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原型評審,產品經理的你該怎麼開?

前言:

關鍵在於要搞定兩大陣營:需求陣營、技術陣營。


栽過不少跟頭,悟出少許實戰小竅門兒,希望能幫您少走彎路。

第一次原型評審,產品經理的你該怎麼開?

一、會前


1、產品團隊先內部評審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


一般情況,是不會拿著你的2B原型,跟團隊內部小夥伴過一次的。


因為,誰也不想把不好的一面,露骨的展現給身邊人看的一清二楚。


一般人不推薦,等你有足夠的自信之後,不妨一試。


但是,如果你拉的下這個臉,可以邀請小夥伴們來個原型部門分享會。


其實,小夥伴們大部分是很樂意參與並幫助你的,除非他們當時比較忙。


我們產品部門之前就試過,效果還蠻好的,可以提前規避不少小問題。


2、兩大陣營先單點逐個擊破


先找業務方評審,再找技術團隊評審,雖然慢了點兒,麻煩些。


但是,可以很大程度能讓你在原型評審大會上,不會被兩大陣營懟得體無完膚,手足無措。


2.1、單點突破——需求陣營


自己初步畫的原型和規則,得先跟業務方單獨過一下,確認是否達到初步預期。


業務方,是告知其該產品他們當初提的需求,如今如何滿足,頁面之間如何跳轉、如何操作。


所以,可多次騷擾他們,小腿兒勤快些,再約他們抽時間聊聊人生,直到在用戶體驗上,他們點頭滿意為止。


2.2、單點突破——技術陣營


技術陣營選手有:項目經理、UI設計師代表、前端開發代表、後臺開發代表、測試工程師代表等


技術,會摳產品的每一個細節,不斷的問你為什麼有這些頁面、流程和規則。


你原型裡有的,他能問的,都會問;沒有的,也會問,誰讓你沒想清楚?


我覺得他們真的是一群很了不起的人兒,謝謝你們,筆芯~~


不僅要寫代碼、設計圖片、測試產品,還要來幫你這個渣渣產品擦屁股。


不是漏了這個規則,就是漏了那個流程,或者是這個頁面,反正就想懟你啦!


溫馨提示:如果你沒有跟技術陣營小夥伴,先小範圍至少原型評審一次,你會死得很慘。


除非,你對自己的業務流程、原型、規則極其自信。那請忽略我的友情提示。


同樣,別害怕被蹂躪,勇敢的面對他們,直到他們在流程、原型、規則上,不懟你為止,此輪小範圍評審才算暫時告一段落。

3、做好必要準備工作


3.1、必須邀請關鍵人參與會議


先用各種途徑(當面、郵件、釘釘、語言電話、微信等)與各關鍵人物,預約並定好可參會的時間。


溫馨提示:如果關鍵人物沒空參與或與其他會議發生衝突,咱們可往後延期再約。


但是,必須約到。能拍板的人沒空來參與,你的評審會,開了等於白開。


誰經歷,誰酸爽~~


3.2、會議通知提前一到兩天發


一般以郵件+釘釘群公告形式,正式邀請項目相關所有人來參加會議


最好一個都不能少,當然特殊情況非關鍵人可提前請假。


3.3、準備好會議所有必備資料


需要分發的資料可以提前打印幾份出來,發給有需要的小夥伴。


3.4、提前與運維同事打好招呼,連接調試好大會議室投影儀。


這事兒可大可小,如果關鍵時候掉鏈子,投影儀連不少,是很尷尬的一件事喲!


3.5、提前10分鐘到達會議室,並再次提醒項目組成員。


溫馨提醒大家,會議馬上要開始,請移步到會議室參會。


大家都很忙,可能一天要參加N多個會議,特別是關鍵人物。


你不提醒,不少小夥伴或許早已把你的會議忘得一乾二淨,很正常。


二、會中


準備工作做足後,那麼可以正式評審啦喂!快快拿好小板凳,排排坐。


4、告知會議目標


相信很多產品經理都會發現,明明我開會是聊這個需求的評審。


結果,被大家一通瞎幾把亂聊之後,多少人被帶到陰溝裡面去了呢?


開完會,啥結論也沒。好好的一個原型評審會,變成了產品吐槽大雜會。丟~


因此,重點關注會議主題、會議目標,為什麼開,怎麼開,要達到什麼效果?


