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高新區:抗擊疫情盡顯“江海製造”本色

本報訊 (李雨溪 記者劉琴) 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發出感謝信,對作出重要貢獻的政府部門和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給予感謝。其中,江海區經濟促進局和江門高新區鐵金剛機械有限公司、業偉成機械廠兩家企業在感謝名單之中。。這兩家獲點名表揚的企業,只是眾多江海企業積極行動起來抗擊疫情的縮影。

據悉,此次接到國務院緊急任務的江海企業有10餘家,江門市多快好省機械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據該企業副廠長黎鋒介紹,按照原生產計劃,復工後企業將投入到生產戶外運動服裝複合膠帶的任務中。接到任務後,江門市多快好省機械有限公司立即成立了任務突擊組,全力保障生產平穩、順利、高速進行。由於該公司以戶外產品熱封膠帶為主,再加上時間緊、任務重、資源緊缺,任務突擊組就採用了邊技改、邊採購、邊培訓的方法來保障生產。

“為全力支援抗疫工作,我們已經把全部力量調至熱封膠條生產線。目前,園區內生產企業已累計向湖北武漢、仙桃等地供應近200萬米防護膠帶。”江門市多快好省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少明說。

在建造武漢火神山醫院過程中同樣有“江海製造”的身影:由江門市奔力達電路有限公司提供線路板生產的MAXHUB(高效會議平臺)為火神山醫院運營提供支持,有助於推進遠程專家會診、多學科聯合會診等,為疫情中的遠程醫療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據悉,MAXHUB產品的線路板孔數較多、耗時較長,奔力達克服困難向鑽孔環節傾斜人力資源,調集在江門本地過春節的員工,第一時間投入到產品生產中。

抗擊疫情盡顯“江海製造”本色,依靠的是江門高新區(江海區)良好的製造業基礎,除了擁有一批在製藥、醫療器械和裝備領域底蘊深厚的製造企業,更擁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據悉,3月4日,園區企業廣東宏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向江門市捐贈2000件防護服及2000件隔離衣,總價值約50萬元。宏健公司原是一家生產手術用引流管、給藥器的生產廠家,響應政府號召,在疫情期間緊急轉產防護服。

在疫情面前,“江海製造”率先出發、全力衝鋒。近一個多月以來,包括上市公司、民企、國企、科技企業等在內的數十家企業積極響應,為疫情防控提供了資金、產品、技術的支撐,11家企業獲得江門市防疫應急保障物資生產提前復工獎勵,“江海製造”繼續奔忙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