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有這樣一部電影,初看的時候,你以為它是一部恐怖片:時而自己發出聲音的鋼琴,掉落的書本,它講的是一個鬼故事;再看的時候你以為它是一部喜劇片:沒有猙獰的外表,頂著一大床床單,兩個黑洞式的眼睛就充當了一隻鬼,令人發笑;最後你以為你看懂了,它是一部文藝片,它講的是一隻鬼不願意離去等待自己愛人的一生,但其實它是一部哲理片,思考了整個人類的歷史和人生命的意義。

它就是《鬼魅浮生》,這部由大衛·洛維執導,魯妮·瑪拉、卡西·阿弗萊克主演的劇情電影,全篇講述的就是它的英文名一樣——"a ghost story"(一個鬼的一生)。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意識流電影的佳作

這是一部兩極分化非常嚴重的電影,喜歡它的人會說它是一部意識流電影中的傑作,而討厭他的人會認為整篇電影冗長繁複,有著很多毫無意義的長鏡頭,看得讓人昏昏欲睡。確實如此,本片在聖丹斯電影節首映的時候,在中場很多人就因為電影節奏太過於緩慢而紛紛退場,特別是在電影中長達五分鐘的一個長鏡頭中,很多人的忍耐也到達了極點。但這一點在聯想到他的導演是大衛·洛維時,也便不覺得奇怪了。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其中他的作品中最富盛名的便是《他們非聖人》,同樣是魯妮·瑪拉、卡西·阿弗萊克主演,同樣的充滿意識流色彩。這種充滿意識流手法的拍攝技巧使得大衛·洛維看上去並不像一個美國本土的導演,更像是一位來自歐洲的小眾電影的導演。

當然了,這一點與當代主流的快節奏的電影風格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也飽受別人的詬病。《華盛頓郵報》就評價他的《他們非聖人》把九成精力全都花在了營造氣氛上,只有一成用在了劇本上。而這一點唯一與他有相似之處的美國本土導演便是泰倫斯·馬利克。他所導演的《生命之樹》是在業內出了名的難以理解,相傳這部電影在意大利的某一家電影院上映的時候,工作人員誤把電影的開頭放到了結尾,但是觀眾看完後也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讓人啼笑皆非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轉而來看本片,也是一部意識流刻畫的佳作。何為意識流?旨在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作品。意識流作品更多的是出現在文學作品上,文學作品中會運用大量的文字來刻畫主人公的心理,從而達到意識刻畫的目的。最典型的便是意識流文學創作大家弗吉尼亞·伍爾芙,在她的著作《牆上的斑點》中,作者用一篇文章的時間圍繞牆上的一個斑點展開了無限的遐想。而本片在開頭的時候就引用伍爾夫在《鬼屋》中的一句話,而在後面的鏡頭中,書架上掉落的那一本書也正是伍爾夫的《鬼屋》,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致敬。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導演利用4:3的圓角銀幕框住視野,模擬舊式的家庭攝影機鏡頭將觀眾代入鬼魂的視角,而本片的展開都是圍繞男主角作為一個鬼魂的視角,從男主角變成一個鬼魂,再到他回到原來生活的世界,最後跟隨他的視角經歷了這個世界滄海桑田的變化。但在電影上運用意識流這一方法顯然會顯得不討好,因為電影中很難使用大量的文字來刻畫,但是如果將文字替換成人物的語言或者動作的話就會顯得非常的繁複,也就偏離了意識流的本意了。

所以在電影中,我們會看到導演會習慣性的用一大段一大段的長鏡頭對準了影片中的主角。筆者認為這種視覺上的靜止和內容表達上的空白是導演想通過這段時間給予銀幕外觀眾更多的思考,而這種互動性的思考也就填補了意識流文學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說這部作品是極端的並且自大的,除了命題宏大以外,他也對觀眾有著較高的要求,而在如今商業化娛樂至上的時代,電影也是如此,很少有人能做到靜下心來去思考。而這種藝術上的偏執也很難讓它成為一部人人說好的作品。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導演大衛·洛維說:"很早的時候,在我的頭腦中,就住著一個鬼,一個穿著床單的鬼。我愛這個鬼,這個穿著床單的鬼,以前,我也嘗試著去拍關於他的電影,但是都沒有成功。現在看來,他一直在等著我,等著一部合適的電影。"當然,我也願意相信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

等待和充滿執念的一生

很多人看完電影會覺得這部電影講的是等待和執念。沒錯,男主角因為放不下自己心中的愛人,選擇繼續留在這棟房子。在刻畫兩人的情感時,導演用了兩個長鏡頭對準了男女主角相擁親暱的畫面,無聲更勝有聲。而最為人所知的電影中經典的五分鐘的長鏡頭:

描繪了女主角在愛人離去之後一個人吃巧克力派的場景,沒有任何的背景音樂,我們只能聽到叉子與盤子碰撞所帶來的令人不悅的聲音和女主角機械的重複著不停的吃著派的動作,但卻讓我們隔著屏幕,不需要任何過激的情感渲染,也能理會到那種愛人離去之後內心的絕望與悲痛。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前面提到過,電影的很多處都出現了伍爾夫的《鬼屋》,除了對意識流這種風格模式的致敬,更有男主角尋找失去愛人的主旨的提示。《鬼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對已經死去的夫妻化成鬼,回到他們原來所住的住處尋找他們認為作為寶貴的東西,結果發現所找的東西就是那對現在住在屋子裡面的恩愛的夫妻。

