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連續暴跌,《大空頭》劇情重演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

——《大空頭》

過去的一週,延續十年的牛市的美股迎來了史詩級的暴跌,一週內兩次熔斷,三大股指累計跌幅均超20%,美股進入技術性熊市,美股股民哀鴻遍野,就連見過大風大浪的股神巴菲特都感慨,美股這種跌法真是一件“活久見”的事。但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卻有些狠人卻在美股之前高歌猛進時就意識到了危機,而後反其道而行之,通過做空美股大賺一筆,其中狠人中的狠人橋水基金經理達利歐甚至準確的預測到暴跌會發生在3月,從而提前佈局,在別人為損失流淚的時候大賺20%,可稱得上名副其實的“大空頭”。

人們對於押注股市下跌來賺錢的空頭們本沒有什麼好感,但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卻讓很多人改變了看法,因為他們是在市場陷入集體狂歡時唯一保持清醒的人。而事實上,終結牛市的絕不是大空頭手上的空單,而是人們在金錢面前喪失一切的理智的人們的貪婪與瘋狂。


美股連續暴跌,《大空頭》劇情重演

《大空頭》描述的次貸危機,瘋狂社會中的清醒者

《大空頭》上映於2015年,上映之後在美國反響強烈,並一舉斬獲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最佳改編劇本獎,但相比於同時獲獎作品《荒野獵人》、《聚焦》等影片,《大空頭》在國內的受關注度很低,但是,這部描寫美國次貸危機的電影所表現出的人們在危機前的愚昧、瘋狂與貪婪卻能時時刻刻警示所有的人,而那些保持清醒的“大空頭”們,他們面對問題時的不盲從和基於事實的理性分析與判斷或許是人類對抗愚昧的最強利器。


美股連續暴跌,《大空頭》劇情重演


《大空頭》藉助四位在狂歡中發現問題清醒者(基金經理邁克爾,馬克,投行內部從業者韋內特和已經厭倦華爾街“詐騙”而退休的銀行家本以及他的兩個弟子查理和傑西)的視角來為我們展示了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們如何在虛假的繁榮上無中生有的建立起空中樓閣,一切的一切,始於關於房貸的所謂“金融創新”。

房貸本來是銀行最穩定的收益項目,但是,它的缺點是受到回報太慢,但是“聰明”的美國人民始終是有辦法的,於是,華爾街的銀行家們發明了新玩法:銀行在發放貸款後,直接把許多份這樣的貸款證券化,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 的形式,賣給其它金融機構。

打個比方,銀行為還款能力有保障的客戶A提供了一百萬住房貸款,該銀行可以在30年內獲得額外一百萬的收益,但是,這些收益(連同本金)必須經過整整30年的回款週期,銀行並不想等那麼久,於是,他們會選擇將這些貸款以證券的形式賣出去(價格可能是110萬甚至105萬),這樣他們就能迅速拿到一定的回報,房貸從一個穩定的收益形式變成了一種掙快錢的好方法。


美股連續暴跌,《大空頭》劇情重演


在銀行將住房抵押貸款以證券化的形式賣給投資者的同時,買房者換不起貸款所帶來的風險也轉嫁給了投資者,但是決定是否發放貸款的機構卻依然還是銀行,這就構成了一個問題:

既然銀行發放房貸的目的已經不是為了獲得持續穩定的收益,而是快速把這些貸款變為證券賣掉以掙快錢,那麼最符合銀行利益的做法就是:

儘可能多的發放貸款,有條件的發放,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發放。

電影中的第一位基金經理布瑞察覺到有超過一半的借款人信息中沒有任何原始材料(資產情況、收入證明等),也就是說,銀行很可能給了大量實際上根本沒有還款能力的人發放了貸款。於是,他認定整個房地產以及證券市場其實已經脆弱不堪,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導致崩盤。


美股連續暴跌,《大空頭》劇情重演


邁克爾的做空行動引起了另一位基金經理馬克和投行內部從業者韋內特的注意,他們決定親自去驗證銀行發放貸款是否真的那樣隨意,結果很讓人崩潰:

