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卡吉爾到巴拉科特:印度空軍的持續挑戰(一)

印度空軍的歷史

印度空軍成立於1932年,當時印度仍然受英國殖民統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部隊參加了從西北邊境省(NWFP)的反叛亂到東部針對日軍的常規空中行動,1945年獲得"皇家"前綴。1947年印度獨立時,印度皇家空軍擁有7個戰鬥機中隊和1個運輸機中隊。

從卡吉爾到巴拉科特:印度空軍的持續挑戰(一)

克什米爾土邦王馬哈拉賈·哈里·辛格宣部加入克什米爾併入印度的第二天,印度空軍的C-47運輸機將錫克教團第1營空運到斯利那加,以抵禦巴基斯坦民兵從西部湧入該邦。幾天後,“噴火”和“暴風”戰鬥機參加了這次行動,在扭轉局勢和迫使巴基斯坦1949年1月停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到1950年1月26日,成立印度共和國,印度空軍從名稱中刪除"皇家"前綴,此時,印度空軍已經擁有了噴氣式戰鬥機和重型轟炸機。直升機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進入空軍,不久,印度空軍又獲得了噴氣式轟炸機,英國“堪培拉”轟炸機於1957年開始抵達。印度空軍於1961-64年首次參與海外部署,作為聯合國剛果行動(UNUC)下一支綜合作戰部隊的一部分,與埃塞俄比亞、瑞典和意大利等國的飛機並肩作戰。

1962年的中印戰爭中,兩國都限制使用空中力量。印度空軍僅限於傷員後送和運輸飛行。對於沒有派遣作戰飛機參與此次衝突,印度空軍一直耿耿於懷。印度部分人士一直認為是因為當時誤判了中國空軍的實力,導致印度政治高層在決策的時候不敢動用空軍參與作戰,從而才導致了62年印度的失敗。

從卡吉爾到巴拉科特:印度空軍的持續挑戰(一)

運輸機向前線空頭補給

而1965年9月爆發的第二次印巴戰爭,雙方空軍大規模投入到此次衝突中。巴基斯坦的主力戰機為當時較為先進的美製F-86F“佩刀”戰鬥機和F-104“星”戰鬥飛機,其中“佩刀”式飛機上裝備有AIM-9“響尾蛇”紅外製導空空導彈,而印空軍沒有裝備空空導彈。巴基斯坦空軍不僅空襲了印度縱深的幾個機場,摧毀了大量印度飛機於地面,而且在空戰中也技高一籌,打得印度戰機不敢輕易升空。

從卡吉爾到巴拉科特:印度空軍的持續挑戰(一)

F-86F“佩刀”打得當時印度空軍難以招架

1965年至1971年期間,印度空軍全面現代化和擴張,1966年3月對米佐國民陣線起義採取短暫空中行動。對現代化印度空軍的試金石測試是在1971年印巴戰爭期間。在東部和西方的兩線作戰中,印度空軍都能夠獲得對巴基斯坦空軍的優勢,並最終在東巴完全掌握制空權。12月14日,巴基斯坦東部省長阿卜杜勒·莫塔萊布·馬利克宣部辭職,導致巴基斯坦東部軍隊最終投降,並建立一個新國家孟加拉國。

1971年的勝利之後,另一輪現代化開始於1970年代末。印度空軍還在1987年至1990年參與了在斯里蘭卡的印度維和部隊行動。印度空軍下一次參戰是在十年後,在1999年的卡吉爾衝突期間。

當代印度空軍

2019年2月26日是印度空軍自1971年以來首次對巴基斯坦進行空襲。在巴拉科特空襲之後,印度政治領導人似乎也對動用空中打擊力量有了新的想法,數十年來,印度政治領導層一向迴避使用空中力量,轉而支持不採取任何報復行動(2001年議會襲擊、2008年孟買襲擊),或跨越實控線的有限地面軍事行動。

從卡吉爾到巴拉科特:印度空軍的持續挑戰(一)

巴拉科特空襲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次日導致一架MIG21BS被巴擊落

然而,像巴拉科特這樣的空襲能否對巴基斯坦起到威懾作用還有待觀察。儘管在隨後的幾個月裡給巴基斯坦造成的影響並非微不足道,但空襲後第二天發生空中衝突後迅速緩和,表明雙方都對繼續對峙沒有太大興趣。然而,空襲確實帶來了某些教訓,其中最主要的是,沿實控線淺近縱深的報復總是比更深的打擊影響要小,而且只有通過空中力量才能進行縱深打擊。(續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