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Review 新基建

新基建,有多“新”?

這個概念火起來,甚至比“新冠”還年輕了2個月。

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4日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給新基建吹響了“集結號”。

央視新聞報道則解讀了新基建的發力方向: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此前,媒體統計了包括雲南、河南、福建、四川、重慶、陝西、河北、江蘇、江西、北京10個省市公佈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總投資約為25.5萬億元,並迅速與新基建對應起來。

分析認為,疫情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黑天鵝”,但也很可能是一個分水嶺,今夏,中國經濟可以期待一個強勁的反彈。

當天受政策發佈驅動影響,A股市值飆升約1.2萬億;連續11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北上資金重啟掃貨節奏,當天淨流入超60億元。

重溫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的理論,亞洲區域經濟的增長依賴迅速加大勞動力和資本等投入,以及大項目投機。

目前看,新基建已經激活了資本市場,那麼下一步會不會帶來新產業、新供給與新就業,或許只是個時間問題。

人均投資2萬元,新基建要“爆炒”科技?

人們擔心新基建是新冠引起的,而自然讓人聯想起上一個鼠年後的“4萬億”基建大刺激,那麼,這波新冠的“供給側衝擊”會引發滯漲嗎?

假如這一波“基建”操作達到了25萬億,這也就相當於未來若干年,中國人均投資1.8萬元,接近2萬元。幾乎相當於投出了一些地區人口全年可支配收入。

那這25萬億,會投入到哪裡?值得麼?

正如央視所梳理揭示,新基建聚焦的7大領域,絕大多數與科技驅動的產業佈局與城市功能“新舊動能轉換”有關:

1、科技創新:包括5G基站及相關設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

2、新型城鎮化,聚焦點在於擴大城市圈的經濟輻射能力以及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包括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以及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城市安防等基建投入;

3、公共投入補短板,包括包括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設施、環保相關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從此次新冠疫情爆發看,不能絕對說新基建是產業規劃與投資增長推動出來的結果,社會對科技發展的需求,已經在疫情期間,爆發出來。

例如,為遏制病毒傳播,政府限制了經濟活動:人口被隔離,工廠被關閉,供應鏈中斷,由此帶來了兩個問題,人與人的隔離,人與機器的隔離。

這是工業化時代無法解決的,但在信息化時代,卻有可能解決,甚至催生新的業態。

疫情影響下,我國經濟想盡快恢復到正常軌道,催生出了很多在線辦公,無人工廠的新場景。

根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現階段國內有將近2億人在家辦公。

這帶動了一大批協同辦公軟件的興起,據學而思、猿輔導等平臺公佈的數據顯示,其單日同時在線流量超500萬人。釘釘方面也表示,目前已有1200萬學生、2萬多所學校加入了“在家上課計劃”。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從最初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在線旅遊、線上租房,到如今企業及政府集團使用的審批、證明、採購、內部管理文檔,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辦公流程線上化,電子合同的接受程度和使用場景,也變得越來越廣泛。

最重要的是,從各省經濟看,復工復產可能會帶來大量的人口流動,進而引發疫情風險。

據統計,山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產26088家,復工率99.7%,復工人數436.8萬人;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總數4.45萬家 復工人數603萬人。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那麼,假如人與機器可以分離,那麼很多因為人口流動產生的風險,也就隨之消失了。相反,未來如果區域經濟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越高,勞動密集型經濟被替代,地區經濟也就不再依賴“人口紅利”,省卻了諸多因人的流動性問題,帶來的黑天鵝與灰犀牛事件。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回過頭來看新基建的7大領域,恰恰是支撐上述新業態、新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

從國際對比來看,ICT(信息與通信技術)投資佔總投資的比重與全要素生產率(衡量經濟效率)具有明顯的正相關關係,比如美國、日本ICT投資佔比在持續提高的時間段,TFP(全要素生產率)也基本維持上升的走勢。

那麼,不必懷疑新基建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拉動力,而且這將是新的“三輪驅動”:投資、產業與技術並行。

新基建與老基建的最大變化是什麼?

金融危機之後,以傳統“鐵公基”為代表的舊基建支撐了經濟增長。

那麼,新基建除了產業與經濟維度的貢獻之外,它與老基建相比,帶給普通人的最大不同是什麼?

耶魯大學的大衛·蓋倫特在很久以前就預言過“鏡像世界”:一個基於數據的人類生活新維度。數據的洪流正在催生一種新經濟,它造就鏡像世界不止是現實世界的數學呈現:數字副本正在日益壯大自己的生命,並反作用於現實。當越來越多的部分在虛擬界中被展現和模擬,鏡像世界的發展將需要新的市場、機構、基礎設施、企業乃至地緣格局。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傳統的“鐵公雞”,聚焦於現實的道路,房地產與城鎮化,由此帶來了人口集中。

而新基建到來的或許切實發展而出的虛擬“鏡像世界”,信息高速公路、智能化的居住與城市管理,通過眾多傳感器和無線連接,讓人口集中的城市,為居民帶來新的價值。

比如,這次疫情期間,為了幫助人們復工復產復課,山東省大數據局在短短几天內,向社會廣泛徵集了各類線上產品與解決方案,並一口氣公佈了600多項免費應用,宛如一個“超級應用市場”。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同時,疫情爆發也帶來了智慧社區、智慧街道與智慧政府的出現。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在疫情期間,郭店街道通過“社區大腦”,結合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要求,下派相關工作任務,實時監控轄區環境衛生狀況。

濟南一些街道的社區通“APP”疫情防控服務專欄將為社區居民及時發佈最新的疫情防控動態和通知;直通社區醫療服務中心,開展心理指導、發熱上報、預約門診、疫苗接種、上門護士等醫療服務。

2019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已明確表明,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通信網絡建設等新基建的重點將向大都市圈、城市群轉移,與人口流動方向相適應。

總結而言,雖然投的都是錢,但老基建是複製,新基建是創新與洗牌。當人流的管控與市場服務走到“瓶頸”,通過信息流的重新分配與應用帶來的人口管控與服務,將是未來影響每個人生活的大事。

人們說,老基建帶來了中國的城鎮化,是硬件投入,帶來了中國城市發展的1.0,而超大城市發展則是2.0。目前看,這個提法不對。新基建帶來的城市 “軟件”的投入與管理服務能力的提升,才會真正帶來中國城市發展的2.0時代。

結語

分析預計,今年整體基建投資增速可能至少在8%左右,當前新基建佔總基建投資的比重可能在10-15%,新基建增速會快於整體,未來3-5年其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至15-20%。

人均2萬元的投入,帶來的將是“數字孿生”級別的大變遷,中國經濟未來將整體“在線”,中國城市化發展,也將迎來新階段。

保羅·克魯格曼的亞洲成長理論,還有後半句,那就是僅靠投資於人力投入的 “成長模式”,終將面臨天然的侷限:就業率不可能永遠提高,資本積累終將遭遇收益遞減,而公共投入的回報最慢,也往往被拋在腦後。

中國要想跳出這個“歷史週期律”,新基建給出了一條與西方不同,而又超越西方發展模式的新路。

25萬億新基建“上架”,中國人均2萬元要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