感受到看动画的乐趣。就像在红叶季节进山,观察这棵树叫什么名字、这是什么种类的树叶,这种观察很有乐趣,但同时,欣赏整座山的红叶同样也是一种享受。

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 《映像研》里空想和现实交错的世界十分广阔,这种感觉和汤浅监督的作品很有共通的部分。当宣布《映像研》由汤浅监督动画化的时候,相信很多粉丝也有同感。

大童:会经常听到人们这样说,我也不太清楚这些话因何而来又共通到何种程度。不过我坚信由汤浅监督来负责动画化,一定会非常有意思。

—— “因何而来和何种程度”指的是?

大童:对于读者来说,无论漫画还是动画,看到的都是《映像研》的成品。而对于我来说,漫画从绘制阶段就存在于脑海中。

反过来,我在见汤浅监督时,看到的是动画成品,而我又并不太清楚具体制作过程。所以在我看来,有些共通点的产生是不可思议的。就请各位观众在看动画时找找这些共通点吧。

但是,这部作品一定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动作瞬间出现,与汤浅风格十分契合。希望看到动画成品的人能有“原来大家说的是这个”的感觉,我很期待。

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 制作期间大童老师在持续关注的吧?

大童:是的,我很确信自己对汤浅监督的信任。汤浅监督的《海马》《四叠半神话大系》《心理游戏》,还有他负责部分的《蜡笔小新》,我都是反复看过的,他作为动画制作者的可怕能力我都了解……不过现在好像可以说了,太深奥了,我没怎么看懂(笑)。

—— 说到与动画的联系,原作中出现了《未来少年柯南》的广告。

大童:去找负责编辑说“这里想出现下《未来少年柯南》”,得到了允许,不过需要要么支付使用费用,要么是在作品中出现宣传广告。我当即就选择了发广告,能在我的漫画中植入《未来少年柯南》的广告,很棒啊(笑)。

1月番有趣第一名:是死宅就看《别对映像研出手!》

—— 以您过去的动画观看经历来说,关于“动作”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呢?

大童:太多了,但首先想到的是《交响诗篇》第26话,艾蕾卡的滑空板坏了从LFO的推进器中掉落的场景。

推进器是圆锥型的,所以手会慢慢滑下去,但是在掉下去之前又抓住了一次。这里的作画是吉田健一老师,这样的表达非常厉害。

还有《星空清理者》的ed里骑着摩托车在海边行驶的场景,猜想这是吉田老师画的摩托车吧,一看果然是他。

—— 您怎看待《映像研》的动画版呢?

大童:浅草氏等三位制作出的动画,是会强烈表现出作画趣味的画面。我也很期待。

《映像研》是上至我的父辈下至小朋友都能看得懂的作品。虽然播出时间是在深夜,不过我觉得讲的内容是对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有帮助的吧(笑),也有很多会让动画宅兴奋的要素。

因为科学猴工作室采用的是flash动画的形式,所以制作者中还有很多海外人士,真的是走在时代前端的工作室。《映像研》由科学猴做成动画会产生新的冲击,敬请期待。

原文标题:「映像研には手を出すな!」原作者・大童澄瞳が「これがアニメーションだよ!!」と唸る“アニメ版”の見どころ

https://animeanime.jp/article/2020/01/05/50733_2.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