馬克問銀行從業者你們是否拒絕過哪怕一個希望獲得貸款的人時,銀行人士回答:沒有。

馬克希望親自找到購房者去了解實際情況時,卻發現購房者在用自己狗的名字申請住房貸款。

馬克又從一位墨西哥來的脫衣舞娘口中得知:這個之前一貧如洗,除了跳脫衣舞外身無一技之長的女郎竟然同時買了5套房子和一處公寓。

狂歡的派對上人人都在忘我的隨著音樂起舞,絲毫也沒有察覺了音樂隨時都會停止。

瘋狂的房地產與被愚弄的大眾

通過幾位基金經理的調查,我們瞭解到:銀行從業者將大量貸款放給了根本沒有還款能力的人,他們這麼做除了是因為希望多掙些快錢外,還有一些僥倖心理在作祟:畢竟房價一直上漲,就算貸款人違約,銀行拿到房子再賣出去不但可以彌補損失還能額外賺一筆。而促使房價上漲的最主要因素又是大量沒有還款能力的人從銀行處獲得了貸款而後湧入房地產市場,讓這個市場過熱,房價上漲。

事實證明,人們為了賺錢真的可以無限瘋狂,習慣於把房貸轉化為證券賣出去的銀行開始相機辦法多發放貸款,於是,更加瘋狂的事情發生了: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投入市場後之所以有人願意去買下它,還是因為這些人認為它穩定而安全。但是,買方如何確定這些“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安全呢?他們首先會關注這些證券中所涉及的房貸的違約情況。於是,為了自己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賣的更好,銀行們需要想方設法降低違約率,具體操作是:大幅降低前兩年的貸款利率。


美股連續暴跌,《大空頭》劇情重演


打個比方,正常情況下,購房者A買下一套房子需要每年需要支付5%的利息,這些利息不多,但仍有一些人會因為這5%的利息而放棄貸款,於是,銀行為了讓這些人能夠獲得貸款,修改了還款方案,前兩年貸款利率為1%,之後利率為7%,這樣一來,前兩年購房者的還款壓力會減小,但之後壓力會陡然上升,但銀行不管,只要兩年內違約率低,讓數據看上去好看,就可以將其趕緊賣出,至於之後購房者是否違約,就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了。

事實上,接受這種形式貸款的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以移民為主,他們甚至不能熟練的掌握英語,這些人大多是被銀行連哄帶騙的購買了房子,他們大多數根本看不懂合同,銀行內部人士也嘲笑他們“一群無腦的蠢貨”。


美股連續暴跌,《大空頭》劇情重演


除了看違約率,“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的買家通常會直接通過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來判斷這些證券的安全性,但信用評級機構也是盈利機構,他們之間也存在競爭。

以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為例:標普、惠譽和穆迪三家機構中,如果標普對於一家銀行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評級低於穆迪,那麼他們會選擇穆迪作為自己產品的評級機構,這樣一來,標普就失去了一單生意,最終結果的就是評級機構們都會給出儘可能高的評級,但投資者並不知道這些,如果評級機構給出AAA的評級,他們會理所應當的認為這個產品非常安全。

於是,評級機構的推波助瀾讓這次狂歡走向巔峰。


美股連續暴跌,《大空頭》劇情重演


“美國處於一個詐騙的時代”,“我們贏了,但美國輸了”

最終房貸與其金融衍生品的比例高達可怕的1:20,這繁榮已經完全建立在空中樓閣之上。

在基金經理馬克看來,華爾街以各種方式誘導人們貸款,並隱瞞事實,將質量極低的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賣給投資者的行為已經是一種詐騙了。用他的話說:“美國處於正一個詐騙的時代,這個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但是,大家似乎忘記了,詐騙者從來都沒有取得過最後的成功,他們終會失敗。”