為了不重蹈覆轍,會議目標必須開會剛開始就向所有人強調。


5、介紹項目背景


等等,別猴急嘛!怎麼也先來個前戲,讓人家有點心理準備吧?


無論有多少人,已經知道此項目的基本情況,依然建議你統一再次為參會人員介紹下為什麼要做這個產品,為誰服務,解決哪些痛點,有什麼價值。


6、對評審會議進行管控。


會議主持人做好控場工作,嚴格遵守會議流程。


先禮後兵,對事不對人。


偏題的話題避免拉長會議時間,浪費大家表情,建議直接打斷拉回主題。


7、心態要好,控制好情緒,別激動。


做產品經理,如果你沒有一顆大心臟,我現在就想勸退你。


見過舌戰群雄嗎?沒錯,你的第一次原型評審大會,將會感受到。


記住,你就是全場最亮的那個zai。


放鬆,坦然面對,親。


8、指定專人做會議紀要。


老鐵,醒醒!一般也就是你自己記錄啦。


當然,如果有個小助理,那就美滋滋咯!


9、認真落實會議決議並嚴格執行,責任到人。


放空炮誰不會啊?關鍵是很多需要落地的東西,必須責任到人。


比如說:如果原型評審沒通過,作為產品經理的你得會後繼續優化原型再評審,直到通過為止,才能往下推進工作;如果通過了,設計需要誰出UI圖?多久出?


好多事兒呢,各項工作,都得在會議上逐一落實,各自認領。

9、不討論技術實現細節,只探討可行性。

別忘記了,你已經單獨跟技術聊過技術規則細節了。


在這種大會上,那麼多非技術人員參與,你聊過多技術實現細節問題,結果是啥,知道不?


玩手機的玩手機,睡覺的睡覺。大會哦,大佬?並不是技術原型評審會,切記。


三、會後


10、將整理好的會議記要,發給項目參會人。


會上肯定討論了很多需要落地的會議決議,為了以防大家忘記,記錄下來,並以公司正式郵件發給大家


豬哥將平時工作中使用的會議通知、會議紀要模板分享給你。


公眾號後臺回覆:【會議紀要】領取模板。


如果你還需要什麼工作模板,請私撩我咯~


11、與技術團隊溝通產品提測、上線時間。


原型評審通過之後,產品也閒不下來的啦!


拉小會與技術陣營小夥伴溝通:UI圖什麼時候出來?代碼什麼時候提測?測試什麼時候上灰度環境?什麼時候產品和業務方驗收?等等一堆問題,都需要定個時間節點。


12、給業務方反饋上線時間


很多時候,業務方在你還沒跟技術陣營討論上線時間之前。


大家才剛剛評審完,便拉著你,來那麼一句:什麼時候上線啊?我很急?


然後你又要很無奈的再次解釋一遍:我得先跟技術團隊討論,然後跟你同步。


有木有?所以,討論完的上線時間,趕緊告訴業務方,給他們吃顆定心丸吧!


13、管控項目進度


項目管理,主要的痛,個人覺得是以下幾點,建議重點關注一二。

13.1、需求變更


又一個老大難問題,需求變更導致的風險,是很麻煩嚴重的。不過,要根據自己的經驗與能力判斷,此次需求方變更需求的影響範圍。

如果影響不大,那能改就改;如果影響較大,那必須上報風險,事前告知需求方並給出合理理由。

如果是影響思維模型中的底層數據架構,那必須報嚴重風險。

13.2、緊急需求


最怕這類人,不講理還霸道,整個項目正常的上線流程又不是不知道,但還要提出我現在就要,一週之內就要這種不懂互聯網項目正常上線流程的無理要求。

誰的事不急,誰的需求不重要?你現在要,我也給不了,小需求我可以快速評估,儘快上線,儘量做到能今天上線絕不拖延到明天。

但是,大需求該怎麼走流程還是得怎麼走。

13.3、項目組臨時換人


項目開發到一半,技術突然離職或者被其他項目借調,導致項目突然報風險,也是很容易讓人措手不及。

如果技術離職,得找人儘快接手咱們的項目。如果技術被借調,咱們產品得去了解具體原因,想解決方案。

最終目的,保證項目正常上線。


總結:

原型評審,是我們產品人,不得不面對並認真做好的一步。任重而道遠,各自加油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