在影片中間斷掉落的書本中有鬼屋裡面的這樣一句話:鬼屋說:"safe, safe, the treasure yours."(心安啊,心安,寶藏是你的),而這篇文章的結尾有這麼一句:

"safe, safe, safe," the heart of the house beats proudly." Long years--"he sighs, "Again you found me." (心安啊,心安,這麼多年,你又找到了我)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一開始最好男主角放不下的是他那深愛的無法接受的愛人,他化作一個用床單罩著的鬼就在他們原來生活的愛巢裡靜靜的看著她,卻永遠都無法觸摸她。到後來男主角捨不得的是愛人離開後在門縫中藏的那句話,他經歷了幾千幾萬年的,重回了一遍他們活過的生活,終於在他打開了那張紙條之後,他的執念消失了,而他自己也永遠的消失了。這是一個鬼的故事,這同時也是一個找尋執念的故事,一個找尋愛的故事。

看完電影之後很多人會有很多的好奇,他們都在猜想女主角留下那張紙條到底寫了些什麼?有人說紙條上寫的是我愛你,有人說寫的是再見……導演最終也沒有給我們一個答案。但這真的重要嗎?到頭來,這只是一張普普通通的紙條而已,它更多的是一種寄託,它是繼續待在這偌大的房子的理由,它是不願意離開的理由。電影中有個鏡頭男主角隨著歷史不斷的追溯,他看到了當年的自己。而他當年在屋裡聽到的一聲怪怪響,竟然到頭來還是他自己發出的。這種輪迴像極了《恐怖遊輪》裡的不斷的循環,同樣的也是因為執念。這種輪迴給人一種宿命的意味。所有的愛與恨,歡樂與悲傷,等待與絕望,生與死,過去和現在,自由和禁錮都在時間裡。他們已經遠去,他們從未遠去。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電影中除了男主角還出現了對面房中另外一個披著花被單的鬼,他們用意念交流。他們初遇的時候都是具有執念的靈魂,他們因為自己的執念留在這個世界上,但就像《千與千尋》中那樣到最後在無盡的等待中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名字一旦被奪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在等人。

——誰?

——我不記得了。

在最後,男主角家所在的地方被拆毀了,這是我們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花被單,它留下最後一句話就消失了,當等待已經變成了存在本身。不再等了,也就不存在了。

——我覺得他們不會來了。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終於在追求執念的過程中有的人放棄了。但這就是生活,我們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追尋這些東西,他們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最後我們可能成功了,可能我們最後失敗了。但這就是人生的樣子。卡伊洛斯執著於頭頂上的太陽,,尼采執著于思考在壓抑的空間中凝視著深淵;海子執著於將日日夜夜渴望幻化成詩歌。這是鬼的一生,是我們的一生,也是充滿著執念的一生

對人類和人生的思考

電影中精彩的一段就是男主角隨著時間的流逝一步步追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他看到原來他居住的房子變成了聳立的高樓大廈。他看著窗外霓虹燈閃爍,原本熟悉的高樓已然變得如此陌生。他從來就是孤魂野鬼,可他這一次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寂寞。萬家燈火卻與他無關,他最後心灰意冷,從高處跳了下來。

結果男主角回到了最原始的拓荒者的時代,最後一步一步的他回到了自己原來住進這個房間的時候。導演最後真正的展現了他所要說的生命就是這樣的一個閉環。不斷的輪迴,不斷的衍生,不斷地發展,這也是本部影片命題最為宏大的一點。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都覺得這部電影像極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作品描寫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故事,但最後一場颶風捲走了所有馬孔多的歷史,像一切都沒有存在過。就像電影中男主角那一場時空之旅,那些出現在時空裡的過客,那些拓荒者、移民者他們在自己的生命中哭過、笑過、活過,最後都淹沒在了時代的洪流,消失在了電影中出現的星空。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借了一個路人的角色講述了他想表達的內容:

曾經你奮鬥過的一切,你和其他人所分享過的一切,甚至和外星球的生物,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分享過的一切,所有曾讓你驕傲或自鳴得意過的一切,都將煙消雲散。

《鬼魅浮生》:一個鬼漫長等待的一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但真的一切就這樣不存在嗎?巴贊曾經提出過一個木乃伊情結:古埃及的宗教,本質上是對死亡的對抗,將生存看作是依賴於維繼肉身的持存,從而,作出一種防禦,以抵抗時間的流逝,它滿足了人類的基本心理訴求。因為,無論如何死亡不過是時間的勝利,通過人工手段維持肉身外觀,其實從時間之流中將其奪回,將其珍藏密斂於可以說對生命的掌控中。

所以我們不必害怕死亡。在人生中行走,將生命中的美好的瞬間珍藏密斂於對生命的控制之中,這才是生命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