是泡沫就一定會破這是缺定的,不確定的只是破裂的時間。

審判日最終到來,其實四位“大空頭”中的布瑞甚至已經預測到了崩盤時間,2007年第二季度,雖然實際的崩盤時間稍晚,但它最終還是來了。

其實邁克爾能夠得出結論的理由很簡單,大部分貸款的超低利率只能持續兩年,一旦兩年的“優惠”到期,這些人將難以支撐高額利率,而後大面積違約潮就會出現,為了償還債務,這些人賣出住房,於是房價由漲轉跌,當房價下跌到一定程度,原本正常的貸款買家(想還貸款且有能力還貸款的人)突然發現自己需要償還的貸款比自己房子的價值好高,於是,他們選擇停止償還貸款,讓銀行收回房子,銀行的資金鍊開始緊張,只能低價出售手上的房產,房價進一步下跌,選擇斷貸的人進一步增加,銀行擁有更多的房子和更少的資金,只能進一步出售房子,房價進一步下跌,如此循環。


美股連續暴跌,《大空頭》劇情重演


如上文所說,在當時的美國有巨量的基於房貸的金融衍生品,當房貸崩潰,這些衍生品將一同陷入崩潰。於是,這個美國金融系統轟然倒下,所有繁華的假象都在此刻破滅。

正如馬克所說的那樣,這場基於詐騙的繁榮以慘敗告終,但究竟是誰失敗了呢?僅僅是那些貪婪的金融業從業者嗎?顯然不是。

在這四組看空美國房地產以及其金融衍生品的“大空頭”中,前銀行家本的兩個弟子查理和傑西的,看空態度最為徹底,他們認為當前已經幾乎沒有有價值的產品,連評級為AAA的也是垃圾,於是,他們直接選擇了風險最高的操作方式:直接做空看似最安全的AAA產品以尋求更多收益(好比足球比賽,巴西隊對印度隊,如果有人買巴西輸,而且巴西真輸了,他一定會大賺一筆)。

查理和傑西兩位華爾街新人並不基於權威而是基於事實作出判斷,最終大賺特賺,他們是這場災難中的少數受益者,他們贏了。但他們的老師本告訴他們這並不值得高興,因為他們贏了,但美國卻輸了。

塵埃落定,崩潰從金融業迅速傳導向美國經濟的所有角落,諷刺的是,由於美國政府出手救市,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華爾街的金融業從業者損失反而最小,他們只是少賺一些錢,而為這場危機埋單的是無數的普通美國民眾(也許還包括其他國家的民眾)。

塵埃落定,5萬億養老金,40萬億地產價值及相關債券價值人間蒸發。僅在美國800萬人失去工作,600萬人失去住房。

《大空頭》的結局異常諷刺,四個通過做空美國房地產及其衍生品的而受益頗為豐的“大空頭”們都對於美國金融業心灰意冷,馬克退出了金融業,一向對於社會保持憤怒的他突然變得很寬容,但他說,他有預感,幾年之後人們就會忘記今天的一切,然後一切重複。年級輕輕就在這因為準確預測這場危機而暴富的查理和傑西也並沒有志得意滿希望而期待在未來的金融業中大顯身手,他們反而越來越認同導師本時常告訴他們的:要自己收集好的種子,自己種糧食吃。邁克爾希望將自己預測市場崩潰的經驗講給大家聽,沒人關心,最後他只做一個產品的投資:水。

在《大空頭》的諸多角色中,前銀行家本最為特別,他似乎對即將發生的一切瞭如指掌,以他的能力同樣可以輕鬆獲利無數,但是他對這些並不關心,他更關心的是他的種子,他幫助兩個年輕人查理和傑西暴富,而自己對於分一杯羹毫無興趣,金融危機後,他長期居住在鄉下的家中,他收集好的種子,自己耕種,自己收穫。

也許,在他看來,農業是唯一一個不存在泡沫的行業。

金融危機之後,藉助巨量的量化寬鬆,美股高歌猛進的上漲了10年,但美國中下層人們的收入並沒有明顯提高,有人認為,美國從來沒有真正走出2008年的金融危機。

世界好像每天都在改變但又似乎一直在重複,在改變與重複的交替進行中,所有人都必須習慣那種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